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王憲 薛怡/文圖
一紙漏洞百出的“租賃合同”,一場精心設計的“空城計”,在南陽高新區法院執行干警的火眼金睛下原形畢露。近日,該院在執行一起金融借款糾紛案件時,成功識破被執行人利用虛假租賃規避執行的伎倆,以雷霆手段破除執行阻力,有力維護了司法公正與金融市場秩序,彰顯了法院在打擊規避、阻礙執行行為的堅定決心。
案件回顧:百萬債務難追回,“虛假租賃”提異議
該案系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執行案件。被執行人臧某、劉某(化名)因資金周轉,將名下兩套房產抵押于銀行,貸款111.9萬元。但未及時履行還款義務,銀行訴至法院。經生效判決,臧某、劉某應償還借款本息合計117萬元,同時銀行對抵押房產享有優先受償權。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對抵押房產依法進行拍賣處置,但一名自稱租賃案的“租客”持一份為期十年的租賃合同并稱租金已一次性支付,提出執行異議,試圖阻礙執行,異議主張成執行路上“攔路虎”。面對這一情況,執行干警敏銳察覺到,所謂的“租賃”極可能是被執行人為了阻礙拍賣而設下的“障眼法”……
執行破局:走訪勘查辨真偽事實面前知理虧
為核實租賃的真實性,執行干警多面調查,核實房屋租賃情況。經核查異議人的主張缺乏必要證據,主要體現在租賃合同雖按年支付,但無房租支付記錄,其聲稱的涉案商鋪出租時間與辦理抵押登記時間相近,且在簽訂抵押合同時,在銀行工作人員的詢問調查是否存在租賃情況下,被執行人亦未如實告知。最重要的是,執行干警多次不定期現場勘察房屋的實際情況,發現屋內灰塵覆蓋嚴重,無居住生活或經營的痕跡,通過走訪銀行、物業等機構,調取了相關租金、物業費、水電費、燃氣費等費用支付情況,同時積極向周圍鄰居、物業開展走訪,最終確認案涉房屋現無人居住或使用的情況。通過對被執行人及“承租人”釋法明理,耐心溝通,明確虛假訴訟的法律后果,并針對其可能存在的妨礙執行的行為下發了“預處罰通知書”,自知理虧的異議申請人主動撤回了執行異議申請,被執行人承諾于7日內完成騰退,最終案涉房屋順利拍賣成交。
企業點贊:務實高效獲褒獎司法智慧顯擔當
申請人曾認為該案款項即將成為“壞賬”的情況下,通過法院的強制執行實現大部分債權的兌現,遂送來印有“定紛止爭促和諧 公正執行促發展”的一面錦旗。承載著對法院執行工作的認可,也是對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生動詮釋?!盀楦咝聟^法院執行干警求真務實、專業高效的作風點贊?!便y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執行團隊深入一線調查取證,破解了‘虛假租賃’這一阻礙順利執行的問題,展現了司法智慧與擔當。”
下一步,南陽高新區法院將緊扣“公正與效率”主題,持續高效化解涉金融糾紛,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墻”,保障金融市場的安全與穩定,以更堅實的司法力量護航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