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有個叫鄭家屯的地方,這里雖比不上大城市的繁華熱鬧,卻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煙火氣。鄭家屯里有個叫于文斗的人,那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他為人豪爽,又頗有經商的頭腦,在當地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積累了不少的家業。而且,于文斗這人重情重義,在江湖上結交了不少的朋友,其中就有后來威震一方的張作霖。
張作霖和于文斗,那是過命的交情,而且兩人還拜了把子,成了異姓兄弟。平日里,你來我往,關系好得沒話說。有一回,張作霖到于文斗家里去敘舊。
那天張作霖只帶著幾個隨從,騎著高頭大馬,一路風塵仆仆地就到了于家。于文斗早就在門口候著了,一見張作霖來了,趕緊迎上去,拉著他的手就往屋里請。兩人一邊往里走,一邊寒暄著,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進了屋,于文斗吩咐下人趕緊上茶上點心。張作霖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眼睛卻不由自主地在屋里掃視起來。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從里屋走了出來。張作霖定睛一看,原來是個小姑娘,只見她穿著一身淡藍色的衣裳,頭發梳得整整齊齊,一張小臉白白凈凈的,眉眼間透著一股聰慧勁。這小姑娘不是別人,正是于文斗的女兒于鳳至。
于鳳至這孩子,打小就聰明伶俐,讀書更是用功。別的孩子在外面瘋玩的時候,她就坐在屋里,安安靜靜地看書,什么詩詞歌賦、四書五經,她都讀得津津有味。而且她長相秀麗,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股大家閨秀的氣質。
張作霖看著于鳳至,心里不禁一動。于是,他便放下茶杯,對于文斗說,家里有個兒子,叫漢卿,這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有股子闖勁,以后也想在軍隊里闖出一番名堂。要是這倆孩子要是能在一起,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
于文斗疼愛女兒那是出了名的,一想到張學良以后少不了三妻四妾,他可不想讓女兒過去受那份苦。于是,于文斗便推辭道,現在可是新時代了,這孩子們的婚姻,也得看看他們自己同不同意。閨女從小就懂事,他可不愿就這么隨隨便便地給她定下親事。
張作霖聽了,也沒有再強求。只說,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孩子們的婚姻大事,確實得尊重他們的意見。等過幾年,把漢卿叫到鄭家屯來,讓這兩個孩子相處一段時間,看看他們能不能合得來,要是能合得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要是合不來,那這事就當沒提過。
提這件事的那年于鳳至11歲,張學良也才只有7歲。兩個孩子都還小,根本不懂得什么男女之情,更不知道這樁還沒定下來的婚事,會對他們以后的人生產生多大的影響。
時光一晃,8年就這么過去了。這一年,張作霖可沒忘了當初和于文斗定下的約定,真就把兒子張學良送到了鄭家屯來相親。
此時的張學良,已經15歲了。這小子,打小就機靈,這幾年又接受了一些新思想新教育,腦袋里裝了不少新奇的想法。他覺得,婚姻就該是兩個人相互喜歡、自由結合,不能由著父母長輩就這么給定下來。所以,剛聽到要去鄭家屯相親的消息時,他那是一百個不樂意,還跟父親張作霖頂了幾句嘴。
可張作霖也是說一不二的主,見兒子這么不情愿,臉一沉,把眼睛一瞪,只說這事就這么定了,由不得你。張學良雖然一百個不愿意,但看到父親那威嚴的樣子,也不敢再多說什么了。畢竟,在那個時候,父親的話那就是天,他一個小小的少年,哪敢真的敢反抗到底。
沒辦法,張學良只好來到了鄭家屯。到了于家,他見到了于鳳至。這一見,他原本的那點抵觸情緒,一下子就消了大半。只見于鳳至穿著一身素凈的衣裳,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一舉一動都透著一股大家閨秀的氣質。
于鳳至見到張學良,也是有些歡喜,感覺和她想象中的模樣倒也差不多。兩人就這么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越聊越覺得投緣。
