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檢察機關保護紅樹林、中華白海豚的雙語宣傳手冊與視頻,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公約締約方大會“中國角”,吸引各國參會代表駐足;檢察公益訴訟英文版新媒體作品《橋》《此心安處》通過最高檢英文官方網站、印尼華文媒體《國際日報》等平臺遠播海外,收獲諸多國際點贊;以法治之力守護長江生態的實踐經驗多次在國際會議上被分享,引發廣泛關注……
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生動實踐和原創性成果。這些檢察公益訴訟故事何以走向世界?又是如何突破文化隔閡、觸達海外受眾的?未來,中國檢察公益訴訟敘事還將如何在全球治理中續寫新篇?近日,記者沿著檢察公益訴訟的世界足跡采訪了多位“講述者”,共同解鎖中國檢察公益訴訟的“圈粉”密碼。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中國角”,參會代表正在翻看中國檢察公益訴訟案例宣傳冊。
善用者取其髓
發現好故事
誰道群生性命微?法律羽翼護鳥飛。
3月下旬,最高人民檢察院收到一封來自國際鳥盟首席執行官馬丁·哈珀的感謝信,信中寫道:“貴院的創新治理模式,不僅有望挽救中國境內成百上千萬的鳥類,更為地區乃至全球同類治理提供了示范樣本。”
講好故事的前提,是“發現”好故事。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副廳長邱景輝為記者講述了上面這封感謝信的來歷,恰好也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2019年10月,我們在出訪考察歐洲環境司法制度時發現,歐洲檢察官十分熱衷保護候鳥,這引起了我們的興趣。”邱景輝說。其實,候鳥保護一直是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議題,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全球候鳥跨境遷徙的重要通道。
2023年9月,全球濱海論壇會議“濱海生態檢察保護法治現代化”專題研討會在江蘇鹽城召開。會上,有國際鳥盟的外國專家提出,在中國,被霧網捕殺的野生鳥類數量很大,這對亞太地區候鳥遷徙造成威脅,建議中國檢察官出手整治。對此,邱景輝當場回應,我國修訂后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將捕鳥網列入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各地檢察機關借鑒“電捕野生蚯蚓案”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治理經驗,已針對捕鳥網問題加大懲治力度。會后,他持續向外國專家跟進介紹相關案件辦理情況。
基于持續溝通交流,今年1月,國際鳥盟召開以“亞洲候鳥保護和霧網治理”為主題的線上研討會,邀請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派員參會。“越是可能出現爭端和誤解的場合,我們越應該出席和發聲。”邱景輝和同事牟琦、丁舒,在會上分享了我國檢察機關在保護候鳥、治理霧網方面的經驗與成效。
交流中,有兩個案件引發了外國專家的極大興趣:一個是上海市崇明區檢察院辦理的涉及“人鳥爭食”的案件,檢察機關聯合相關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社會組織,通過磋商、聽證、實驗等方式探索防鳥網線生產標準和使用規范,以統一執法尺度;另一個是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上海市長寧區檢察院持續推動電商平臺履行野生動物保護相關責任,促使其強化對售賣捕鳥網等禁捕工具的日常監管。
“外國專家看到我們在保護鳥類的同時注重兼顧農戶使用防鳥網保護農作物、水產養殖的合法利益,認為這充分展現了檢察機關統籌協調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治理智慧,也感受到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決心和執行力。”牟琦和丁舒對這個故事的國際傳播充滿信心。
“線上研討會結束后,整個國際鳥盟非常振奮,一直在討論我們的公益訴訟經驗。”春節前夕,國際鳥盟全球咨詢小組成員、東方鳥會中國聯合代表唐瑞給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肯定了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對候鳥保護的重要意義,并感謝中國檢察官在會上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3月下旬,得知中國檢察機關正在從個案辦理向系統治理持續推進,國際鳥盟首席執行官馬丁·哈珀又親自給最高檢寫來上面那封感謝信。
2025年3月6日,龍迪和唐瑞等外國專家在歐洲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交流分享中國檢察機關推進候鳥保護和霧網治理的進展成效。
5月19日,克萊恩斯歐洲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龍迪和唐瑞聯合在《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消除對野生鳥類的威脅——中國創新式執法守護候鳥遷徙路》,稱贊“這一行動充分展現了中國檢察官協調各方利益相關者、破解復雜環境難題的獨特能力”,“將為周邊國家完善其鳥類和棲息地保護提供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候鳥保護的中國故事,通過外國專家進行國際傳播,更有感染力、公信度、持續性。”在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張磊看來,像生物多樣性保護這樣承載人類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價值、能夠引發情感共鳴,既能在法治理念上彰顯我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原創性和優越性,又能在辦案效果上詮釋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的大國責任擔當、展現為全球治理作出中國貢獻的故事,就是“好故事”。
