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近日,由中國教育學會指導,北京市海淀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專門教育分會主辦,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承辦的“教育強國背景下專門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舉行。
主會場
本次會議以“立德·潤心:構建青少年教育與保護新生態”為主題,匯聚500余位全國教育專家、領導、專門教育學校教育工作者,英國以及香港地區學者,系統探討專門教育發展路徑,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實踐動能。
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武凱,中國教育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楊銀付,北京市海淀區委教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杜榮貞,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張紅燚,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馬志太,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法治副校長、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朱雅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依次登臺,圍繞專門教育的使命擔當、保障舉措、支持體系、法治化與專業化發展融合的核心議題展開細致解讀。
蘇州大學教授李西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研究員袁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苑寧寧、英國赫爾 Aspire Academy 集團校長Chris Mulqueen、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校長郭智穎現場開講,聚焦青少年教育與保護的協同路徑、專門教育的生態共建與未來導向等關鍵話題進行互動。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北京市婦聯副主席張寧宇、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席小華、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黨總支書記肖建國進行深度對話,探討專門教育的跨領域協作可能與青少年教育保護的科學精準服務策略。
圓桌對談
會議“實踐路徑”論壇匯集全國8所專門學校,分享教育與保護的融合經驗。其中,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推出“家校同心賦能四維課程”,通過家庭教育激活計劃提升矯治效能;上海市崇明區培成學校、南京市建寧中學、杭州市城西中學通過課程體系創新助力學生價值重塑;岳陽春雷學校聯合淄博德志學校展示“智優云校”平臺,推動專門教育的數智化應用;贛州市第十一中學通過專普融合的協同育人體系,構建專門教育的規范管理。
會議期間,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作為本次會議的承辦者、全國專門教育的發源地,生動詮釋了在立德樹人、科學管理、課程建設、科學教育、家校共育、心理干預等方面的獨特經驗與育人成效。學校原創舞臺劇《更好的自己》首演,以真實案例展現問題青少年的蛻變之路,引發全場共鳴。會議現場設置還呈現了三大實踐亮點:
課程創新:20余門展示課涵蓋心理、非遺技藝、AI應用等,其中“中軸線文化研學”“陶藝情緒療愈”等課程展現教育溫度。
體教融合:全國8所專門學校140余名師生參與的足球課程展示活動,以競技精神重塑學生自信。
科技賦能:科學嘉年華推出機器人編程、非遺手工等20余項互動項目,學生用“寄讀幣”兌換文創成果,彰顯教育創造力。
舞臺劇《更好的自己》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評價,海淀工讀學校探索出了一套可借鑒的專門教育轉化方案,這里的老師用科學方法與大愛情懷,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會議最后,蒲公英教育智庫理事長、新校長傳媒系總編輯李斌以本次大會教育觀察的視角指出,好的專門教育,需要更強大的教育家精神:愛與理解、溝通與喚醒、精微與專業精神、重建人生價值感、推動終生成長的全部努力等等。“我們是時候基于新的生命觀、成長觀、教育觀重新定義專門教育的根本目標與根本價值。”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既是專門教育多年辦學成果的智慧凝練,更為專門教育高質量發展搭建了學術交流平臺,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北京市海淀區委教工委委員、區教委副主任趙霞在閉幕致辭中表示,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雙重驅動下,期待專門教育事業邁向新臺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