在相處的過程中,張學良也漸漸明白了父親的用心。他想到自己以后要在軍隊里發展,身邊確實需要一個像于鳳至這樣聰明能干、知書達理的妻子來輔佐自己。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他對于鳳至也產生了好感。
于是,在種種壓力,夾雜著一絲絲情感的交織下,他鼓起勇氣,向于鳳至求婚了。他紅著臉,對于鳳至說,保證以后會處處依著她,聽她的話,好好待她。于鳳至聽了,臉上泛起了紅暈,她輕輕地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張學良的求婚。
不久后,兩人就在鄭家屯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婚禮。當時主持婚禮的,是張作霖的老部下吳俊生。這吳俊生,也是個豪爽的人,他站在臺上,扯著嗓子大聲說道:“今天,是漢卿和鳳至的大喜日子!我吳俊生能來主持這場婚禮,那是我的福氣!我祝他們小兩口恩恩愛愛,白頭偕老!”臺下的賓客們聽了,都紛紛鼓掌叫好,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婚禮結束后,于鳳至就跟著張學良搬到了沈陽,住進了大帥府。于鳳至到了大帥府后,漸漸適應了這里的生活。她是個聰明能干的姑娘,操持起家務來那是有條不紊。她把府里的下人們安排得妥妥當當,把府里的大小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不過,于鳳至可不是那種只會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傳統女子。她是奉天女子師范學校的畢業生,在學校里就接受了不少新思想的教育,一直有著自己的追求。嫁入張家后,她除了操持家務,還盡量抽空去沈陽的大學聽課。
而張學良,也按照父親張作霖的安排,進入了部隊學習鍛煉。他從小就對軍事感興趣,到了部隊后,更是如魚得水。他跟著部隊里的老兵們學習騎馬、射箭、打仗的技巧,每天都累得滿頭大汗,但卻樂在其中。
1928年,時光匆匆,張學良和于鳳至已然攜手走過了12個年頭。這12年里,他們一同經歷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歡笑,也有煩惱,但始終相互扶持,一路前行。
然而,這一年,命運卻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張作霖,這位在東北叱咤風云的大人物,在皇姑屯遭遇了日本人的暗算,不幸殞命。消息傳來,整個張家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張學良更是悲痛欲絕,他怎么也沒想到,父親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他。
在元老們的幫助下,張學良強忍著悲痛,繼承了大帥的職務。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一下子重了許多,不僅要守護好東北這片土地,還要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壓力。
于鳳至看著丈夫日漸憔悴的面容,滿是心疼。她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一定要成為丈夫最堅實的后盾,替他守好大后方,張學良才能夠安心地處理外面的事情。
在張學良繼任之后,遇到一些難以決斷的事情時,常常會和于鳳至商量。于鳳至雖然是個女子,但她讀書多,見識廣,又有著過人的智慧。每次張學良跟她講起自己的困惑時,她都會靜靜地聽著,然后仔細地思考,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張學良對于鳳至的意見很是重視,常常會采納她的建議。這是他們兩人從少年相識到后來相處多年,張學良對于鳳至的學識一直很欣賞、很倚重的結果。于鳳至對他而言,不僅是他生活中的好伴侶,更是他事業上的好幫手。
中原大戰結束后,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張學良因為在大戰中支持了蔣介石,立下了大功,被任命為全國陸??哲姼笨偹玖睿骼頄|北和華北的事務。這下子,張學良可就成了當時中國的第二號人物,風光無限。
要去南京接受任命的時候,于鳳至陪著張學良一起前往。到了南京,蔣介石和宋美齡一起接待了他們。宋美齡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她舉止優雅,談吐不凡。于鳳至也是個知書達理的女子,兩人一見面,就感覺特別投緣。她們坐在沙發上,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越聊越開心。
