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5月28日,隨著端午佳節臨近,河南省淮濱縣的大街小巷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氛圍。粽葉、艾草、香包等傳統節慶商品熱銷,市民們穿梭其間精心挑選,商販們動作嫻熟的稱重、裝袋,市場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在淮濱縣各大農貿市場,粽葉、糯米、紅棗等原材料銷售火爆。許多市民選擇親手包粽子,延續家族傳統。正在挑選粽葉的張阿姨一邊仔細檢查葉片的新鮮度,一邊笑著說:“自己包的粽子更香,還能教孫子怎么包,讓他記住老祖宗的手藝。”
端午佩香囊的習俗在淮濱縣依然盛行。市場上,各式各樣的香包琳瑯滿目,既有傳統的艾葉香囊,也有融入現代設計的國潮款式。部分商家還推出“福粽”造型的香包,既美觀又寓意吉祥。社區志愿者們正忙著將親手制作的香包分發給居民,小小的香囊里不僅裝著艾草,更裝著濃濃的鄰里情誼。
“五月五,掛艾虎”的民謠在淮濱縣代代相傳。近期,農貿市場和中藥店的艾草銷量明顯增長,部分商家還推出“艾草+菖蒲”的組合花束,既保留了傳統韻味,又增添了觀賞價值。此外,一些市民選擇網購新鮮艾草,或自行種植,確保節日使用。
雖然手工粽子仍是許多家庭的首選,但包裝精美的粽子禮盒也頗受青睞。超市里,各種價位的禮盒應有盡有,從幾十元的家常款到數百元的特色禮盒,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監管人員提醒:“選購時要留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理性消費,不要被過度包裝迷惑。”
為傳承端午文化,淮濱縣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淮濱縣文明辦聯合多部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組織包粽子比賽、經典誦讀、健康義診等。在實驗學校,學生們通過朗誦屈原詩詞、學習包粽子、縫制香包、繪彩蛋,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這個端午節,淮濱縣用最樸實的方式詮釋著傳統文化的魅力。無論是飄香的粽子、清幽的艾草,還是精致的香囊、朗朗的詩聲,都在訴說著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傳統不是束之高閣的古董,而是活在當下、融入生活的文化基因。在這里,端午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圖片/朱絲語、司李雪)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