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達摩財經
國產“醫療器械一哥”業績降速,員工股權激勵隨之化為泡影。
5月26日,邁瑞醫療(300760.SZ)發布公告稱,由于業績考核目標未達成,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第三批股份全部不得解鎖,上述股份將由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委員會予以收回。
邁瑞醫療的員工持股計劃始于2022年。彼時,公司斥資10億元回購了0.25%的股份,并用上述股份設立了員工持股計劃,共有2507名員工參與其中。員工受讓回購股份的價格為50元/股。
計劃草案顯示,該計劃共分三期解鎖,且存在業績考核目標,即邁瑞醫療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較2021年時增長不低于20%、44%、73%。滿足業績考核目標后即可解鎖三分之一的股權激勵。
在2022年、2023年時,邁瑞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增速達到了相關要求,相應的股權激勵也順利派發。不過,2024年時邁瑞醫療的業績增長有所降速,年內公司的營業收入為367.26億元,同比增長5.14%;歸母凈利潤116.68億元,同比增長0.74%,較2021年時增長約45.81%,未能滿足股權激勵的業績考核目標。
而這也將導致相關員工“痛失”大筆收益。以公告當日228.31元/股的收盤價計算,2024年解鎖股份總價值為2.62億元,再除去50元/股的受讓價,員工累計錯失的收益約為2.05億元,平均每名員工錯失8.19萬元。
當然,邁瑞醫療業績增長降速影響的不止是員工,公司核心高管的薪酬也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董事長李西廷的年薪為2493.90萬元,較2023年減少了約169萬元。公司總經理吳昊的年薪為2112萬元,較2023年減少了約150萬元。
不過,李西廷作為邁瑞醫療的實控人,仍能獲得大額分紅。2024年,公司共進行了兩次中期分紅,以及一次年度分紅,累計派發現金分紅76.02億元,股利支付率為65.15%。而李西廷通過Smartco Development Limited持有公司26.98%的股份,并在公司股東睿福、睿隆中占有權益。以此計算,李西廷可以獲得超21億元的分紅款。
支柱業務收入下滑
業績增長降速背后,邁瑞醫療的主要業務發展均有所承壓。
邁瑞醫療的主營業務涵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電生理與血管介入類四類產品。其中,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是公司的傳統支柱業務。在成立早期,邁瑞醫療就主營監護儀等生命信息與支持設備,第一臺國產血氧飽和監護儀就出自邁瑞醫療。
此前,邁瑞醫療的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收入占比長期在40%以上,是公司收入最高的業務。不過,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醫療行業開啟整頓,醫療專項債的發行也受到影響,這導致國內醫院的招標出現延誤。眾成數科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醫療器械招投標市場規模同比下降21.1%。
在此背景下,2024年,邁瑞醫療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的收入同比下滑了11.11%至135.57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也跌至36.92%。
隨著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收入下滑,邁瑞醫療體外診斷業務后來居上,收入占比達到37.48%。
不過,該業務同樣面臨增長降速的問題。2024年,邁瑞醫療體外診斷業務收入增長幅度為10.82%,較上年同期的21.12%大幅下滑。
在邁瑞醫療看來,該業務增速下滑,主要受兩個原因影響。一是2024年4季度以來,全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導致試劑價格承壓。此外,2024年國內DRG付費體系(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全面落地,檢驗結果互認政策也開始推廣,影響了公司體外診斷試劑的收入。
除上述兩項業務外,邁瑞醫療其他業務的發展相對平穩。2024年,公司醫學影像業務的收入為74.98億元,同比增長6.60%,較2023年8.82%的增速略有下滑。
此外,由于邁瑞醫療在2024年收購了國產電生理龍頭惠泰醫療(688617.SH)的控制權,電生理與血管介入也成為了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2024年,惠泰醫療的業績增長良好,其中營收同比增長25.18%至20.6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6.08%至6.73億元。
謀求破局
業績增長降速,邁瑞醫療也開始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會議上表示,公司下一個五年的轉型方向是數智化、流水化、國際化。其中,數智化即推進“設備+IT+AI”,流水化即增加耗材業務在收入中的占比。前者自不必提,后者則是目前國際醫療器械龍頭的普遍發展路徑。目前全球前十的醫療器械公司中,有超過半數以高值耗材業務為主導。
目前,邁瑞醫療IVD試劑、微創外科耗材、心血管耗材等流水型業務的收入約占公司整體收入的三分之一,這也意味著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仍是設備業務。但在邁瑞醫療看來,流水型業務的市場容量遠大于設備業務,且上述業務主要由進口品牌把持。因此公司未來要通過自建、并購的方式加快布局流水型業務,并加大市場推廣力度。
此外,邁瑞醫療還計劃繼續加碼國際化。2024年,邁瑞醫療的海外收入為164.33億元,約占總營收的44.75%。但公司卻認為,其目前已布局的業務在海外市場的占有率僅有2-3%,由于國際可及市場規模數倍于國內,未來國際收入理應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邁瑞醫療選擇通過并購、自建產能的方式拓展海外業務。
早在2021年,邁瑞醫療就以5.32億歐元的對價收購了芬蘭體外診斷原料供應商HyTest(海肽生物)100%股權,保證了體外診斷產品上游供貨渠道的暢通。2023年,公司又以1.15億歐元的對價,收購了德國DiaSys(德賽診斷)的75%股權,進一步拓展了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此外,邁瑞醫療還在13個國家規劃了本地化生產基地,目前有9個國家已啟動生產。
不過,想要從國際醫療器械龍頭手中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MD+DI數據顯示,2024年,邁瑞醫療在全球醫療器械企業中排行第25位,對應的收入約為52億美元。與之相比,排行首位的美敦力年收入為330億美元,是邁瑞醫療的6倍。若想在國際巨頭的包圍中殺出一條路,邁瑞醫療或許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在國內市場方面,邁瑞醫療的信心相對更足。公司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會議上表示,隨著2025年以來地方財政資金緊張的緩解、醫療專項債發行規模的反彈、發改委主導的醫療設備更新項目啟動,預計國內市場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增速回正,實現反彈。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