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檔的喧囂剛剛散去,電影市場卻迅速墜入“速凍”模式。
內地單日總票房大盤竟不足3000萬,新片無一能破千萬日票房,“冷清”二字幾乎寫在了每一家影院的排片表上。
這股突如其來的寒流,再次讓業界感受到了市場的殘酷與觀眾口味的莫測。
在一片蕭瑟中,幾家歡喜幾家愁。
馬麗主演的《水餃皇后》雖然被指遠未達到其“中國影史女演員票房第一人”的預期,但依舊憑借每日700多萬的進賬,蟬聯日冠,累計票房突破2.31億,成為五月檔期的一抹亮色。
而另一邊,劉德華等老戲骨云集的《獵金游戲》,雖口碑尚可,上座率也一度領先,但上映7天累計1.49億的票房,對比其號稱2億的制作成本,回本之路已然渺茫,預計虧損將超1億。
劉天王這次的翻身仗,似乎又沒打響。
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將”《哪吒2》。
這部已上映長達99天的動畫巨制,在排片占比僅有5.6%的情況下,依舊能貢獻8.6%的票房占比,單日票房穩穩突破200萬。其強悍的生命力讓同期新片汗顏。
據稱,其內地票房已沖至153.76億,加上全球22個海外市場的助力,全球總票房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58.3億,暫居2025年全球票房冠軍寶座。這種“常青樹”級別的表現,無疑給當下浮躁的市場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案例。
然而,在一眾影片的掙扎與堅挺之間,一部耗資驚人的好萊塢超級英雄巨制,卻以一種更為慘烈的方式,詮釋了何為“票房滑鐵盧”,它就是漫威宇宙被寄予厚望的《雷霆特工隊》。
這部制作成本高達1.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13億)的年度大片,本應是票房收割機,卻意外地成為了今年目前為止“最慘新片”的頭號候選。
《雷霆特工隊》的單日票房已跌至204萬,排片占比8.5%,票房占比卻僅有7.4%,不僅出現了排片與票房貢獻比倒掛的尷尬局面,其上座率更是慘不忍睹,在同檔期影片中墊底。
上映8天,內地累計票房僅為8732萬,按照這個雪崩式的下跌趨勢,其內地最終票房恐怕連1億都難以逾越。這樣的成績,對于一部“漫威出品”的S級大作而言,幾乎是毀滅性的。
有趣的是,該片在北美市場初期的口碑似乎“好到炸裂”: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0%,爆米花指數94%,CinemaScore觀眾評分也達到了A-級別。然而,這些光鮮的數字似乎并未能轉化為持久的票房動力。
北美上映首周3天后,其單日票房同樣迅速跌至千萬級別。綜合全球表現來看,媒體預測《雷霆特工隊》的全球最終票房落點可能僅在2億美元左右。
按照好萊塢大片制作成本三倍才能回本的黃金定律(即1.8億美元成本至少需要5.4億美元票房才能覆蓋宣發等費用并開始盈利),《雷霆特工隊》的最終虧損額度可能超過1.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高達8億以上!
這不僅是漫威2025年面臨的最大票房慘案,也可能提前鎖定了年度全球“最虧錢”影片的“殊榮”。
近年來,漫威似乎陷入了“啃老本”與“強行組隊”的創作怪圈,不斷消費經典IP,試圖通過打造新的“復仇者聯盟”式噱頭來延續輝煌。但《雷霆特工隊》的慘敗,無疑是給這種策略敲響了警鐘。
觀眾的耐心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佳作頻出的當下,重復的套路和缺乏誠意的故事,只會加速消耗IP的生命力。
《雷霆特工隊》的這次“史詩級”撲街,不僅僅是漫威自身的一次重創,更是對整個好萊塢大片制作模式和市場策略的一次嚴峻拷問。
當特效不再是萬能藥,當IP光環逐漸褪色,當觀眾越來越注重故事內核與情感共鳴,電影的本質——講好一個故事——才顯得尤為重要。
未來,漫威將如何調整策略,好萊塢又將如何重新贏得中國乃至全球觀眾的心?這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場終將淘汰那些試圖“走捷徑”、“吃老本”的作品,而真正擁抱那些充滿創意與誠意的佳作。這一次《雷霆特工隊》的巨額虧損,或許能讓更多電影人冷靜下來,重新思考電影創作的初心與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