蔣介石在一旁看著,也覺得挺有意思。他笑著對宋美齡說,你們既然如此投緣,不如你們結為金蘭姐妹。宋美齡聽了,連忙點頭說好。于鳳至也欣然同意。就這樣,兩人從此成了金蘭姐妹。
宋美齡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也對于鳳至特別有好感。她覺得于鳳至溫婉賢淑,又有學識,是個難得的好女子。于是,她便將于鳳至收為義女。
然而,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九一八事變爆發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把東北攪得天翻地覆。張學良因為在這場事變中的一些舉措,受到了國人的輿論討論。輿論的壓力像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無奈之下,他只能被迫下野,帶著于鳳至和幾個孩子前往歐洲游歷,也算是暫避風頭。
在歐洲的那半年里,一家人走走停停,看了不少風景,也見識了不少新鮮事??砂肽旰?,國內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張學良奉召回國,要參加對東郡的作戰。于鳳至知道,丈夫一直裝著國家大事,自己不能拖他的后腿。于是,她帶著幾個孩子回了英國,讓孩子們繼續在英國讀書,自己則跟著張學良回了國。
時間一晃就到了1936年,西安事變前夕。于鳳至惦記著孩子們的學業,想著孩子們在英國讀書正到了關鍵時候,不能耽誤。于是,她便決定前往英國照顧孩子。可誰能想到,她剛到英國沒多久,西安事變就發生了。
于鳳至在英國聽到這個消息,顧不上多想,立刻買了船票趕回國內。回到國內后,她心急如焚,四處打聽張學良的消息。后來,在宋美齡等人的幫助下,她終于在浙江奉化見到了被囚禁的張學良。
看到張學良的那一刻,于鳳至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丈夫,如今被囚禁在這里,面容憔悴,眼神里滿是疲憊。從那以后,于鳳至就和張學良一起,在這小小的囚禁之地,共同度過了3年的幽禁生活。
這3年里,日子過得十分艱難。生活條件不好,吃的用的都很簡陋。于鳳至每天陪著張學良聊天解悶,鼓勵他要堅強。在她的陪伴下,張學良也漸漸振作了起來。
可是,命運似乎總喜歡捉弄人。1940年春,于鳳至感覺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后,被查出患上了癌癥。張學良看著病床上的妻子,心疼得不行。他勸于鳳至,為了孩子必須去美國治療。那里的醫療條件好,說不定能把病治好。于鳳至萬般不舍,可為了孩子,也為了能治好病,以后還能再見到張學良,她無奈地答應了。
臨走之前,于鳳至放心不下張學良。她找到宋美齡,苦苦哀求,希望她能把趙一荻從香港叫回來,讓她照顧張學良的生活。宋美齡看著可憐的于鳳至,點頭答應了。就這樣,于鳳至帶著滿心的牽掛,踏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
這一分別,誰也沒想到,就成了她和張學良的永別。到了美國后,于鳳至一邊治病,一邊四處奔走。她找美國的議員、律師,還有華僑首領求助,希望他們能發聲,要求蔣介石釋放張學良。她逢人就講張學良的事跡,講他為了國家所做的貢獻??蔁o論她怎么努力,始終沒有見到成效。日子一天天過去,她的身體時好時壞,可她卻一直惦記著張學良,從來沒有放棄過。
時間就這么一年一年地過去,近50年過去了。于鳳至已經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女子,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她的身體越來越差,可她心里頭對張學良的思念卻越來越深。
1988年,國內得知了于鳳至身患重病的消息。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委派郭維城親自前往美國洛杉磯,邀請她回國看病、定居。
中央為啥會派郭維城去美國洛杉磯邀請于鳳至回國看病、定居呢?這還得從郭維城和于鳳至、張學良之間的淵源說起。
郭維城,原本是東北大學的學生。東北大學,在當時那可是響當當的學府,匯聚了不少有志青年。1933年,他就秘密入了黨,從此,便有了更堅定的信仰。后來,他又到復旦大學繼續深造。復旦大學的校園生活,讓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畢業之后,經東北大學秘書長王卓然的推薦,郭維城來到了張學良身邊,擔任機要秘書。而于鳳至作為張學良的夫人,也時常和郭維城打交道。于鳳至為人和善,對身邊的人都很好。她知道郭維城是個有才華、有抱負的年輕人,對他也格外關照。郭維城對于鳳至也很尊敬,每次見到她,都會恭恭敬敬地打招呼。
