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科技新知 前沿科技組
作者丨江籬編輯丨櫻木
小鵬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的身位正在不斷提升。
據小鵬汽車2025年一季度財報,其第一季度的總交付量達到94008輛,時隔幾年后再次登上新勢力車企榜首。增速方面,小鵬汽車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大增330.8%,在2024年第四季度銷量激增的基礎上,依然取得了2.73%的增長。
在財務指標方面,小鵬汽車一季度總營收達158.1億元,同比增長141.5%;凈虧損為6.6億元,實現大幅收窄。在財報披露后的電話會上,董事長何小鵬樂觀預測:“有信心在2025年四季度實現盈利,全年實現規模自由現金流。”
無論從銷量上看還是從財務指標上看,小鵬汽車發展趨勢向好,一切欣欣向榮。基于此,何小鵬在電話會上構筑了一個更為宏偉的企業發展藍圖,并規劃了小鵬汽車的三條增長曲線:AI與汽車的融合、全球化和人形機器人。
從當前車企發展背景和競爭格局來看,AI、智能駕駛技術已經是車企們的必爭之地,從國內走向全球也早已是大多數車企的目標和野望。而其作為第三增長曲線的人形機器人,當前則是一個充滿話題熱度且處于發展初期有一定爭議的新賽道。
從春晚宇樹科技跳舞機器人的出圈,到機器人馬拉松,再到剛剛舉辦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自由格斗賽,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頻頻站上公眾話題中心。
由于汽車制造與人形機器人之間具備較高的技術復用性,近年來不斷傳出車企布局人形機器人的相關消息。據統計,目前車企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的布局方式主要包括投資、生態合作和自研。在小鵬汽車所布局的、更需花費精力但也更具技術壁壘的自研人形機器人賽道,主要參與者包括特斯拉、一汽集團和廣汽集團。
上述企業布局人形機器人自研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均在實現盈利后才進行的布局,而小鵬汽車所在的造車新勢力行列中,盡管也曾有多家車企傳出布局人形機器人的傳聞,但均相對謹慎,這使得小鵬汽車成為了當前新勢力中“造人”最為激進的車企。
相較于新勢力友商們的謹慎態度,小鵬汽車對于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布局,或許意在通過人形機器人搶占未來人機交互的核心入口,并以此構筑更為完善的生態閉環,率先爭奪“下一個十年”的船票。而機器人技術成熟度,仍在爬坡期,何時會迎來所謂gpt時刻,尚無法估計。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增長勢頭迅猛,但在新勢力車企們各自深耕、傳統車企步步緊逼的背景下,小鵬的領先地位并非固若金湯。在新能源車這一業務基本盤上,小鵬目前仍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在盈利前這一關鍵節點,講好人形機器人故事或許應該先向守好基本盤讓路。
01
新勢力觀望人形機器人
車企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的開先河者,是特斯拉。在2021年的AI Day活動上,馬斯克首次公開宣布啟動人形機器人項目 Optimus(擎天柱)。第二年的AI Day,特斯拉展示了Optimus的初代原型機。
特斯拉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的布局主要得益于Optimus對汽車自動駕駛、AI決策等方面的技術復用,汽車規模化制造能力所產生的成本優勢和“AI+機器人+汽車”生態協同的美好藍圖。
以特斯拉為樣本,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布局自研人形機器人賽道。2022年8月,小米推出人形機器人CyberOne,定位為“全場景只能伙伴”;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上,一汽集團人形機器人“旗小智”亮相,該款機器人主要應用于一汽物流車間;廣汽集團則在2024年發布了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新品GoMate,并計劃在2026年完成小批量生產并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目前來看,國內自研人形機器人的車企主要是盈利能力良好的傳統車企,小米汽車雖然屬于新勢力范疇,但小米推出CyberOne之時,小米汽車尚未開始量產。
除此之外,造車新勢力們對于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態度目前則相對謹慎。
作為新勢力中首家全年盈利的車企,理想汽車目前尚未布局人形機器人。在2024理想AI Talk上,CEO李想回應是否會做人形機器人時表示,概率上肯定是100%,但節奏不是現在。“如果我們連L4級跟自動駕駛的汽車都解決不了,怎么去解決更復雜的?”
零跑汽車是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轉正,但2025年一季度又回歸虧損。今年3月,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公司目前已組建人形機器人研發團隊,但項目處于預研階段。
另一家新勢力蔚來曾被傳出已組建約20人的團隊,專注于機器狗項目的調研,但公司方面未有明確回復。
與上述新勢力相比,小鵬汽車對人形機器人的態度和布局堪稱激進。在友商們或仍在觀望,或尚處于預研階段時,小鵬汽車已經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展出了第四代人形機器人產品 Iron,近期,小鵬汽車宣布將于2026年內推出面向工業和商業場景的第五代人形機器人。
在具身智能這個潛力巨大的新風口下,新勢力車企們態度相對謹慎,背后可能是受盈利能力、技術底蘊等掣肘,與之相比,小鵬汽車的布局節奏較快。
這便指向一個問題:已實現盈利的理想尚且未著手人形機器人賽道,尚未實現盈利的小鵬汽車底氣何在?
