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次:
一、內外失措:四個多月來的川普施政
二、禍起蕭墻:法院裁決川普貿易戰違憲
三、一票微弱優勢: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四、川馬分手:造王者的落寞離場
川普第二總統任期已開啟4個多月了,以4月初為分水嶺,川普處境前后大不相同。
一、內外失措:四個多月來的川普施政
4月初之前,挾勝選之余威,川普可謂意氣風發,攻擊霸凌歐洲、加拿大、烏克蘭、丹麥、墨西哥、巴拿馬,同時在烏俄問題、中東問題上口無遮攔、肆意妄為,與哈馬斯談判而不時疏遠以色列,助俄為虐而背棄美國的傳統立場,至于4月初對等關稅政策出臺,向全球大打出手,囂張跋扈至極——超過了普汀。
4月初以來,川普美國的情形急轉直下。關稅戰不用多說了,對華貿易戰撐了一個月,5月初中美瑞士談判后,川普可謂大敗而終。大抵受到川普對華貿易戰敗局的影響,川普與歐洲、日本、印度的談判迄今尚無結果,盡管印度一度積極配合川普,而川普多次嚴詞攻擊歐洲。
烏戰問題上,川普除了讓俄國免于“發生很多非常糟糕的事情”外,可謂毫無建樹,且屢次受辱,而美國形象與信譽嚴重受損。盡管川普仍在努力,不過是延續失敗而已——川普失敗的烏戰政策迄今尚無改弦更張的跡象。
至于川普治下的美國經濟,同樣一塌糊涂,一季度GDP 縮水0.3%,社會消費預期低迷,通貨膨脹壓力較之拜登時期有增無減(以往文章多次引用美國經濟數據,此處不再列舉)。
其內政外交可謂一地雞毛。
至于5月29日,美國貿易法院裁定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違憲、馬斯克宣布離職政府效率部,筆者想到了崇禎帝,只是,川普所處的制度環境較好而已。
問題是,馬斯克不僅離職了,還成為川普批評者。
二、禍起蕭墻:法院裁決川普貿易戰違憲
川普為了打貿易戰,對內安撫民眾,稱不會讓美國民眾承擔貿易戰后果;對外采取極限施壓政策,試圖迫使其他國家就范。
隨著美國股市不振、通貨膨脹壓力增大,沃爾瑪宣布夏季漲價,并將原因歸于貿易戰(見《再秀恩愛二普情,求錘得錘何所怨?》)川普感受到了壓力。隨著美國對華貿易戰敗落,川普所謂極限施壓手段破功了。內外交困,美國的權力制衡機制發揮了作用。
之前,川普貿易戰受挫,挑戰來自貿易戰對手,而現在,美國國內對川普貿易政策采取了措施。
5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川普以緊急狀態為由,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等緊急權力法案,試圖繞過國會直接實施關稅政策,單方面對幾乎所有國家征收的“解放日”關稅政策違憲,川普超越了憲法賦予總統的權限,違反了美國國會對外貿易的專屬監管權。
對此,川普及共和黨人反對法院裁定,認為這是對總統經濟政策的阻礙。
白宮也迅速對裁定提出上訴,批評法院干涉總統對緊急狀態的處理。川普計劃向最高法院請求暫停貿易法院的裁定,恢復實施關稅。最高法院的介入難免會引發更大范圍的爭議和影響。
不過,從市場來看,因關稅暫停,短期內可以降低美國消費者的價格壓力,并影響全球供應鏈。貿易法院裁定后,歐洲股市和華爾街期貨上漲,美元一度升值,并可緩解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緊張關系。
但,川普不會消停。眾議院通過的“大而美”法案給川普帶來繼續努力的動力,興奮的情緒還沒過去,盡管眾議院僅僅以1票的微弱優勢通過的該法案。
果然,劇情很快就出現了反轉。當地時間5月29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批準了川普的請求,暫時擱置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關于禁止執行川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加征關稅措施的行政令的裁決。
三、一票微弱優勢:眾議院通過的“大而美”法案
就《大而美法案》的問題,川普與馬斯克走向公開對決。這個法案涉及川普競選期間承諾的減稅、邊境安全和福利改革,馬斯克支持減稅計劃,但這個法案將擴大赤字,與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追求的目標相反。
隨著法案出臺,長期以來馬斯克辭職的傳言成真了。
這是川粉又一傷心事,此前每每有人提及這個傳言,川粉便情緒激動地百般辯解。現在,水落石出了,川粉還堅持馬斯克辭職是假消息并進行辯護嗎?為川普擦屁股幾個月了,如今的川粉可謂銅皮鐵骨、刀槍不入,成色更純正了。
2025年5月22日,美國眾議院于以215票贊成、214票反對的微弱多數,通過了川普孜孜以求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其中兩名共和黨議員投了反對票,一名棄權,其他共和黨議員投了贊同票,但民主黨議員都投了反對票。
