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 :隨著“三夏”生產進入關鍵期,河南省境內豫南地區麥收進度加快,豫北地區正積極備戰,在濮陽市濮陽縣,當地在開展農機檢修的同時,創新引入AI大模型,為夏糧收獲注入“智慧動能”。
在濮陽市濮陽縣農機服務中心檢修現場,農機手們正仔細排查油路,同時,對收割機切割器、脫粒滾筒等關鍵部件進行調理試,確保農機性能良好。
目前,當地已維修保養小麥收割機1400余臺、拖拉機1300余臺、玉米播種機820臺(套),培訓機手2100余人,為三夏生產提供保障。
除了檢修農機具外,濮陽縣的“農機云AI智慧調度平臺”,深度整合縣域內各鄉鎮的種植面積、氣象環境、機具保有量等數據資源,通過智能算法的歸納分析,能夠自動生成精準化的AI調度建議,科學匹配農事服務中心及應急作業隊。
據了解,截至5月25日,河南省已收獲小麥2312.4萬畝。
浙江杭州:“智能環”守護農作物 提高產量
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進入田間地頭。在浙江杭州,小番茄、黃瓜等蔬菜也戴上“智能環”,通過智能設備監測,讓這些蔬菜得到了更加智慧的田間管理。
不同于傳統農業傳感器,智能環對微小形變具有高靈敏度,能精準捕捉低于10微米級的莖稈周長變化。農場內,一株株黃瓜也安裝了“智能環”,這個黑白色納米材料的傳感裝置,通過旁邊的小綠盒子收集數據,并傳輸到云服務器上,作為農戶們田間管理的依據,從而進行遠程灌溉、施肥。
在這片占地面積約34.5萬平方米的農場內,90%的農事作業都由數字化設備自動運行。根據需求,工作人員可遠程打開噴灌、施肥等系統,精準供水施肥。相比傳統模式,不僅縮短生產周期、減少農藥使用量,平均每畝產量還可以提高一倍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