恭喜!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
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近日,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公布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這一榮譽的取得,是黃厝村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文明創建、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黃厝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結合自身實際探索走出了一條通過打造“藝匠小鎮”,用文化再造鄉村、用藝術賦能鄉業的鄉村振興新路,實現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社會調節的良性互動和長效循環。
今天,我們一起來揭秘
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黃厝村的蛻變故事
黨建引領,文明新風浸潤民心
黃厝村充分發揮
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牢牢樹立“服務就是治理”的理念
在這里,黃厝村依靠“黨建+”以及“楓橋經驗”,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讓黨組織化作一根金線,將繁星般的志愿微光串成守護家園的暖流——調解室的茶香里藏著人間煙火氣,法治教育基地的風清氣正浸潤著鄉土文明......
同時,黃厝村還堅持
把發展村集體經濟
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創新“黨建+產業”發展模式
通過盤活閑置用地、閑置老宅
和閑散勞動力等"三閑"資源
推動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自2018年以來,該村人均收入從2萬元提高至3.4萬元,村集體收入從18萬元提高至130萬元。同時,村里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超7000萬元實施鄉村水系濕地化改造、美麗鄉村田園等30余個惠民工程,為文明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文化鑄魂,文明實踐結碩果
清晨,村民黃阿婆拿著掃帚仔細清掃門前的落葉,這是她連續三個月獲得“美麗庭院”的流動紅旗?!按驋吒蓛舨粌H能用積分兌換油鹽醬醋,臉上也有光!”阿婆笑著說。
黃厝美麗庭院:殘墻庭院
在黃厝村
像這樣的文明場景隨處可見——
志愿者們正幫獨居老人修剪庭院雜草
村口積分超市里
剛用文明積分換了洗衣粉的李大姐
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夜幕下,古厝廣場熱鬧非凡,九溪招治、紫云金花演藝隊的演出取代了鋪張的婚宴,通過制定村規民約,黃厝村有效遏制了婚喪嫁娶中的攀比之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里,孩子們通過模擬法庭學習法律知識......
這些生動畫面
正是黃厝村創新基層治理的縮影
文明新風吹遍了古村的每個角落
現在村民自覺維護環境、互幫互助
這才是最珍貴的文明成果
藝術賦能,古村煥發新生機
曾幾何時,黃厝村的老宅爬滿藤蔓
古窯遺址沉睡在荒草間
如今,破碎的陶片被重新拾起
斑駁的磚墻攀上了漆畫
連村口的榕樹都成了藝術家筆下的風景
閑置老宅收儲修葺成藝術家工作室
黃厝村以“藝匠小鎮”建設為抓手,盤活40棟閑置老宅,吸引陶藝、漆畫等32家文創工作室入駐,并與廈門大學等10所高校開展共建合作,在千年“鴻崗窯”遺址上重建新窯,打造研學旅游平臺。
這座被時光浸潤的古村
正用陶文化的溫度融化現代藝術的鋒芒
讓“文化再造鄉村、藝術賦能鄉業”的種子
在紅磚古厝之間深深扎根、破土萌芽
此外,藝術家們的到來不僅帶來了藝術創作,更激活了鄉村發展新動能,黃厝文化產業園、鴻漸藝術館等打卡點的火爆,實現了黃厝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吸引了村民自發創業,經營“庭院餐廳”“古厝飲品”,帶動收入約200萬元......
從千年古村落到“藝匠小鎮”
從環境整治到文明創建
黃厝村實現了
由“外在美”向“內涵美”的華麗蛻變
接下來,黃厝村將以全國文明村鎮為新起點,繼續深化“黨建+文明創建”模式,推動藝術賦能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文明之花在紅磚古厝間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喜訊!翔安新增1個全國文明村鎮,1個全國文明家庭!
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翔安新城揚帆公園!最新消息傳來……
總投資330億,在翔安進入量產運營階段!
編輯\張琳
一校\朱銘榕 二校\任旭萍
一審\任旭萍 二審\朱毅力 三審\陳興
翔安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