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長春人文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規劃處在東區二號教學樓107B會議室召開“數智賦能校園福祉”專題宣講會,傳達了學校福祉建設核心精神,闡釋了“福祉內涵”,明確了數建處以數字技術為載體,將抽象理念轉化為師生可感知、可參與具體場景的“服務路徑”。
會議重點圍繞部門職能與資源優勢,提出7項創新舉措:一是統一部門全員對福祉建設的認知,細化任務分工;二是營造福祉氛圍,通過建設福祉文化墻、設計福祉文化桌貼等形式,廣泛傳播福祉文化,營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三是用數字技術實際案例解讀福祉理念,幫助師生直觀感知校園福祉場景;四是開發智能服務工具,針對業務中常見的高頻問題,制作成智能體和宣傳冊,方便師生隨時查閱獲取答案,提升服務體驗;五是設立福祉開放日,開放模塊化機房及數據中心,組織師生參觀數字校園建設成果,深化福祉理念認知,增強歸屬感與設施維護意識;六是優化線上流程,實現數據多跑路,師生少奔波,切實提高辦事效率,減輕師生負擔;七是探索福祉養老大數據平臺的可行性。
會議聚焦“福祉精神內核與實踐路徑”,深入落實學校福祉會議精神,系統部署特色化建設方案,打造高效溫暖的師生數字化服務體驗。數建處將以此為起點,不斷探索數字技術與福祉理念融合模式,為校園智慧治理持續賦能,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