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洪澤湖畔,63公里運河長廊宛如翡翠緞帶,串聯起方特樂園的歡聲笑語、周橋大塘的歷史回響、蔣壩船閘的機聲轟鳴……這條浸潤著近兩千年歷史底蘊的黃金水道,在江蘇省淮安市大運河“百里畫廊”版圖上勾勒出最濃墨重彩的段落。
洪澤湖古堰景區管委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洪澤區大運河辦副主任劉日昊介紹,自2022年啟動大運河文化帶百里畫廊建設以來,洪澤區累計實施生態修復、文旅融合等5大類34個項目,總投資超160億元,傾力打造了水清、岸綠、業興、人和的文旅產業示范樣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華強方特東方欲曉主題園建成運營,累計接待游客突破200萬人次;環洪澤湖公路全線貫通,新港產業園通航能力達638萬噸/年,形成“水陸聯動”的交通格局。生態修復工程覆蓋洪澤湖大堤核心段、菱角塘段等關鍵區域,建成兼具生態功能與文化展示的景觀大道23公里。這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為洪澤區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生態修復方面,多個生態修復項目如洪澤湖大堤核心段生態修復工程、洪澤湖大堤洪祥段生態修復、洪澤湖大堤菱角塘段生態廊道建設一期工程、二河東堤綠化改造及景觀提升工程、洪澤湖大堤周橋大塘生態修復與文化展示工程、洪澤湖大堤蔣壩段生態修復及提升改造一期工程等順利完成,打造出了一條融綠化景觀、生態功能、休閑觀光、運河文化為一體的景觀大道。
非遺保護方面,積極探索“非遺+旅游”模式,將非遺深度融入旅游產業鏈,通過“非遺進景區”活動及與方特合作打造非遺集市等方式,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非遺魅力,在感知體驗中了解洪澤非遺。“無盡夏日里”系列音樂會、百姓文化藝術節、送戲下鄉等各類文化活動,更是讓非遺與市場直接對接,以展示帶動發展,以發展實現傳承,讓非遺不斷回歸現代生活場景,增強了非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25年及“十五五”期間,淮安市洪澤區將繼續以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為核心,結合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布局,推動“一廊五片”規劃落地,將百里畫廊洪澤段打造成淮安“富民畫廊”的樣板。
具體措施包括:打造百里畫廊節點,以生態修復、遺跡出新、水工修繕為重點,凸顯洪澤湖大堤璩灣段、九龍灣段、周橋大塘段等典型節點景觀;實施“文旅+”融合戰略,打造特色民宿村、生態紅楓林等特色場景,提供沉浸式旅游體驗;培育運河經濟產業鏈,加快水韻長淮酒店等載體建設,擦亮洪澤湖大閘蟹、岔河大米等地理標志“金名片”……
隨著“熊出沒”主題樂園等重大項目即將投入運營,洪澤正以“月月有進度、年年見成效”的節奏,向著國家級大運河文化帶示范區邁進。全線建成后,將給沿線百姓致富帶來更大機遇和空間,為江蘇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勁動能。(陳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