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不法分子盯上中老年群體
利用其對網絡不熟的特點
以“取消扣費”“快遞中獎”等幌子
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
以下為真實案例
案例一
近日,52歲的李先生接到一個“00”開頭的境外電話。對方自稱“平臺官方客服”,稱其開通了“百萬保障”,將每月自動扣款800元。李先生起初堅信自己未曾開通,但在對方的不停施壓下,下載了“云辦公”“語音客服”兩款App并開啟屏幕共享,進入手機銀行、支付寶、微信等頁面進行操作。
短短十幾分鐘,其賬戶被轉出9980元,等他意識到被騙時,對方已失聯。
詐騙手法解析:以“開通會員自動扣費”為由,制造緊張感;通過共享屏幕遠程操控受害人手機完成轉賬。
警方提醒:
凡是“00”開頭的境外電話,請保持警惕。 正規平臺客服從不會通過電話要求你下載App或開啟共享屏幕。屏幕共享一旦開啟,就等于把手機屏幕中的所有信息全程展示。 如無需要,請幫助身邊長輩關閉境外來電功能,降低被騙風險。
案例二
近日,59歲的鄭先生收到一條短信,內容為“您有包裹到達,詳詢XXXX取件”。他撥通該電話后,對方稱“其購物賬號開通了保險服務,將每月扣款800元”。
鄭先生立即詢問如何取消,對方發來一個網址鏈接,讓其按要求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綁定銀行卡后,還進行了指紋驗證。沒多久,鄭先生銀行卡被扣款累計6000元。
詐騙手法解析:用“快遞短信”引流,再以“誤訂保障服務”嚇唬受害人,通過釣魚網站獲取其銀行賬戶信息和驗證碼后騙取資金。
警方提醒:
快遞信息務必通過官方App或快遞公司客服核實,不要撥打短信里提供的號碼,也不要點擊陌生網址。 家屬應定期幫長輩清理無用App、檢查短信來源,降低“誤操作”風險。
案例三
近日,56歲的張女士在短視頻平臺上收到一名“退役軍人”的好友申請后,兩人聊天漸密。對方自稱目前在一家投資公司工作,正在研究某個“賺錢”項目,并邀請張女士參與。
他發來一個網址鏈接后,先引導張女士進行小額“投資”,提現成功后,其提出“投入10萬元現金可獲高額返利”。張女士信以為真,投錢后發現收益無法提現,對方也直接失聯。
詐騙手法解析:這是典型的“殺豬盤”復合套路,在博取受害人好感后,便會拋出“投資賺錢”誘餌以詐騙錢財。
警方提醒:
“理財第一步是查資質”,不要輕信網友自稱的身份。 “高額返利”基本就是詐騙,若還通過線下“寄送現金投資”,查證難、追回更難。
案例四
近日,57歲的劉女士收到一個快遞盒內含一張“領獎卡”,卡片上寫著“掃碼即可獲得洗衣液、20元現金和大禮包”。她掃碼下載了“××文化傳媒”App,注冊后完成了“瀏覽劇集截圖”任務,沒幾天便收到了621元返利和一瓶洗衣液。
隨后,“客服”稱其被選中參與“創作者競選任務”,完成可獲得大額獎金。她在對方的誘導下不轉賬,金額越來越大,但申請提現時,對方卻以各種理由要求繼續匯款,這時劉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共損失1.2萬元。
詐騙手法解析:以快遞刮獎、實物返利博取受害人信任基礎,隨后誘導其刷單、投資以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
不要輕易掃碼,不要隨便下載不明App!初期返利是圈套,后期投資是收割。 要提醒家中長輩: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聽、不信、不轉賬。
請把這篇文章
分享給身邊的長輩
助他們守好“錢袋子”
安享晚年
來源 昆明警方發布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