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莫雅璇 通訊員 覃曉虹
2025年5月是全國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近日,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在民法公園開展“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暨“益企普法 圳在賦能”龍華行系列專項活動。深圳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蔣小文,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區長雷衛華、副區長林榮等領導出席活動。市司法局相關處室負責人、龍華區普法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普法工作者、市民群眾等200余人參加活動。
“法治+AI”:科技“典”亮法治新星
活動現場,蔣小文、雷衛華共同為龍華區首屆青少年AI法治視頻創作大賽的獲獎學生頒獎。據悉,本次大賽由龍華區普法辦聯合區教育局共同開展,旨在鼓勵中小學生熟練運用AI技術展現法治精神,大賽歷時60天,線上線下發動了122所學校近20萬學生參與,目前已收到作品219部,經嚴格評審,最終評出了18部獲獎作品。學生作品巧妙融合AI繪圖、智能配音、算法生成劇情等技術,將法律條文轉化為生動的法治故事,生動展現青少年對法治建設的深刻思考與數字創造力。
“法治+非遺”:非遺助力法治妙趣生根
活動當天,設置了“法治文化非遺體驗區”,龍華區非遺傳承人譚琴手持銀剪,教現場的小朋友體驗剪紙非遺技藝,展現龍華的法治IP“華仔”,非遺老師們以版畫、剪紙、麥金畫、金箔畫四大非遺技藝為載體,通過“法治作品展陳+沉浸式手作體驗”的形式,將傳統非遺技藝與法治教育深度融合,現場群眾跟著變身為“法治非遺匠人”,共同開啟一趟沉浸式非遺法治文化體驗之旅。
“法治+文旅”:文旅推動法治浸潤民心
活動中,發布了龍華區首條“法治漫游——法治文化浸潤之旅”精品旅游線路,串聯深圳民法公園、民法博物館、龍華婚姻文化體驗館、深圳市食品藥品科普教育基地、龍華區安全教育基地等核心打卡點,通過場景再造、互動體驗等方式,將法律知識融入文旅動線,將民法演進、婚姻家庭文化、調解文化內涵、食藥安全管理等主題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探索旅程,構建出“觀-學-用”立體化的法治教育場景,讓參觀者可以身臨其境地追溯法治脈絡、體悟法律溫度,借助體感交互破解生活可能遇到的法律難題。
“法治+游園”:創新引領新時代法治風尚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普法集市、法治游園會、法律郵局等互動區域,吸引市民群眾手持“法治護照”,通過游戲闖關、打卡集章兌換民法博物館的定制文創產品。“在民法博物館聽完法治的典故,再郵寄給好友分享,還可以在明年5月回到民法博物館查收屬于自己的法治記憶,這樣的學法方式浪漫又深刻。”在法律郵局,市民王女士拿著剛領取的民法公園明信片,蓋上了民法博物館特制郵戳,在法律郵局排隊寄出“法治約定”。
“法治+營商”:普法助力企業合規經營
“今年‘民法典宣傳月’恰逢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我們將以‘民法典進企業’為重點,緊扣企業痛點,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幫助企業防范風險、合規經營。”龍華區司法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為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辦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啟動了“益企普法 圳在賦能”專項行動。據介紹,龍華區為期一個月的“‘典’亮營商益企行”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正是主動落實此專項行動的具體舉措。屆時,將推出“法律創造價值”“法治問診·普法送策”“龍企出海·法護啟航”“金牌HR”等特色普法活動,龍華區司法局聯合團區委、工商聯等單位,開展“法企面對面”座談交流,推出“會診式”專業檢查單和“菜單式”法律服務單,送上個性化的“法治助企”禮包,結合民法典宣傳,引導帶動各方力量參與涉企普法,讓企業真真切切感受到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