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這人,打起仗來雷厲風行,吃起飯來也不含糊。府里十三個廚子、四個廚房、七八張桌子,分工嚴密,比打仗還講章法。
可就是這樣一個“講究人”,最愛的飯菜竟是炸丸子、粉條、灌腸,一聽就是農家飯。餐具用的是象牙筷子,酒杯是純銀的,調料得從日本進口,可他碗里那口味,活脫脫就是東北鄉下那碗燉菜。
你說他窮講究吧,他偏偏一口鄉味不肯丟;你說他豪氣吧,他一桌飯能吃出整套制度來。這桌飯,吃的是身份,也是人心。
飯桌上,他吃什么?——講究不是奢侈,而是規矩
張作霖發跡之后,大帥府的飯桌成了東北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府里有十三位專職廚師,四個廚房,分工明確:中餐四人、西餐三人、擺臺一人,其余專做小吃、香腸、米粥。
每天三餐,全員輪班無休,每頓做七八桌飯,分別供給張作霖、夫人、姨太太、子女、親戚、當值人員和下人。就連廚房使用的都是煤氣灶和自來水系統,食材儲存依賴天然冰窖。
可在這樣的體系里,張作霖最常吃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炸丸子、白菜燉粉條、鴛鴦腸、灌腸這些典型東北農家菜。
廚師樸風田回憶,府中有專人負責做“農村菜”,就是為張作霖個人口味而設。炸丸子是其中頭號招牌,豬肉剁碎拌蛋攪面粉,團成丸子下油鍋,炸得金黃酥脆,外脆內嫩。
張作霖為啥偏愛這些?不是因為吃不起別的,而是這幾樣菜里有他少年時候的滋味。他年輕時在東北當過馬賊,常年吃不上細糧,能咬上口肉就算天大福氣。
后來當上奉系領袖,手握幾十萬大軍,府中名廚云集,“得意樓”“明湖春”的大師輪番掌勺,他卻總囑咐一句:“你整啥都行,別忘了那碗丸子。”
府里有四百多種葷菜、三百多種素菜,各式小吃幾十種,張作霖統統見過、也用過招待賓客。可他自己吃飯時,最常出現在桌上的還是那幾樣鄉下味。這不是裝樸素,而是“胃記憶”在作主。他不反對吃鮑魚海參,但他始終覺得那些“吃著不帶勁”。
不僅如此,張作霖還對調料極其講究。所有調味品只要有工業化生產的,全數從日本進口;餐具則統一采用景德鎮的藍花瓷,酒杯、果盤用純銀,筷子是象牙制成。
他不是不肯花錢,而是把錢花在刀刃上。菜可以家常,器具要講規矩。吃飯不是為了炫耀奢侈,而是為了維持心理上的“熟悉感”與制度上的“儀式感”。
這也能解釋他為什么堅持設“農村菜專職廚師”。炸丸子是他馬背上吃出來的主食,是他餓肚子時候最渴望的一口油香;燉粉條是東北冬日里的保命飯,是他睡過寒棚、露過營房的歲月記憶。
這些味道,不但沒被地位沖淡,反倒成了他飯桌上最不容被替代的存在。
飯桌上,誰能一起吃?——等級不是浮夸,而是制度
在張作霖的家里,吃頓飯從來不是小事。每天要安排上百人用餐,這里面有姨太太、兒女、親戚,也有下人、賬房、警衛。按張作霖的安排,每頓飯要分成七八桌,每一桌都有固定對象,每個人吃什么、坐哪桌、用哪種餐具,都有嚴格規定。
比如,大帥本人專用象牙筷、藍花細瓷碗;姨太太用銀筷;子女則使用普通瓷器;下人和侍衛只能使用粗瓷大碗。哪怕是張作霖的親戚,臨時到府里來吃飯,也得按等級排隊對號入座,絕不許亂坐。有人一旦越了規矩,廚房要寫檢討,賬房要記錄在案。
飯桌不是吃飯的地方,而是張作霖在府中推行等級制度的“第二指揮所”。他治理整個大帥府,靠的是軍法和家法并重,而飲食就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看到人品、身份的窗口。
即使在吃飯這事上,張作霖也不許含糊。他不是不讓別人吃飽,而是要通過飯桌,確定“誰是家中一等人”。這樣一來,府中上百口人,各守其位,各吃其菜,沒有人敢越位。
但規矩也有例外——張學良就是最特殊的那一個。
府中子女,哪怕是親生的,大多只能在東院大廚房吃飯,用的是高粱米、玉米面,主菜以青菜為主。這不是苛待,而是張作霖特意為子女立的家規:“吃得太細,養不出骨頭。”可張學良體弱多病,從小聰明伶俐,是父親最偏愛的兒子,被允許破例。
他不用和兄弟姊妹混桌,而是直接進“小廚房”,和張作霖、五姨太壽氏一起用餐。這個小廚房不大,但規格不低,服務于三人,由“明湖春”等奉天名廚輪流掌勺。中外政要來訪,如果張作霖特別重視,也只請進這間小廚房吃飯。
飯桌上,他想留下什么?——吃的不只是菜,而是親情和記憶
張學良后來曾說,他一輩子最忘不了的,是兩種食物:一碗米湯、一鍋燉粉條。
他說他出生在馬車上,母親產后沒奶,他從小喝米湯長大。這碗米湯,從遼西鄉下喝到奉天帥府,是他“活下來”的根。等他搬進大帥府,雖然府里什么都不缺,但他的那口米湯,成了小廚房的常備品。
小廚房,是張作霖生活中最特殊的空間。那里不談政務,不講規矩,只有三個人吃飯——他、張學良、五姨太壽氏。別看廚房小,進去的都是他心里“能放心”的人。從大廚房分出來的這間屋子,成了他情感釋放的出口。
張作霖很少與兒子談心,但他用吃飯的方式表達關懷。小廚房的菜單是每日定制,廚師輪換,但有一道菜永遠不會消失——白菜豬肉燉粉條。這是張作霖和張學良都最愛的菜,父子二人常在飯桌上“你一筷、我一筷”,吃得最香。
參考資料
張作霖家里平時都吃什么?看了一眼菜譜真慶幸張作霖不是四川軍閥.網易新聞.2018-10-31
張學良念念不忘的美食:不愛高檔愛白菜豬肉燉粉條.中國新聞網.2014 - 02 - 15
大帥府 小廚房.中國科學報.2014-03-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