然而,時代的風云變幻莫測。1940年,局勢愈發緊張。郭維城等人一起,在山東領導東北軍111師2000多人起義。那時候,東北軍的將士們都憋著一股氣,他們看著國家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卻無能為力。郭維城和萬毅等人一商量,決定帶著大家投身到革命的隊伍中去,為國家而戰。起義成功后,這支隊伍編入了八路軍山東軍區,萬毅擔任師長,郭維城則擔任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
在山東的日子里,郭維城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經歷了無數次戰斗。他們和敵人斗智斗勇,一次次地粉碎了敵人的進攻。郭維城不僅在軍事指揮上有一套,還很注重戰士們的思想教育。他經常給戰士們講革命的道理,講國家的未來,讓戰士們明白了自己為什么而戰。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越來越有戰斗力,成了八路軍中的一支勁旅。
抗戰勝利后,郭維城奉命返回東北。東北,那是他的家鄉,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回到東北后,他先后擔任了齊齊哈爾鐵路局局長、西滿鐵路局副局長、四野后勤鐵道運輸司令部司令員等職務。
這些工作,看似和打仗沒啥關系,但實際上卻關乎著戰爭的勝負。鐵路,那是戰爭時期的重要交通樞紐,物資的運輸、兵力的調動,都離不開鐵路。在他的努力下,東北的鐵路運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國之后,國家百廢待興,又面臨著抗美援朝的艱巨任務。郭維城接到命令,率領鐵道部隊入朝參戰,擔任志愿軍新建鐵路指揮局局長。那時候,朝鮮戰場上炮火連天,美軍的飛機整天在頭頂上盤旋,炸彈像雨點一樣往下落。鐵路,那可是志愿軍的生命線,物資、兵力的運輸全靠它??擅儡娨睬宄@一點,千方百計地想要破壞我們的鐵路。
郭維城帶著鐵道部隊的戰士們,沒日沒夜地搶修鐵路。有時候,剛修好的鐵路,轉眼又被炸毀了,但他們從不氣餒,一次次地搶修,一次次地和敵人較量。在郭維城的帶領下,鐵道部隊的戰士們就像鋼鐵一樣堅韌,硬是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中,保證了鐵路的暢通,為抗美援朝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戰爭結束后,郭維城回到了國內。后來,他卸任了鐵道兵副司令員、鐵道部部長等職務。不過,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大家都記在心里。1955年,國家舉行授銜儀式,郭維城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這不僅僅是一份榮譽,更是對他多年來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肯定。
鑒于郭維城在做張學良機要秘書時就與于鳳至相熟,而且于鳳至心里最牽掛的就是張學良。派一個更曾在張學良身邊跟隨過的人,或許會讓于鳳至感到更加親切。
于是,1988年,郭維城帶著任務來到了美國,在醫院里他見到了于鳳至。于鳳至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郭維城輕輕地走到床邊,輕聲喚道:“于夫人,我來看您了。”于鳳至緩緩地轉過頭,看到郭維城,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郭維城坐在床邊,告訴她,中國人民都惦念著漢卿將軍。他為了國家做出了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功臣。政府知道她的情況,想要安排她回國治療,讓她安享晚年。于鳳至聽了,眼中涌出了淚水,輕輕的重復著:“親人來了,我要回去,我要回去?!?/p>
在異國他鄉漂泊了這么多年,于鳳至最惦記的就是祖國,還有張學良。她曾經無數次在夢里回到東北,回到和張學良一起生活過的地方。如今,聽到郭維城帶來的這個對張學良公貢獻肯定的消息,心里滿是感動。
可此時的于鳳至已經病得很重了,身體虛弱得連坐起來都費勁。醫生也明確表示,她無法承受長途奔波的勞累。所以,于鳳至的回國期望最終未能完成。
從那以后,郭維城時常打電話詢問于鳳至的病情,還托人給她送去一些營養品。于鳳至也很堅強,她積極配合治療,一直盼著能有一天回到祖國。然而,病魔卻不肯放過她。她的身體越來越差,病情也越來越嚴重。
1990年3月20日,于鳳至在美國病逝,享年9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