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ol
資料來源| 公開數據、公開資料
本文15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就在剛剛,榮耀公司CFO彭求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榮耀已于2024年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券商、律所、會計師等均已就位,各項籌備工作正穩步推進。
榮耀方面表示,未來將結合企業發展狀況,選擇恰當時機上市。
榮耀品牌于2013年作為華為子品牌推出,在華為的技術與資源支持下,憑借高性價比產品迅速在智能手機市場嶄露頭角,成為線上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2020年11月,為應對外部環境挑戰,榮耀從華為體系中獨立出來,由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接手,開啟全新發展篇章。
獨立初期,榮耀面臨供應鏈重建、技術體系重塑等諸多難題,但憑借團隊的努力與市場機遇,迅速恢復元氣。
2022年被視為榮耀全球市場元年,這一年榮耀不僅完成技術與產品的研發上市,還大力拓展海外市場渠道。
根據IDC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榮耀市場份額突破18.2%,2023年更是拿下國內安卓市場第一的寶座,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復蘇能力。
雖然榮耀暫未披露詳細上市時間表與財務數據,但從公開信息可一窺其良好財務狀況。
今年初,榮耀CEO趙明透露,公司利潤兌現率高達120%-130%,賬面上有幾百億現金流。
此前有市場消息稱,榮耀2023年凈利潤約90多億,預計2024年在100億左右(數據來源于雪球平臺分析,未經官方證實)。
在營收方面,榮耀通過機海戰術與市場拓展,出貨量與銷售額穩步增長。
2023年海外銷量同比增長130%-140%,海外業務實現盈利,全球擁有2億智能手機活躍用戶,海外市場銷量占總出貨量約30% 。
良好財務表現為榮耀上市提供堅實支撐,也增強投資者對其上市后的信心。
榮耀股東構成多元,包括地方國資、第三方資本、經銷商、供應商、運營商等。
深圳國資從華為收購榮耀時價格可能高達約2600億元(財新報道) ,而一份pre-IPO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于2024年申報創業板上市,pre-IPO估值2000億元。
盡管上市時間與市值待定,但股東有強烈套現與價值兌現訴求。
深圳國資背景的吳暉接替萬飚出任董事長后,首要任務之一便是推動公司上市,傳遞出大股東積極態度。
榮耀經銷商在其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收購榮耀的深圳智信新由國資大股東與30余家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
隨著華為回歸手機市場,榮耀與華為經銷商重合度高,部分經銷商出現猶豫。
為穩住經銷商,榮耀需通過上市為其兌現價值,強化利益綁定。
榮耀內部曾有“奮斗者協議”,員工放棄年假和年終獎,換取上市后的股權分紅。
隨著股改完成,該協議有所調整,反映出員工對上市的期待,上市也有助于實現員工激勵,吸引與留住人才。
榮耀制定了宏偉戰略目標,如目標在2026年每年出貨1億部手機,2028年成為全球前三大手機供貨商(未得到官方證實)。
上市融資可助力其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尤其是海外市場)、產品線擴充等方面加速布局,提升綜合競爭力。
上市對榮耀而言是新起點。
成功上市將為其帶來巨額資金,助力在AI、折疊屏等前沿技術研發,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品牌全球影響力,實現戰略目標。
在AI領域,榮耀發布“AI Agent”智能體,計劃在下一代旗艦機型落地商用,順應AI手機發展浪潮;折疊屏方面,榮耀通過多款產品刷新輕薄天花板,深度融合AI與硬件、操作系統,站穩高端市場。
然而,榮耀也面臨挑戰。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全球市場飽和,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換機周期達51個月(TechInsights報告)。
國內市場雖2024年第一季度出貨量有微弱增長,但主要得益于低基數效應。榮耀需在眾多競爭對手中保持優勢,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資本市場波動與不確定性也不容忽視,上市時機選擇、估值定價、上市后股價表現等都存在變數。
榮耀需向投資者清晰闡述業務模式、增長潛力與競爭優勢,獲得資本市場認可。
榮耀啟動上市進程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其憑借良好發展態勢、財務狀況與清晰戰略規劃,有望在資本市場取得成功,為手機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值得投資者與行業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