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智齒≠必須拔,但這幾種情況要警惕
很多人對智齒的認知存在兩極分化:要么覺得 “長智齒是成長的象征,不用管”,要么聽說 “智齒遲早要拔,早拔早安心”。實際上,是否拔除智齒取決于它是否影響口腔健康。
一、反復發炎疼痛:“定時炸彈” 型智齒
典型表現:
智齒周圍牙齦紅腫、疼痛,張口困難,甚至伴隨發熱(即 “智齒冠周炎”)。
為什么要拔:
智齒生長位置靠后,日常刷牙難清潔,食物殘渣易堆積,細菌滋生引發炎癥;
反復發炎會導致牙齦形成 “盲袋”,炎癥可能向咽喉、面部擴散,增加感染風險;
若炎癥長期反復發作,可能導致局部牙齦組織纖維化,拔牙難度反而增加。
劃重點:
如果 1 年內發炎≥2 次,別猶豫,及時咨詢牙醫。
二、阻生智齒:“歪著長” 的隱患制造者
什么是阻生智齒:
智齒因空間不足無法正常萌出,可能橫向、斜向生長,或被牙齦、骨頭包裹
危害:
頂壞鄰牙:阻生智齒會持續擠壓前方磨牙,導致鄰牙牙根吸收、齲齒,甚至牙齒松動;
形成囊腫:被牙齦或骨頭包裹的阻生齒可能誘發 “含牙囊腫”,破壞頜骨骨質,嚴重需手術治療;
清潔死角:部分萌出的阻生齒與牙齦間易藏污納垢,鄰牙和智齒本身都易蛀壞。
建議:
即使暫時沒癥狀,阻生智齒也建議拔除,尤其是橫向阻生或完全埋伏的類型。
三、影響鄰牙健康:“拖隊友下水” 的智齒
常見場景:
智齒與鄰牙之間縫隙難以清潔,導致鄰牙遠中面(靠近智齒的一面)齲壞;
智齒生長方向歪斜,擠壓鄰牙,導致牙齒排列擁擠,甚至咬合紊亂。
案例:
曾有患者因智齒頂壞鄰牙,最終不僅要拔智齒,鄰牙也因齲壞嚴重無法保留,需一起拔除,增加治療成本和痛苦。
四、沒有對頜牙的智齒:“孤獨生長” 的搗亂者
什么是對頜牙:
上頜與下頜相互咬合的牙齒(如左上智齒對應右下智齒)。
問題:
若一側智齒拔除,另一側未拔且無對頜牙,這顆智齒會因缺乏咬合刺激而 “過度生長”,導致:
1.咬合時頂到對側牙齦,引起疼痛;
2.牙齒伸長后與鄰牙形成縫隙,易嵌塞食物,引發齲齒或牙周炎。
五、導致囊腫或腫瘤的智齒:“高危信號” 需警惕
醫學提示:
極少數情況下,智齒周圍的牙囊組織可能發生病變,形成囊腫(如 “角化囊腫”)或良性腫瘤。
判斷方式:
通過口腔 X 光片檢查,若發現智齒周圍有異常陰影或骨質破壞,需及時拔除并做病理檢查。
六、正畸治療需要:“為整體美觀讓路” 的智齒
正畸場景:
拔牙矯正時,醫生可能因排齊牙齒、內收前牙等需求,建議拔除智齒,為正畸提供足夠空間;
若智齒生長方向影響正畸效果,也需提前拔除。
七、其他需注意的情況
備孕女性:
建議孕前拔除可能引發問題的智齒,避免孕期因激素變化導致炎癥加重,而孕期拔牙風險較高;
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
若智齒反復發炎,身體抵抗力較弱,建議在健康狀況穩定時拔除,避免炎癥誘發全身感染。
這些智齒可能不需要拔:
完全正常萌出,咬合關系良好,且清潔方便的智齒,可保留;
通過 X 光檢查,確認智齒牙根與神經、血管無密切接觸,且無任何癥狀,可暫時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