廣東省檢察機關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雙語視頻走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中國角”。
除了候鳥保護,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守護紅樹林、斑海豹、中華白海豚、豬血木的故事頻頻亮相國際公約締約方大會,生動展示督促整治“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錳三角”礦業污染、渾源礦企非法開采等“硬骨頭”的中國效率的故事在國際會議上被反復提及……這些“好故事”,一個接一個走出國門,像一粒粒種子,帶著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先進理念和獨特價值,在全球法治文明的土壤中生根發芽。
善講者傳其神
尋找好方法
怎樣把故事講好?如何讓世界聽得進去中國檢察好故事?“轉變話語體系”是多位受訪者提到的一個“秘訣”。
2024年11月,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三級高級檢察官王菁和易小斌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參加“環境法律實施與執法全球峰會”,分享我國檢察公益訴訟及環境法治的先進經驗。“我在報告時,會有意識地對框架結構、表述用語進行調整。”王菁說,在講解技術賦能環境保護時,她直接介紹了中國檢察機關在具體案例中是如何利用電子圍欄和衛星遙感技術準確快速查明公益損害的。“我看到參會人員頻頻點頭。會后,這一單元的主持人特地找我要了電子郵箱,說對在司法中運用技術手段很感興趣,想以后繼續與我們保持交流。”
參加同一場會議的易小斌也有類似體會。他發現,當講到陜西省檢察機關辦理督促整治溫室氣體排放的案件時,參會人員紛紛拿出手機對著PPT拍照,“我猜測,他們從個案中發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工作和他們以前掌握的資訊不同,很意外,也覺得很有新意,所以想拍照后再去查詢資料和深入了解”。
“由于各國制度和文化背景存在差異,一個簡單的案例遠比長篇大論更容易被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聽眾理解和接受。”在易小斌看來,用平實的語言講述辦案經過,用生動的故事打動聽眾,以具體案例作為載體傳遞理念和價值觀,效果會更好。
王菁則建議,以后也可以適當“請進來”,請外國友人來華介紹他們的制度和機制,從而進一步了解和熟悉國外的話語體系。同時,王菁也提到了參會的一點“小遺憾”。這次發言涉及大量專業術語的翻譯,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她在會上以中文發言,由同聲傳譯轉譯為英文。“若能直接以英文溝通,對公益訴訟制度的解讀會更加準確。這提醒我們,涉外法治人才的日常培養和儲備至關重要。”
用多種形式豐富公益訴訟的世界表達,也是受訪者們的共識,所以,不光面對面的講述需要講求方法,書面宣傳也蘊含著門道。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的“中國角”展柜上,陳列著一份制作精美的“廣東省檢察機關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雙語手冊,封面上橙紅色的木棉花在中式寶藍色琉璃瓦建筑的映襯下,格外鮮艷奪目。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中國角”陳列的“廣東省檢察機關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雙語手冊封面。
廣東省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原主任,汕頭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林淑瑜告訴記者,木棉花是廣州市的市花,封面圖片中這棵是中山紀念堂前有著300余年樹齡的木棉王。“在資料中融入鮮明中國特色元素,精準凸顯宣傳題材,再配合視頻、圖片、畫冊等形式,有助于提升感染力,吸引國際友人的目光。”
除此之外,林淑瑜還告訴記者,他們在手冊制作過程中特地邀請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英語老師協助典型案例的翻譯,力求確保英文翻譯的專業性。
“‘酒香也怕巷子深’,優質內容的國際傳播也可能受到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影響。”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文華表示,“我國檢察官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采用受眾易于接受、‘接地氣’的表達方式,結合多元化載體進行對外傳播,有效跨越了文化屏障,全方位展現了客觀真實、公正溫暖的中國檢察形象,也讓中國檢察故事直抵人心,這為未來更多法治故事的國際傳播提供了可復制的寶貴經驗。”
善擇者得其果
拓展好舞臺
今年3月,應越南最高人民檢察院特別邀請,最高檢代表團一行5人來到越南,系統介紹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
這次特別的邀請其實并不突然。
2023年5月,時任越南最高檢常務副檢察長的阮輝進就曾率團來中國考察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經驗。今年2月中旬,已任越南最高檢檢察長的阮輝進又一次率團來到中國,并向應勇檢察長提出,越南正為推進公益訴訟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準備,希望邀請中國檢察官近期去越南,直接向他們傳授相關經驗。
