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大家都說林黛玉愛錯了石頭,還讓賈寶玉跟著唐僧西天取經(jīng)?
《西游記》與《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觀眾已經(jīng)閱讀、解讀了許多遍,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xiàn)新的立意,足見其經(jīng)典性。
近些年,觀眾習(xí)慣將兩部作品串聯(lián),孫悟空的第一男主特質(zhì)和林黛玉的第一女主特質(zhì)放在一起,竟然毫無違和感。
甚至傳出“林黛玉愛錯了石頭”這樣的話,并且隨著傳播越來越廣,大家對其真實性越來越篤定了,他被被稱為名著第一頂流CP。
那么為何大家一致認(rèn)為林黛玉愛錯了石頭呢?
首先來看林黛玉的官配賈寶玉,“石頭”和“美玉”的辯論讓他們的愛情多了許多爭議。
賈寶玉的“石頭”本質(zhì):
賈寶玉的“通靈寶玉”是女媧補天棄用的頑石幻化而成,本質(zhì)是“石”而非玉。林黛玉前世為絳珠仙草,本體為“木”,所以,“木石前盟”指向的正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前世緣分。
在《紅樓夢》的世俗敘事中,賈寶玉的“玉”被賦予“金玉良緣”的象征意義,與薛寶釵的金鎖形成對照,成為了家族聯(lián)姻的工具。
賈寶玉的“玉”本質(zhì)是“石”,但世俗卻以“玉”之名強加婚姻,導(dǎo)致了“木石前盟”被“金玉良緣”壓制。
“石頭”與“玉”的象征沖突:
林黛玉曾以“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質(zhì)問賈寶玉,暗諷了他作為“玉”的虛妄。
癩頭和尚在通靈寶玉上刻的“仙壽恒昌”與傳國玉璽的“既壽永昌”呼應(yīng),暗示其象征皇權(quán),而林黛玉的“草木之身”則與這種權(quán)力體系格格不入。
這種身份錯位使兩人的愛情注定無法在世俗中圓滿。
另外,賈寶玉的無能與孫悟空的完美形成對比。
賈寶玉雖對女性有同情心,但缺乏行動力。
他無法保護大觀園中的女孩(如晴雯被逐、金釧投井),對家族衰敗也束手無策,甚至在黛玉提醒賈府財政危機時回應(yīng)“管他呢,只要少不了你我的吃喝就行”。
這種消極態(tài)度與林黛玉的清醒形成鮮明對比,被觀眾認(rèn)為“配不上黛玉”。
網(wǎng)友將《西游記》中孫悟空的特質(zhì)代入,認(rèn)為他更具“安全感”與“行動力”:
能力與擔(dān)當(dāng):孫悟空護唐僧取經(jīng)、救百姓于水火,如天竺國救公主、鳳仙郡分糧濟貧。
情感細(xì)膩:化身老奶奶安慰輕生者(天竺公主),對女性尊重(如保護金圣宮娘娘清白)。
悟性與生命力:他追求長生、建立花果山基業(yè),與賈寶玉的“富貴閑人”形象形成反差。比如孫悟空學(xué)藝時的實用主義,獲得了觀眾認(rèn)可。
孫悟空與林黛玉這種跨文本的“拉郎配”雖屬戲謔,卻反映了觀眾對林黛玉悲劇命運的意難平,認(rèn)為她需要一個更有力量的“守護者”。
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推動下,“圣黛CP”逐漸爆火,但這種CP不是胡來的,背后有很深的邏輯性。
賈寶玉與孫悟空都是“石頭”,不過一個是“頑石”一個是“靈石”,結(jié)局也完全不同。
賈寶玉沉溺情愛,最終出家,未能兌現(xiàn)“馱碑一生”的諾言;孫悟空歷經(jīng)磨礪成佛,實現(xiàn)了自我超越。
大家調(diào)侃“林黛玉認(rèn)錯了石頭”,也是對賈寶玉“無用”的批判。
同時,“圣黛CP”的背后也展示了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大家更喜歡、更欣賞獨立、強大的伴侶形象。
賈寶玉的“多情”被解讀為優(yōu)柔寡斷,而孫悟空的“專一護短”(如對花果山子民)則被視為“理想型”。
孫悟空安慰黛玉“姑娘一定是受了委屈”,這些都與賈寶玉的“直男發(fā)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dāng)觀眾越來越喜歡“圣黛CP”之后,又二次創(chuàng)新,表示:可以讓賈寶玉陪著唐僧去取西經(jīng),后者喜歡嘮叨,正好可以讓他督促寶玉讀書。
咱就說,這主意真的太絕了!
歸根結(jié)底,“黛玉愛錯了石頭”的背后,是因為孫悟空的“石”則承載了超越性的英雄想象,相比之下,賈寶玉似乎遜色許多。
大家也更喜歡強強聯(lián)合的感覺,所以支持“圣黛CP”。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