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曹慕杰 5月27日報道:今天,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日當天,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聯合龍華烈士陵園共同舉辦上海市青少年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向國旗敬禮”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儀式。活動通過沉浸式教育、藝術展演與實踐體驗,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賡續紅色血脈,來自徐匯區向陽小學的近百位師生代表參與。
英烈故事照初心,紅色精神代代傳
活動在莊重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序幕。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監事、抗日英雄陶家齊孫女陶云受邀講述家族紅色故事。“爺爺陶家齊在淞滬抗戰中失去聽力,卻以口型‘聽’出千軍萬馬的情報,最終為赤山之戰勝利獻出生命。”陶云以生動的細節還原歷史,勉勵青少年“從認真讀書、團結互助做起,做新時代的小英雄”。
現場同步開展上海解放專題宣講《劉別生:抗日戰場上的猛虎》,再現了新四軍猛將劉別生的戰斗英姿。通過英雄故事背后的歷史脈絡,青少年直觀感受到革命先輩“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豪情。
藝術致敬跨越時空,實踐體驗深化信念
“天快亮了,我聽見了勝利的歌唱……”詩朗誦《浦江畔的紅色曙光》以鏗鏘之聲道出解放上海的壯烈歷程;合唱《如愿》則以悠揚歌聲串聯起兩代人的對話,唱響“盛世如您所愿”的承諾。上海中原大眾口琴樂團和曹楊口琴隊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國》,更以靈動旋律點燃全場愛國熱情。
儀式結束后,青少年在陵園開展擦拭烈士墓碑活動,并參與“龍華魂”國防研學課程系列內容。在活動當中,青少年們既學習了解放軍儀仗隊的訓練故事,又參與了槍械拆解、模擬射擊等軍事技能實操,在實踐中體悟“保家衛國”的責任擔當。“擦拭墓碑時,我好像觸摸到了歷史的溫度。”一名少先隊員感慨道。
以史為鑒育新人,紅色基因永續存
活動負責人表示,選擇在龍華烈士陵園這一紅色地標舉辦紀念儀式,旨在以“場景化教育”深化青少年對黨史的理解。“從英烈故事到國防實踐,我們希望紅色基因不僅停留在書本中,更融入青少年的精神血脈。”
76載風雨兼程,英雄之城初心未改。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新時代青少年在緬懷與傳承中,接過了歷史的接力棒。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在讓紅色基因煥發新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