短短一個多月之后,以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廳長徐向春為團長的中國檢察代表團就應邀帶著精心準備的講稿和PPT,飛到了越南。
“我們對講授內容作了充分準備,但實際情況令我們深感意外,沒想到這次研討會居然變成了一堂‘答疑課’!”隨團赴越的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三級高級檢察官解文軼回憶道。
原來,研討會前,越方表示機會寶貴,希望中國檢察官能多留出一些時間給大家提問。于是,解文軼和同事們迅速調整講稿,把介紹制度的時間進行了大量壓縮。
在越南最高檢的研討會上,越南全國700多個地方院通過遠程連線同時參加。除了提前征集的50多個問題和現場提問之外,僅地方連線就提出了40多個問題,只能歸納總結后再統一回應。“能看出他們前期做過很多功課,問的既有制度構建的問題,也有辦案可能涉及的問題,都十分具體。”解文軼說,一半以上的時間他們都在答疑解惑,“相互間沒有任何繁文縟節,有什么問題他們就直接問,我們就直接答,所以交流非常充分。”
正是這樣“有來有回”的交流互鑒,為講述中國檢察故事提供了廣闊而長久的國際舞臺。
邱景輝告訴記者,我國檢察機關一直充分依托國際公約、國際組織、總檢察長會議機制等載體和平臺,積極構建中國檢察公益訴訟的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和敘事體系。
當記者問及王菁參加“環境法律實施與執法全球峰會”的感受時,她說,參會的專家學者基本都是來自美洲、歐洲和澳洲,講的也是英語,她沒有看到其他亞洲面孔。“歐洲環保協會這么多年來一直與我們保持著良好關系,只要有國際會議,他們就會與我們溝通參會。這可能是我們作為唯一一個亞洲國家被邀請的原因。”王菁分析道。
除了“老朋友”,這些年,我國檢察機關還在不斷主動尋找講故事的新舞臺,不斷拓展講故事的新渠道。
2024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傳來好消息,四川省瀘縣檢察院報送的動漫《龍的橋——瀘縣檢察院公益訴訟督促保護龍橋文物守護民間龍文化》,在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微視頻征集活動終評會上,入選了“入圍案例”。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瀘縣則是中國的龍文化之鄉,有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腦橋”為代表的180余座龍橋群。“檢察機關通過高質效履職,讓文物得到了利用與保護,讓文化得到了傳承,這恰好契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保護的理念。”四川省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吳華斌和瀘縣檢察院副檢察長葉小剛向記者介紹,“這是檢察機關唯一一個入選的案例。”
未來
讓更多中國檢察故事走向世界
讓檢察故事跨越山海,用公益訴訟聯通世界。
“法治是一種國際通用語言。”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霍政欣認為,我國檢察公益訴訟以法治話語向國際社會展示和傳播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以及蘊含其中的中國智慧,這能有效促進國際社會對我國法治文明的理解與認可,是法治國際傳播的極佳路徑。
近日,上海市檢察機關保護候鳥的故事,已申報2025年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廣東省汕頭市檢察機關圍繞福成批局舊址等涉僑文物保護開展的專項監督工作,正在積極申報202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如何讓中國檢察故事更具感染力與影響力?又怎樣才能讓中國法治聲音傳得更遠、更加響亮?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部主任、《中國故事》版主編嚴冰給出建議:“對檢察故事的報道,內容上,要‘對得起中國’,以小切口展現大圖景,通過一個故事折射出中國某一方面的發展變化;形式上,要‘對得起故事’,見人見事見現場,敘事有起伏有波瀾,讓受眾在掌聲中共鳴、在笑聲中感悟、在淚水中觸動、在靜默中深省。”
“扎扎實實辦好案件是根本。”林淑瑜說,“要在辦案中讓檢察機制高質效運轉,讓公共利益得到有力保護,用‘小案件’撬動‘大治理’,用豐富扎實的素材為國際傳播打好堅實基礎。”
徐向春表示,要胸懷天下,持續聚焦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網絡安全、人工智能、遺產保護等全球共同議題,密切關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相關國際會議計劃和在華動態特別是案例征集評選、項目招投標信息,主動對接國際傳播需求,并提前儲備相應的雙語視頻、案例集、宣傳冊等外宣素材,提升國際傳播的針對性、常態化。
“強化交流互鑒是關鍵。”多位受訪者指出,講中國故事的意義不僅在于向世界傳遞中國經驗,也在于通過國際對話汲取有益養分。邱景輝告訴記者,歐洲環保協會和國際合作交流領域的“益心為公”志愿者是他們及時了解掌握、學習借鑒域外相關經驗的重要通道。如,美國佛羅里達州對當地光污染控制專門立法,以保護海龜在沙灘上安全產卵,后續相關經驗被貴州省畢節市檢察機關用于黑頸鶴棲息地光污染防治案件的辦理。
當然,講好中國法治故事,還需構建多元傳播格局,“拓展平臺、借船出海尤為重要”。
今年初,上海廣播電視臺國際傳播中心的加拿大籍專家斯蒂文·朗古出鏡錄制了一期《ShanghaiEye》節目,解讀中國檢察機關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所作的努力,讓海內外外籍人士直觀感受到中國檢察公益訴訟的溫度。今年國際生態多樣性日期間,斯蒂文·朗古邀請唐瑞、龍迪等外國專家參與了他主持的新一期《ShanghaiEye》候鳥保護專題節目。
“構建多維度、立體化的國際傳播體系,才能架起更廣闊的溝通橋梁,用精彩的檢察故事拉近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徐向春說。
(來源:檢察日報·涉外法治版 作者:姜昕 高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