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流淚,而且很多人都被情緒支配,一旦控制不住,眼淚就會自動的流下來。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
人是靈長類動物中最聰明的,似乎也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纯慈祟惖陌l展,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發展了上萬年,侵占了動物和植物的領地,一直到現在,弄得地球上人滿為患,卻仍然在迅速發展,還打算向外太空移民。文明等級在不斷提升,人類也在不斷進化,似乎證明了人類的聰明。但人類還是感性的,遇到一些感動的事就會流淚。倘若追溯流淚的歷史,那么最早的流淚應該是不自覺的。類人猿在吃東西的時候會刺激眼部神經,刺激淚腺,有可能一邊吃一邊流淚。這種流淚是不自覺的行為,也是不能控制的。就像鱷魚的眼淚一樣,因為吃東西過于興奮,眼部的神經刺激了淚腺,以至于一邊吃東西一邊分泌眼淚。遠古時期的人類好像也有這種功能,只不過在進化的過程中修正了,就是吃東西的時候不一定流淚,只有情感方面受到觸動才會流淚。但也有例外,就是生理屬性使人。人在疼痛的時候,神經會刺激淚腺,促進淚腺分泌眼淚,進而會淚灑當場,或淚雨滂沱。有時候只是輕輕地抽泣,也讓人覺得受不了。倘若一個婦女整天晚上都在哭,那么和他在一起的人也會受到感染。因為情緒會傳染,好的情緒會傳染給別人,壞的情緒也會傳染給別人。有人高興了,就和其他人一塊唱歌跳舞,和其他人一塊吃飯,就會帶動其他人一塊高興。有人悲傷了,會向其他人傾訴,會帶著其他人一塊哭泣。尤其是葬禮的時候,很多人都去參加,本來沒什么感情,卻在看到孝子賢孫哭的時候,不僅悲從中來,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了,甚至有人嚎啕大哭,卻哭一個和自己不相干的人。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很容易受到情緒支配,也很容易被情緒感染??吹絼e人哭,有人眼窩淺,就產生了強烈的共情,陪著那個人一塊哭。戲劇演員會表演哭,而且表演得惟妙惟肖,配合泣聲唱法,能讓很多觀眾淚灑當場。歌唱演員也是如此,用泣聲唱法來唱,能感動很多人。從文化傳統方面來看,“男兒有淚不輕彈”,女人就可以經常哭,甚至具有哭的特權。在古代封建社會,有重男輕女的習俗,男子成為家庭主要的勞動力,要扛下整個家庭的負擔,而女子是寄生在男子勞動基礎之上的,屬于弱勢群體,可以哭泣。一直到現在,女人淚總比男人淚來得豐沛動人,女性學者對于眼淚的研究也應擁有強于男性學者的優勢。有個女人非常善于哭,說著說著話,眼淚就下來了,很能感動人。尤其是這樣的女人,求人辦事的時候,說自己的難處,說著說著就流了淚,一邊哭一邊說,最終感動了辦事的人。甚至女人求人的時候哭泣,借錢的時候也是如此,一邊說難處一邊哭,最終借了一筆巨款。眼淚是一種掩飾,可以掩飾內心的謊言,可以掩飾不可告人的目的,卻偏偏容易讓人產生共情。同樣男人也善于哭,就一定具有哭的特質,而且會把哭當成一種本事。
《三國演義》中劉備就善于哭泣,明明被稱為劉皇叔,是大漢天子的皇叔,而且要帶領劉關張打天下,卻偏偏善于哭泣。陶恭祖三讓徐州的時候,他哭了;趙云為救阿斗在萬馬軍中殺了七進七出,他哭了;為了賴在荊州不走,他給公子劉琦哭了;為了給關羽報仇,他泣不成聲。他的哭純粹是一種表演,可以收攬人心,可以獲得地盤,可以報仇雪恨,卻偏偏最終來了一個夷陵之戰,敗退白帝城,才有了白帝托孤的情節。《紅樓夢》算是“一把辛酸淚”的作品,不但寫了大家族的覆滅過程,而且寫了女人的悲劇,其中林黛玉的眼淚說來就來,而且經常為賈寶玉流淚,似乎暗合了天界絳珠仙草要償還神瑛侍者澆灌之水的意思。當林黛玉覺得眼淚似乎快流干了,明明悲傷卻不怎么流眼淚了,就證明這種償還似乎已經到頭了,林黛玉要回歸天國了。文學作品是對現實的反映,是經過作家藝術加工的東西。其中人物的流淚和作家描寫的感觸相關,或者說人物寄托了作家的情感,是替作家在“經歷”一些事件。不管是作品中的人物還是現實中的人,都有情感,也都會用眼淚來表達。雖然有時候眼淚不受控制,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但人是會受情緒控制的流眼淚的動物,和其他的動物不同。
人的智能會控制眼淚,甚至眼淚受到潛意識的影響,說來就來。倘若有人認為人與人之間可以達到心靈的溝通,那么一定是潛意識的溝通,是一種共情的體現,卻并不能互相代替,不能實現感情互換。從根本上說,人無法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因為人理解世界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到外界事物中去,理解他人也是如此,而他人到底是怎樣想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卻沒有完全顯露出來。人們總是有一種自大的傾向,認為自己認為的是對的,別人認為的可能是錯的,而且要試圖說服別人。其實,人與人的情感是無法做到完全相通的,也無法完全置換。從生理本能來說,人本身會流眼淚,很可能是在遠古時期吃東西的時候流眼淚,也有可能是在放聲大笑的時候流眼淚,因為這種強烈的情緒會刺激淚腺,分泌淚水。當然,身體疼痛的時候會流眼淚,眼睛感覺酸脹的時候也會流眼淚,種種生理原因會流眼淚,而在進化過程中,眼淚得以控制,說明人類智能提升了,可以有效控制情緒,用情緒來支配眼淚。當社會進入到資本主義階段的時候,眼淚就被視為弱者的標準。誰經常流眼淚,誰就被人視為軟弱,而不流眼淚的人被視為剛強。其實這是資本給人們灌輸的理念,因為資本需要持續輸出的勞動力,不需要經常流淚的人提供的勞動力。持續輸出的勞動力會促進資本的發展,而經常流淚的人不一定能提供持續輸出的勞動力,很可能因為受到欺負或者病痛而自動退出,耽誤了生產。
當人類學會了控制情緒,似乎融入了高級發展的文明,卻往往失掉了本能,甚至見死不救,而社會風氣每況愈下,讓人們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也讓人們持續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卻不會給予人們關懷,尤其不會給予底層人民關懷,反而偏向那些權貴,最終導致社會禮崩樂壞,功利主義盛行,而眼淚也就被人們逐漸忘卻了。當美好的愛情和親情都可以作價出售的時候,甚至人命都可以作價出售,那么眼淚也就變得非常廉價了,甚至消失不見。不信可以問一問自己或周圍的人,有多長時間不流淚了?是不是變得麻木不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