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進行到第30集,其實是劇的一個小小的結局。
藏海一心復仇,到了28集,已經有了小小的成功,滅門蒯家的直接仇人平津侯下線,還是以一種非常殘酷的方式。
平津侯莊蘆隱被他的親兒子莊之行一刀斃命。親生父子拔刀相向,是對莊蘆隱最大的復仇了。
殺害莊之行母親的兇手蔣襄,親手喂了毒藥給莊之甫,就這樣兩人一命嗚呼。
莊蘆隱甚至被皇帝懸顱示眾。真是天道好輪回。
第二個仇人老太監曹靜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被誰下的手。
莊蘆隱至少在死前還知道了藏海是蒯鐸的兒子為尋仇而來,曹靜賢是被藏海的機關從背后射殺,這個父親留給藏海的機關,真是物盡其用了。
但藏海親手布的局,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結果,但藏海的內心卻一點都不快樂。
藏海和明香暗荼,是互相都有了對對方的心意,只不過藏海一心為復仇自己沒有察覺。
比如他那時候抓了香暗荼,知道他是第三個仇人,卻一直為她治傷,下不去狠手。
而香暗荼,為了逃跑,連編出來的理由,都是自己懷孕這樣的理由,這種理由又怎么不是她潛意識的一種投射呢?
這樣在亂世中惺惺相惜的兩個人,終于冰釋前嫌,成為了戀人。
明香暗荼的母親,女王明玉肅提到來后,藏海為了和皇帝斗,他只有選擇和女王結盟,一起復仇。
為什么說藏海的第三個仇人是老皇帝呢?
蒯鐸發現癸璽后,他作為朝廷命官,將其秘密帶入皇宮交給皇帝,而非交給平津侯或曹公公。癸璽作為能召喚陰兵的至寶,皇帝絕不可能讓其落入他人之手,否則會威脅皇權?。
蒯鐸繞道皇宮的方向,將癸璽藏于皇宮的細節,直接表明皇帝是癸璽的實際掌控者?。
皇帝為掩蓋這一秘密,可能默許或策劃了蒯家滅門,以消除知情者?。
?癸璽的力量足以顛覆王朝,皇帝必須獨占它。
?劇中提到皇帝對長生的渴望,而癸璽可能被賦予此類神秘力量?。皇帝為獨占寶物,不惜滅口?。
蒯鐸預知到了自己的結果,故意將蛇眉銅魚帶在身上,讓平津侯找到,導致癸璽無法被啟用。
他預見到皇帝與平津侯等人的矛盾,利用分裂確保癸璽失效?。
藏海的分析是,若皇帝未參與滅門,他爹無需用此計謀防范皇權?。
?冬夏女王和蒯鐸有糾葛,?雖為復仇而追殺蒯家,但鬼璽最終未落入其手,且滅門行動需大雍內部勢力配合?。
皇帝作為鬼璽的最終受益者、滅門事件的幕后決策者,以及藏海復仇路上最大的權力障礙,符合“第三個仇人”的所有條件。
這一設定也深化了劇情對權力腐化與復仇虛無的探討?。
在最新的劇情中,戶部尚書趙秉文在朝堂上處處為藏海開脫,另外,趙秉文駝背和灰指甲等特征也與面具人吻合。
但趙秉文也可能是為皇權中人在辦事,而劇中的另一個皇權人物就是永容王爺。
因為在劇中的開始,星斗大師手上的的刺青,暗示他是一個死囚,而讓死囚出來活動的,除了皇帝,必是一個位高之人。
藏海在完成了對兩個仇人的復仇后,內心一點都沒有感受到高興和快意。
這就是劇本非常高明的地方,升華了全劇的主題。
復仇的快感本質是痛苦記憶的重復,而非真正的釋懷。
每一次策劃、實施復仇,甚至僅僅是沉浸在復仇的幻想中,都是在重復最初受傷的痛苦記憶和憤怒、屈辱、無力感。
藏海在這十年的復仇行為中,始終將自己定位在“受害者”的角色中,他已經失去了平和與快樂的能力。
藏海對莊之行的善良和友好,是對他自己人生的救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