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這座規劃中的西北第一高樓,正承載著西安邁向現代化都市的雄心。項目坐落于灃東新城,是陜西省政府與綠地集團合作的千億級戰略項目,定位為“大西安新中心”的核心地標。
大廈設計高度達498米,地上共100層,總建筑面積超3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0億元,未來將集國際會議、超五星酒店、高端辦公及云端觀光等功能于一體,成為城市綜合體的標桿。
然而,這座摩天大樓的崛起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18年項目啟動后,施工一度進展迅猛:2021年3月核心筒突破120米,同年11月主體結構攀升至200米。但自2022年起,受綠地集團資金鏈緊張及中融信托退出70%股權等影響,工程進度大幅放緩,甚至陷入“爛尾”爭議。
面對公眾質疑,西咸新區政府于2023年初回應稱正協調復工,并透露幕墻施工部分恢復,核心筒鋼結構已建至300米(約60層)。同年3月,西安市召開專項會議推動復工,雙方就資金問題達成共識,原計劃2024年12月竣工。
但現實并未完全按劇本推進。2024年底,有市民反映工地依舊冷清,質疑竣工承諾能否兌現。
2025年3月29日,面對公眾詢問,西咸新區官方正式回應稱,該項目核心筒施工目前處于暫停狀態,主要受限于三大因素:工程技術難題、航空限高政策約束及開發商綠地集團的內部調整。至于后續復工安排,官方強調需以權威媒體通報為準。
這一表態讓項目前景再度蒙上陰影。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最初規劃501米,后因“限高令”降至498米。 但此次官方回復仍提到了“限高問題”,這是不是意味著,項目高度或將面臨二次縮水?
從設計角度看,這座大廈堪稱傳統與現代的結晶。全球頂尖建筑事務所SOM以“古絲路文明”為靈感,將唐代大雁塔的層疊收分結構融入造型——塔身呈正八邊形逐級收縮,頂部冠以塔尖,幕墻階梯狀排列暗合中式古建美學。
外立面更通過豎向凹槽模擬秦俑鎧甲紋理,青銅色鋁板與玻璃的組合,既呼應歷史厚重感,又彰顯科技鋒芒。
如今,這座西北第一高樓的建設已不單純是建筑問題,更成為多方博弈與城市信心的試金石。它能否沖破資金、技術與管理的多重桎梏,真正矗立于古都天際線?答案或許仍需時間揭曉。
你覺得西北第一高樓能順利完工嗎?
歡迎留言評論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