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職業餐飲網 旖旎
在競爭白熱化的烤肉賽道,看似已被老牌勢力瓜分殆盡,但實則暗潮涌動,孕育新機。
當眾多品牌都在為客流下滑焦頭爛額時,一家來自武漢的烤肉“黑馬” 新勢力,以顛覆者的姿態野蠻生長。
它就是“流浪泡泡?破破爛爛的烤肉店”,憑借“原切牛肉 + 性價比自助”模式,鎖定六七十元價格帶,用短短不到 2 年時間,就在全國 19 省 100 多城開出超300+ 家門店。
近日,其廣州兩家直營店開業,試營業首日便迎來“千人排隊”的盛況,火爆場面讓廣州消費者將這個武漢烤肉品牌頂上微博熱搜第一。
還在多個平臺烤肉類榜單紛紛霸榜,一躍成為廣州炙手可熱的餐飲新貴,盡顯黑馬本色。
究竟它是如何在餐飲“寒冬” 中逆風而起?
烤肉賽道又是否暗藏新機會?
“自助翻紅、性價比成增長極”,
烤肉賽道暗藏“新機會”?
去年“平價自助小火鍋”的爆火和翻紅,讓我們看到“性價比”之戰暗藏的新紅利。
如今,同樣的劇本,似乎也要在烤肉賽道重新上演。
極致性價比驅動的烤肉革命,正在席卷全國。
1、千億市場結構性洗牌,下沉市場空間巨大
2024年烤肉市場規模達1540億元,而18%的高增速與21%的連鎖化率背后,是行業從粗放擴張向精細化強連鎖的遞進。
在這場結構性洗牌中,賽道也呈現著兩極化的增長機會:
一方面是?高端化路徑?,像是日式燒肉以人均200元價位,搶占一線城市商圈,通過稀缺食材實現復活高凈值客群;
而另一方面則是?質價比路徑?,兼具性價比與品質感的烤肉模式,憑借標準化產品、規模化運營,迅速實現全國市場的滲透擴張。
后者不僅可以在一、二線城市生根,還可以奪取下沉市場的紅利,數據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烤肉消費增速達42%,若該路徑能跑出可復制的成功模式,將在下沉市場引爆增長潛力,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2、自助模式、“性價比” 成新增長極
當下,“性價比” 已成為各消費賽道的核心競爭要素,但此 “性價比” 早已突破單純 “低價” 的桎梏。
顧客對餐飲的需求升級為“既要吃飽更要吃好”,“質價比” 概念應運而生 —— 在合理價格區間內,為消費者提供超越預期的品質與體驗。
而自助模式帶來的“豐富性”,加之“質價比”帶來的升維體驗,也讓這些要素成為烤肉賽道的新增長極。
“千人排隊,熱搜霸榜”,
流浪泡泡成廣州“現象級”烤肉店!
而率先嗅到增長點和新機會的餐企,已先人一步排兵布陣、搶占市場高地。
作為烤肉賽道最耀眼的新星,流浪泡泡不久前在廣州掀起了一場餐飲熱潮。
5 月 22 日,流浪泡泡強勢入駐廣州兩大頂流商場 —— 正佳廣場與美林 M?LIVE 天地。
為表誠意,品牌不僅進行了“萬人品鑒”,邀請廣州市民吃烤肉;
還深度挖掘文化IP 價值,定制 10000 只武漢“和平鳥”—— 蒜鳥南下廣州,巧妙嫁接「武漢文創文化」與廣州本土消費場景,打造出極具話題性的營銷爆點。
憨態可掬的烤肉蒜鳥形象,“一口烤肉,一口蒜鳥”的品牌傳遞,迅速讓顧客形成記憶點,用戶自傳播筆記數千條。
這樣的真誠互動,也帶來了廣州當地顧客的熱情回應。
試營業首日,兩家門店外早早排起蜿蜒1公里長隊,單日接待顧客超千人次,成為廣州烤肉自助熱門榜第一。
憑借超高人氣,相關排隊話題#這就是廣東人早起的動力#,沖上廣州微博熱搜榜第一,排隊氛圍成商場現象級“景觀”。
這一亮眼成績不僅彰顯了品牌強大的市場號召力與盈利潛力,更讓其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臺熱搜榜。
不僅如此,各大社交平臺的高熱度,也帶動品牌認知度以廣州為中心,迅速輻射至整個華南地區。
而流浪泡泡在廣州開業的爆火場面,并非偶然。
2年時間,其就在全國開出300+門店,而在武漢及其他城市的門店,日均排隊時長可達2 - 3 小時,成為了當地名副其實的 “排隊王”。
不僅擁有超高人氣,在強運營的基礎上,單店月流水能做到60-120萬,擁有多家百萬店。
現象級火爆背后,流浪泡泡都做對了什么?
2 年 300+ 店的野蠻生長,
它憑何成烤肉 “新王”?
