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一周,北京某大型超市的食品區,幾位顧客在粽子貨架前短暫停留后轉身離開。銷售員小聲嘀咕:“今年禮盒粽走得特別慢,散裝粽也不如往年。”
而在同一家超市門外,一個售賣新式艾草花束的臨時攤位卻圍滿了年輕人。25元一束、搭配香囊和菖蒲葉的創意艾草花束,不到兩小時就售罄。攤主一邊補貨一邊笑著說:“今天第三趟了,還是不夠賣。”
更熱鬧的是千里之外的廣東佛山,疊滘狹窄河道上,龍舟賽的鼓點聲震耳欲聾。岸邊擠滿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當地民宿一房難求。
數據顯示,2025年佛山龍舟賽帶動旅游訂單激增167%,成為現象級文旅事件。
01
端午節的主角本該是粽子,但今年的情況有些微妙。中國數據研究中心調研顯示,國內粽子消費人群持續上升,目前比例已達85%,是端午季的絕對剛需品類。預計2025年中國粽子市場將突破110億元規模。
但為什么零售商們感覺粽子賣不動了?
我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主要在于消費場景的遷移。
數據顯示,現在已經有80%消費者會嘗試在非端午節期間買粽子吃。
這說明什么?
說明悅己型消費在粽子消費者中的占比已經很大。粽子正在從單純的節日消費,開始轉變為日常消費品。
在北京稻香村門店,一位年輕顧客的說法很有代表性:“端午節買粽子?早就不趕這個熱鬧了。現在速凍粽子一年四季都能買,當早餐方便又好吃。”
簡單講,就是喜歡吃粽子的消費者平時也會買,不喜歡粽子的消費者過節也不會買了。
老字號們早已洞悉這一變化。
五芳齋推出植物肉粽禮盒,十天售罄超目標4.5倍;西藏青稞粽憑借高纖維特性成功打入早餐市場;烏米粽、紫薯粽等健康粽子產品搜索量在在激增。
粽子品牌正在經歷一場身份認同危機——它們不再滿足于做一年一度的節日配角,而是通過健康化、日常化、社交化的轉型,悄然重塑消費習慣。
但這個過程必然是曲折而痛苦的,比如端午節粽子銷售的不斷下滑。
02
當粽子低調轉型時,端午節的另一個符號——龍舟,卻以前所未有的高調姿態闖入大眾視野。
2025年,佛山疊滘龍舟賽帶動當地旅游訂單增長167%。湖南岳陽的汨羅江國際龍舟節使當地旅游訂單激增52%。
佛山當地一位民宿老板的訪談很具代表性:“往年端午也就熱鬧幾天,今年從五一后就有游客來打聽龍舟賽安排,我們的房間提前一個月全訂光了。”
龍舟賽事已發展成“競技+研學+文創”的立體產業。
電商平臺上,旱地龍舟教具、龍舟拼圖等周邊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
當傳統文化找到現代表達方式,沉睡的文化IP被喚醒,便催生出驚人的經濟價值。
而之前端午節的一個小眾習俗——“插艾草”的產業化進程,則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教科書般的創新案例。
在貴州務川縣,7萬余畝高原艾草迎來豐收。當地工廠計劃2025年收購艾草2000噸。
小艾草正在發展成大產業。
小產品撬動大市場的秘訣是什么?答案是:傳統元素+設計創新+場景再造。
一根普通的艾草,經過創意包裝和場景重構,身價暴漲的同時打開了新市場。
03
2025年已近半,國內經濟呈現出復雜的冷暖圖景。
一邊是部分行業裁員收縮的消息不斷,一邊是多領域強勁復蘇的數據表現。
那么,究竟哪些行業在領跑復蘇?
1、制造業率先回暖。2025年第一季度,制造業PMI站上榮枯線,產值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5%。新能源車產業鏈尤為亮眼,產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0%。
在河南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每90秒就有一套汽車座椅下線。2025年前8個月,企業訂單同比增長八成,利潤翻了一番。
2、快遞業持續飄紅。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快遞業務量達180億件,同比增長20%。智能快遞柜和無人配送技術正重新定義物流體驗。
深圳一家電腦固態硬盤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正按照每天近1萬件的產能滿負荷生產,線上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2025年前8個月,該企業外貿出口訂單同比也增長了超三成。
3、旅游業強勁復蘇。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旅游人次突破15億,同比增長30%。隨著疫情防控優化,壓抑的出行需求得到釋放。
其中,尤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表現亮眼。
2024年前8個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9%,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用電量增長5.0%。這些企業正通過創新投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04
面對復雜經濟環境,中小企業究竟如何破局?
恰好2025年的端午節經濟,展現了三個價值趨勢,非常值得你參考和借鑒。
第一,是健康化轉型勢不可擋。粽子市場的低糖低脂產品已占據15%市場份額;香囊填充物從傳統艾葉、薄荷擴展至當歸、白芷、決明子等中藥材,2025年香囊訂單量同比增長55%。大健康領域的需求爆發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第二,是數字化賦能降本增效。今年,浙江對粽子企業自動化改造給予30%資金補助,推動頭部企業單位生產成本下降18%,良品率從92%提升至98.7%。
第三,是文化附加值成溢價利器。比如,揚州“糕舫錄”主題綠豆糕售價達68元/盒,溢價率超300%,仍然熱銷。李寧將端午五彩繩元素融入球鞋設計,使傳統民俗符號進入時尚消費領域。
與此同時,政策紅利也正在持續釋放。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聚焦融資問題,安徽計劃2025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000家以上,廣東在全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指出:“隨著政策組合效應的進一步釋放,中小企業信心預期和市場需求將持續改善。”
市場從來不會真正冷清,它只是在轉型。
經濟復蘇的本質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在新土壤中長出未來。
當你在端午節收到各種品牌和機構的聯名粽子禮盒,或穿上李寧的五彩繩元素球鞋,當你把新式艾草花束插上門頭,或在直播間購買龍舟拼圖玩具,你已經站在中國經濟轉型的最前沿。
作為中小企業主和創業者,一定要保持對市場的敏銳觀察。
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消費選擇,都可能在重塑新的經濟生態。
(完)
作者簡介:天真一笑,資深品牌營銷人,10萬+爆款文案創作導師。曾服務過50+世界500強企業的創意營銷,并幫助100+中小企業及創業者從0到1走上品牌軌道。尋找生意解藥,就問天真一笑。有問題咨詢作者,請后臺私信。
關注我,更多改變你命運的見識,都在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