02
“第三增長曲線”的新野望
小鵬汽車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端倪,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
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上,何小鵬表示,小鵬目標在2026年內能夠推出面向工業和商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即第五代人形機器人。
相較于其他新勢力車企,小鵬汽車在人形機器人的布局方面下手早,進展快,底層邏輯大概率在于其在技術上的實力。據悉,成立之初,小鵬汽車便押注智能和科技,目前擁有全棧自研能力,在AI智駕方面也擁有差異化優勢。
小鵬汽車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在智能駕駛算法、電動化技術、AI交互及制造能力的垂直整合,而在這一技術范疇,汽車和人形機器人之間可以實現技術的高度復用。
何小鵬曾表示,機器人EEA架構由汽車EEA架構而來,機器人的關節來自汽車的三電、動力團隊,機器人的大小腦脊椎來自機器人、智駕和智艙團隊。汽車和機器人在組織等方面有七成同源。
技術的高度復用,無疑使小鵬汽車較專注人形機器人的創新型企業相比,擁有更低的研發成本和試錯成本。
根據規劃,小鵬第五代機器人將搭載圖靈芯片,提高機器人的端側算力,強化學習小模型和分段式端到端。同時,小鵬汽車將通過直接同源共享小鵬物理世界基座模型的VLA架構、復用小鵬云端AI基礎設施,提高機器人大小腦的智能水平。
長期以來,小鵬汽車以“智能”作為核心標簽,這使其天然地具備向機器人領域進行技術遷移的可能性,此外,布局人形機器人可進一步強化其“科技公司”屬性,并為未來車-機器人協同生態提前鋪路。
基于在技術復用方面的優勢,不同于新勢力車企,小鵬已經將人形機器人的戰略地位抬高至和AI+汽車、全球化相提并論的“第三增長曲線”。
但作為新興事物,目前整個人形機器人賽道都多處于試水階段,想要,使其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第三增長曲線”需要考慮兩大指標——供應鏈成本和商業訂單。
在供應鏈方面,車企本身的供應鏈體系一定程度上可以在人形機器人上復用,但在商業訂單方面,人形機器人在價格、使用場景、相關法規等方面仍面臨爭議,目前行業先行者如波士頓動力的Atlas、優必選的Walker系列尚未實現規模化盈利,最早布局人形機器人的車企特斯拉也尚未實現大規模量產。
對于小鵬來說,人形機器人距離真正成長為“第三增長曲線”獨當一面,或許還需要一些時間。
03
基本盤與新曲線的選擇題
除在人形機器人上布局,小鵬汽車的野望還包括飛行汽車。5月23日,小鵬汽車聯席總裁顧宏地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公司計劃于2026年向市場推出飛行汽車產品。
事實上,無論是人形機器人還是飛行汽車,都是小鵬汽車在新能源車基本盤的基礎上進行的“拔高”之舉,或許能在新勢力車企競爭的下半場更早搶占先機。
盡管作為一家“專注未來出行的科技公司”,進行持續技術探索是必要動作,但在距盈利只差一步的關鍵節點,小鵬汽車的當務之急是守好新能源車的基本盤。
據一季度財報,小鵬汽車的銷量攀升,主要靠兼具價格優勢和技術配置優勢的MONA M03和P7+兩款暢銷車型的拉動。想要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原有爆款的銷量穩定和新爆款的誕生都極為重要。但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持續激烈,其“高配低價”戰略正在面臨挑戰。
一方面,比亞迪年后掀起的智駕平權風潮,吉利、長安等車企紛紛跟進,這使得小鵬智駕技術在價格上的優勢被一定程度上拉平。今年來,比亞迪幾次進行促銷活動,持續提升綜合性價比,這也使小鵬汽車固有的性價比優勢被不斷沖擊。
另一方面,在新爆款打造方面,小鵬2025年預計推出多款車型,但需面臨小米 YU7、理想純電 SUV i8等的正面競爭,在“高配低價”的差異化優勢被沖擊的背景下,小鵬想要在群雄環伺之下復制爆款神話并非易事。而小鵬的新車,似乎也進入到玄學的爆款之中,G6、G9都難言成為爆款,而未來的增程車,似乎也仍然懸而未決。
在此背景下,小鵬汽車想要在四季度實現盈利,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且在性價比路線大方向下,小鵬汽車單車均價的下探也一定程度上會限制盈利能力的向上空間,若爆款車型不能持續,就算四季度實現了盈利目標,全面盈利的愿景也會充滿挑戰。為安全度過盈利前夜,小鵬汽車目前還需要持續在新能源車的布局和投入上下功夫。
小鵬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激進布局,既是對"車企生態化"趨勢的押注,也是對自身技術復用能力的自信,更是搶奪車企下一競爭周期先機的必要布局。但商業化路徑的模糊性與技術落地的長周期,注定了布局人形機器人是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豪賭,小鵬想要押注未來,還需要穩固的基本盤作為支撐。
或許只有度過盈虧拐點并擁有持續盈利能力后,小鵬汽車才能夠真正放手打造人形機器人這條“第三增長曲線”。
參考資料:光子星球,《小鵬平民化,想睡在比亞迪上鋪》晚點Auto,《不犯錯,是小鵬現在最正確的事》連線出行,《何小鵬變了,小鵬汽車轉彎》中國商界雜志社,《車企爭相布局,小鵬汽車宣布將推出第五代人形機器人》有界UnKnown,《車企進軍人形機器人,只是表面熱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