作為長期力推的法案,川普為此興奮不已。法案包含1000多頁,整合了共和黨多項立法優先事項,重點內容如下:
該法案將川普2017年提出的減稅法案(2025年到期,是臨時性法案)永久化,為企業和富裕階層提供大規模減稅;將實施川普2024年競選中承諾的新稅收優惠,包括免征小費和加班費的所得稅;廢除拜登2022年頒布的電動車和氣候計劃稅收的抵免政策,為購買美國制造汽車的貸款利息提供全額抵稅;將削減超過1萬億美元的聯邦支出,包括醫療補助。
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健康保險計劃,削減社會福利項目,包括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援助的補充營養援助計劃;增加1500億美元的軍事開支及1750億美元的移民執法資金,包括美國南部邊境建造隔離墻。同時將政府債務上限提高4萬億美援;為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月1日出生的嬰兒設立“川普儲蓄賬戶”,政府為每個賬戶注入一千美元。
對于這項法案,民主黨認為法案偏向富人和企業,削減中低收入群體的福利,加劇不平等,可能引發“窮人寒冬”。共和黨內的保守派和外部人士(馬斯克)對法案不滿,稱其可能導致債務激增。
馬斯克的離場,也就順理成章了。
四、川馬分手:造王者的落寞離場
馬斯克一度被視為造王者。若沒有馬斯克的鼎力支持,川普敗選的可能性高于勝選。
川普勝選后,盡管川馬一度幾乎形影不離,但川馬合作并不被看好,筆者當時也斷定,川馬合作關系不能持久。
川普上任后的前兩個月,一度形成川馬亂政局面,馬斯克猶如東廠廠公,引發諸多不滿。馬斯克與川普團隊關系緊張,不過川普多次為馬斯克辯護。
2025年川普上臺后,馬斯克被任命為“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但馬斯克的自由市場傾向和政策建議引發了川普團隊的不滿。
史蒂夫·班農是川普的前高級戰略顧問,近年來雖與川普核心圈的關系減弱,但在保守派陣營仍頗具影響力。班農多次公開批評馬斯克,認為其與川普“美國優先”理念不符。
川普上臺之初,1月21日:特朗普宣布價值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AI投資項目,馬斯克對如此規模資金的真實性表示質疑。班農隨后炮轟馬斯克,稱其行為“前所未有”,破壞川普的計劃。
2025年3月底,據《大西洋月刊》報道,班農稱,馬斯克在川普核心圈的影響力開始減弱。
川普則多次公開力挺馬斯克,如3月18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稱馬斯克為“天才”,“誰討厭馬斯克就是討厭美國”。
甚至在首次內閣會議上,川普稱誰不喜歡馬斯克就把誰趕出去。
不過,馬斯克對川普政策多次表達不同的看法,明確反對貿易戰,“我反對川普突然加征巨額關稅。”(4.16)
5月下旬,班農爆料,“川普現在很煩馬斯克,他們已經分道揚鑣了。”
馬斯克稱川普的“大而美法案”為“債務膨脹法案”,并選擇了離去,這成為美國當天主流媒體的頭條新聞。馬斯克與參眾兩院的共和黨強硬派一道反對這個法案。
4月28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專題采訪時,馬斯克稱,“坦白地講,我很失望看到如此大規模的支出法案,這增加了預算的赤字。”“賬單可以大而美,但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兩者兼有。”“預算很大很漂亮,大很容易做到,但能否做到很美呢?”
5月29日,馬斯克稱這項措施是“增加債務,而不是削減債務。”
馬斯克加入批評川普的陣營,必將加深川馬關系的裂痕。
如今,川普大而美的法案在眾議院勉強通過了,但在參議院,爭論非常激烈,共和黨強硬派代表斯考特稱,如果現在把法案提交參議院審議,“根本不可能獲得所需的51票。”
川普卻要求7月4日即美國國慶節前,把兩院通過的方案“送到我的辦公桌上”,川普希望當天簽字生效。
現在馬斯克對該法案嚴詞批評,無疑是對川普的重大打擊。馬斯克能造王,也能做相反的事。
面對此等窘境,川普稱可以接受參議院對法案的“小幅修改”。
馬斯克28日稱,作為特別雇員的任期“即將結束”,政府效率部將“繼續其使命,并不斷強化。”白宮回應馬斯克的離職:“消息屬實,當晚就將開始相關流程。”
別離之際,馬斯克稱,美國政府內部的僵化程度遠超預期,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期間,感到“身心俱疲”,名下公司被波及(火燒特斯拉)。
馬斯克“帶著滿身傷痕離開白宮”。
離開白宮的馬斯克,到德克薩斯州建造航天城去了。
留下白宮里的老川普,繼續瘋狂——并受挫。
川普,什么也干不成,除了造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