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
近日,汽車圈里頗有幾分“火藥味”。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連發兩條微博,先曬三張狗圖并配文“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接著又發《鬼吹燈》電影海報并配文“鬼吹燈”。
無巧不成書,上周五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和新浪財經CEO對話時也放話:“吹滅別人的燈得看是什么燈,要是鬼燈,我必吹滅,讓行業健康發展。”
話音剛落,比亞迪官方就宣布再推限時“一口價”,最高補貼優惠達5.3萬元,這波操作,說是對某品牌的“貼臉輸出”也不為過。
誰是“鬼吹燈”?
汽車圈里,比亞迪與長城的“嘴仗”一直熱度不減,多次登上熱搜。魏建軍在采訪中句句帶刺,先提常壓油箱舉報有新進展,又噴“降價十萬質量必定崩塌”,最后拋出“汽車界的恒大論”,瞬間將輿論焦點引向比亞迪。
畢竟,雙方此前就因常壓油箱問題結下“梁子”,2023年5月長城舉報比亞迪部分產品排放不達標,比亞迪當日就以“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回應。
魏建軍爆出一個汽車行業的大雷——“0公里二手車”。這些車壓根沒開過,方向盤膜、座椅套都還在,卻被主機廠當成二手貨甩給二手車商,再掛到各大平臺售賣,價格比官方指導價還低三成。這背后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4S店從車企接盤滯銷車,轉手倒給二手車商,中間還能拿廠家返點;車商則打著“準新車”幌子,出口或套現補貼,年賺百萬不在話下。
說白了,“0公里二手車”就是車企用來粉飾銷量、變相降價的工具。廠家既要保價格體系,又想搶市場份額,這招就成了最好的遮羞布——官方指導價穩如泰山,暗地里卻聯合二手商瘋狂跑量,營造出一片虛假繁榮。
這招看似高明,實則后患無窮。主機廠通過造假銷量數據維持資本市場信心,又借二手市場清理庫存、回收資金加速擴張,還給第三方市場吃了顆定心丸。但長此以往,受損的不僅是真金白銀購車的用戶權益,整個汽車市場都會被拖入深淵,信譽崩塌,難有回頭路。
可實際上,比亞迪的情況與以上情況八竿子打不著。
雖然它去年底總負債雖達5846.68億元,但大部分是供應鏈賬期延長形成的“類無息貸款”,有息負債占比僅4.9%。
而且比亞迪銷量一路高歌猛進,2024年全球銷量躋身前五,全球化布局穩步推進,賺錢能力有目共睹。放眼全球,車企負債率高是常態,大眾、通用、福特等負債率都不低,蔚來、極氪的負債率也很高。
至于到底是誰在這樣干,就有待相關調查出結果了。
行業內卷,二級市場崩盤
技術路線上的差異,才是雙方矛盾的根本。比亞迪純電、混動雙線發力,一季度利潤遠超特斯拉。比亞迪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對同行形成碾壓之勢,這讓魏建軍怎能不急?
而降價戰更是火上澆油,比亞迪全系降價,主力車型價格帶被擊穿,魏建軍那句“何種工業品降十萬還能保質量”,直接把矛盾擺到了臺面上。
長城汽車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重要一員,發展歷程中爭議不斷。2024年,長城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全年新車銷量超123萬輛,營業總收入超2020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超八成,市場和財務狀況都有所改善。
但回顧其在新能源汽車浪潮中的表現,長城似乎有些“慢半拍”。在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部分日系車企憑借混動技術等先發制人,而長城前期多是跟隨趨勢布局新能源,引領性創新不足。
在純電動汽車的電池、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上,長城與頭部新能源車企存在差距,導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增長緩慢,錯失搶占先機的機會。
在SUV和越野市場,路虎、吉普等國際品牌知名度高、市場份額大,長城本有技術積累與之競爭,卻對沖擊高端準備不足。企業內部管理和人才發展也有問題,像王鳳英離開長城后卻在小鵬大放異彩。
不過,長城說的“鬼吹燈”現象也確實存在。2025年前四個月,新能源車一年平均保值率跌破45%,部分車型一年掉價超55%。
這并非技術問題,而是更新快、降價猛所致,尤其是比亞迪這樣的頭部車企,頻繁優惠、降價清庫存,二手車商、車主都受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的信心也大打折扣,這鍋得整個市場來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