在餐飲賽道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作為燒烤細分品類的烤肉市場,長期陷入同質化嚴重、增長乏力的困局,低價促銷難破利潤瓶頸,高端路線又難以實現規模擴張,眾多品牌在品質與成本的天平上艱難搖擺,行業亟待破局者撕開新的增長缺口。
而「流浪泡泡?破破爛爛的烤肉店」的橫空出世,猶如一劑強心針注入沉寂許久的烤肉市場。
從 2023 年 6 月武漢首店誕生,到今年勢如破竹,取得這一系列亮眼成績,不僅打破了烤肉品類增長的天花板,更讓行業看到了新的發展可能。
這家成立不到兩年的品牌,究竟憑借何種邏輯在競爭激烈的餐飲紅海中實現野蠻生長?
1、性價比為 “矛”:
六七十元暢吃100 + 菜品的極致體驗
顧客心中有桿秤,“貴精不貴多,物有所值才重要”,這也道出了性價比的本質。
流浪泡泡則切中了兩點,一個是“價格錨點”,一個是“產品豐富度”。
主打六七十元的人均,無限暢吃100+菜品,其中菜品中還包含高價值感食材“原切肥牛”。
那如何兼顧成本管控和門店盈利?
能實現如此極致的性價比,得益于其全鏈路供應鏈體系的深度布局:
原料端,與巴西、阿根廷、烏克蘭等全球優質肉類產區建立戰略合作,通過源頭直采模式,砍掉中間流通環節,降低采購成本;
倉儲端,10000㎡高標準高位倉配合智能庫存管理系統,實現食材精準調配;
物流端,8 家全國冷鏈配送網絡不僅覆蓋全國,更推出 “運費全免” 政策,進一步降低終端成本。
以華南區域為例,流浪泡泡通過建立區域分倉,將食材配送時效縮短,成本降低,真正實現“用規模化與精細化運營,把質優價廉落到實處”。
2、產品力為 “盾”:
用原切肥牛建立“品質” 護城河
當自助餐飲市場陷入“低價低質” 的內卷困境時,流浪泡泡堅持“肥牛只做原切”的產品策略,成功撕開差異化競爭缺口。
其原切肥牛精選跨國黃金牧場的優質牛肉,從屠宰分割到冷鏈運輸全程遵循質檢標準,確保每一片肉品都具備清晰的紋理、純正的肉香與鮮嫩的口感。
據其內部數據透露,品牌原切肥牛年銷量高達3000 萬份,占門店總菜品銷量的60%以上,成為消費者復購的核心驅動力。
為保證供應鏈穩定,流浪泡泡自建品控團隊,通過“一貨一碼”溯源系統與多重質檢環節,從原料入場到成品上桌進行全流程監控,用“看得見的品質” 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壁壘。
3、營銷裂變為 “導火線”:
“蒜鳥”聯名、熱舞大賽,年輕人追捧的社交貨幣制造機
深諳Z世代消費心理的流浪泡泡,可以堪稱年輕人的社交貨幣制造機。
每一次的營銷活動,都堪稱“現象級” 傳播效果,擁有“黃金流量”入口。
從“熱舞大賽” 全網 20 億曝光、吸引超百萬網友參與,到與武漢馬拉松官方合作;
從定制“蒜鳥” 文創 IP 引發 800 萬次打卡熱潮,到推出 “烤肉 X 小龍蝦” CP 組合,官播 GMV 超千萬……
品牌通過高頻次、多元化的事件營銷,持續制造社交熱點。
例如在櫻花季,流浪泡泡聯合本地文旅部門推出“賞櫻 + 烤肉” 套餐;邀請奧運冠軍鮑春來探店,相關話題登上同城熱搜 TOP3;發起 “助力流浪動物不流浪” 公益計劃,捐贈愛心寵糧1.5噸,既傳遞品牌溫度,又引發情感共鳴。
這些精準切中年輕群體興趣點的動作,不僅讓品牌始終保持高熱度,更將“到店消費” 轉化為 “主動分享” 的社交貨幣。
4、高效運維做 “后備軍”:
加盟商信賴的盈利保障體系,助力門店持續盈利
“重運營、強賦能” 是流浪泡泡實現規模化擴張的關鍵。
品牌為加盟商提供從選址評估、裝修設計到人員培訓、運營管理的全托管服務:
依托大數據選址系統,精準匹配商圈客群;
成立商學院與鐵軍訓練營,培訓專業餐飲、管理人才;
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實時監控門店運營數據并提供策略優化建議。
數據顯示,其品牌華中、華東區域加盟店平均10-12 個月即可回本,單店月均流水穩定在 60-120 萬元。
這種“品牌方與加盟商共生共贏” 的模式,不僅保障了門店存活率,更讓流浪泡泡在擴張過程中始終保持品質與服務的一致性,為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職業餐飲網總結:
正如管理大師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中所說:“顛覆往往來自邊緣市場的非常規玩家。”
當餐飲業深陷同質化泥潭時,流浪泡泡以兩年300+店的閃電擴張,撕開了自助烤肉的增量空間。
這個從武漢街頭走出的品牌,用“六七十元吃回本”的價格錨點顛覆認知,靠“3000萬份原切肥牛”重塑品質標準,更以“熱舞20億曝光+文旅聯名”搶占社交主場,終憑借“單店月均流水穩居高位”的門店模型實現商業閉環。
其崛起軌跡揭示了一個真相:
在這個“既要品質又要情緒”的消費時代,能同時擊穿價格底線、產品天花板、流量沸點和運營效率的企業,才能真正定義品類新規則。
主編丨陳青 統籌 | 楊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