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寧5月28日電 (記者 孫睿)“黃河干流、長江干流、瀾滄江干流、黑河干流境內水質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狀況優。”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建昱2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2007年起,截至2024年底,長江、黃河、瀾滄江、黑河重要干流在青海境內的水質已持續達優。
當日,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4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月2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境內,越冬候鳥與丹霞地貌相映成趣。(無人機照片)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地處三江源頭的青海河流湖泊眾多,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500余條。該省南部三江源區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水塔”,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發源于祁連山的黑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河。
劉建昱表示,去年,青海省35個地表水國家考核監測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100%,青海湖湖體2個國家控制監測斷面水質保持自然狀態,62個地表水省級考核監測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8.4%。其中,黃河干流、長江、瀾滄江、黑河流域境內水質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狀況優;湟水流域、柴達木內陸河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湟水流域32個國省考核監測斷面年均水質首次出現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狀況優。(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