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稍縱即逝,不經意間就來到了農歷五月。農歷五月,是夏天的第二個月,在古代稱之為仲夏,也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月份。在《淮南子》中有云:“指午則陽氣極......陰生于午,故五月為小刑,芥麥亭歷枯,冬生草木必死”。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五月夏至,陽氣達到極限,陽極則生陰,芥菜、麥類、亭歷等植物枯黃就會開始枯死。
因此在古代,古人也稱農歷5月為“毒月,惡月”,端午節當天更是視為惡日。其實就是因為這個月的太陽非常的毒辣,人非常容易中暑,將太陽視為萬“毒”之源。你像在北方地區至今還有躲端午的傳統習俗,這里的躲不僅是躲太陽,也有躲災禍、保平安的寓意。
熱自然要想辦法解暑,作為一名植物科普博主,筆者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4種非常適合盛夏泡茶喝的草本,它們都是天然的涼茶原材料。以后出門就不需要再花錢買涼茶了,用它們來煮水喝不僅健康,而且喝的放心。
第一、夏枯草
夏枯草,顧名思義就是夏至之后枯萎,故名夏枯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此草夏至后即枯,蓋稟純陽之氣,得陰氣則枯”。夏枯草是一種傳統本草,其藥性寒涼,有清瀉肝火、解毒散結之功。你像夏天酷熱難耐,我們就可以用到夏枯草的果穗來煮水泡茶喝,可解暑清熱。
可以說夏枯草本身就是天然的涼茶原材料,你像我們喝的涼茶配料表中其實就有夏枯草這味本草。在兩廣地區,一些傳統的涼茶配方中,也都有夏枯草的成分。記得小的時候,我還采摘過夏枯草的果穗換取零花錢呢。
第二、金銀花
金銀花,這個就很熟悉了,尤其是湖南的小伙伴,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湖南很多村都有組織種植過金銀花。金銀花也叫二寶花,它是忍冬科忍冬屬攀援藤本植物,它因其初開時花呈白色,而后變成金黃色,故而得名。特別是春末夏初的時候,金銀花黃白相間,如金銀相映,特別的壯觀。
金銀花也是寒性本草,性味甘寒。在民間三伏天,酷熱難耐時,人們就會拿曬干的金銀花來煮水泡茶喝,清熱解毒,消炎退腫。尤其是因為天氣炎熱上火導致的外感風熱、溫病發熱、中暑等癥,金銀花非常的管用。你像在湖南農村很多地方,家家戶戶,都會常備金銀花。小的時候農忙,我爺爺每天早上都會煮上一大壺金銀花茶來解渴。
第三、白茅根
白茅根,是白茅草的根莖,它是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這種植物在民間很常見,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小草。很多人都認識它,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它未開放的花蕾還是很多小朋友的零食,我們叫它茅針。而它的根就是赫赫有名的傳統本草白茅根了,白茅根有節,呈白色或者黃白色,洗干凈之后也可以作為一種小零食吃,味道甘甜,所以在南方也有人叫它土甘蔗。
白茅根性甘味寒,也是民間非常常用的一種寒性本草。在民間,懂它價值的人,會用它來煮水或者泡茶喝,是非常不錯的天然涼茶原材料,它也是傳統涼茶主要原材料之一。有清熱解暑、降心火的作用。
第四、淡竹葉
淡竹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雖然是草本植物,但是它的根是木質的,地下有生長著很多類似于麥門冬一樣的小粒粒。另外它雖然叫竹葉,但是它不是竹子的葉子,只是葉子和竹葉長得很像。淡竹葉和竹子,都是屬于禾本科的植物。在南方很多,喜歡生長在一些比較陰涼的地方。前些天筆者去楊梅園采摘楊梅,在楊梅樹下就發現很多淡竹葉。
淡竹葉,性味甘、淡、寒,也是一味非常好的寒性本草。它的地下的小塊莖以及葉子可以用來煮水泡茶喝,有解暑清熱的作用。如果你的家鄉也有以上這些植物,那么夏天就不要再花冤枉錢去買涼茶喝了,自己動手更健康。
不過不管是金銀花、夏枯草、白茅根還是淡竹葉,它們都是寒性比較重的本草。我們用它們煮水泡茶喝的時候,不可長期的飲用,尤其是體質寒涼的人,更不能多喝,不然容易拉肚子。不過如果你火氣比較重,可以用這些植物來降火防暑。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以上4種植物了解了嗎?在你們當地有這些植物嗎?酷熱難耐的夏天你們是怎么防暑的?在你家有用草本植物煮涼茶喝的習慣嗎?你更喜歡哪一種植物呢?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