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創(chuàng)意廣告的第3422 期推送
加入社群請后臺回復“社群”二字
本周端午節(jié)和兒童節(jié)撞上了,打工人的日歷又多了點盼頭,周六聞著艾草香吃粽子,周日扎進游樂園找童真,這double的快樂誰不想好好享受呢!
但對品牌們來說,那就是雙倍營銷了,直接把創(chuàng)意焊在腦門上,從視覺到味覺、從街頭到嘴邊,全方面精準狙擊年輕人的心巴!現在看廣告比追劇還上頭,每一個都想大喊:“這潑天的創(chuàng)意,我接了!”
要說最近最“嗅覺暴擊”的廣告,非Billie在紐約街頭那組腋窩海報莫屬。一個巨型腋窩圖案就這么明晃晃地掛在賓夕法尼亞車站旁,上面還寫著“刮一刮,聞一聞”——沒錯,你真的可以現場刮腋窩,然后聞一聞新品止汗露的椰子香味,嗅覺+視覺的雙重暴擊讓路人直接停下腳步,忍不住“上手”。
這波超現實互動廣告,把“止汗露”這件日常小事玩得極具存在感,不只是高能吸睛,更引發(fā)了大量網友自發(fā)打卡、社交平臺熱議,一舉把品牌聲量拉滿。比起傳統(tǒng)產品展示,Billie用一塊海報做到了“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的三重感官體驗,屬實是廣告界的“刮刮樂大師”。
老鄉(xiāng)雞又雙叒叕發(fā)瘋了!這次不在微博咯咯噠,而是在合肥街頭開上了“蘭博雞尼”,搞起了“雞車”巡游,嫩黃車身配紅心雞冠,肥嘟嘟小雞造型引得路人紛紛駐足:這誰能頂得住不多看兩眼?
原來是為了配合超級會員日,老鄉(xiāng)雞員工組成“雞車車隊”高調炸街,騎手打扮還原“養(yǎng)雞大戶”風范,白毛巾+環(huán)保袋,活脫脫從《鄉(xiāng)村愛情》片場穿越而來。網友瘋狂圍觀:“這雞車是走非雞動車道還是雞動車道?”
當別人還在認真打廣告,老鄉(xiāng)雞已經靠“抽象天賦”在年輕人心里蓋起了大本營。這一波,“雞車”整活,不是整活的盡頭,但肯定是抽象的天花板。
孟買地區(qū)約20%的乘客選擇逃票,鐵路局一年因此損失數十億盧比。過去查票查得累,罰款收不回,大家依舊照逃不誤。但這次,印度鐵路局不罰你了,而是“賄賂”你!他們搞了個名為“Lucky Yatra”的抽獎活動,直接把正規(guī)車票變身彩票——只要你從官方渠道買票,就有機會贏1萬到5萬盧比大獎。想象一下,一張5盧比的票,說不定就成了你的“發(fā)財車票”,這誰還愿意逃票啊?
活動一上線就精準擊中“逃票黨”的雙重心理:既想省錢,又愛搏運氣。以前逃票省的是小錢,現在買票可能中大獎,成本差不多,體驗完全不同。鐵路局這一招,用獎勵替代懲罰,讓人“自愿守規(guī)矩”,還順帶提升了正規(guī)票務收入,效果直接拉滿。
這個端午,伊利集團旗下「伊利奶酪」和百年老字號「五芳齋」“黏”名了——馬蘇里拉拉絲芝士遇上甜甜黏黏的糯米,碰撞出中西合璧的糯心奶酪粽。
從聯名官宣的歌詞梗互撩到“粽是這樣說”的第一人稱自述,從AIGC黏住世界到#是我太黏了#全民互動,品牌把“黏”從物理屬性升級成了情感符號。年輕人用“黏人文學”解構生活——戀愛的黏、吸貓的黏、獨居自洽的黏,生活里的關系依賴與舌尖上黏纏的味覺體驗相呼應,讓產品成為串聯起日常溫情的情感符號。
正如芝士與糯米在唇齒纏綿,這場營銷也實現了東方食俗與西式食材的創(chuàng)意交融,兩大國民品牌以“黏”作為共同的創(chuàng)意支點,實現了傳統(tǒng)節(jié)慶的創(chuàng)新表達,讓傳統(tǒng)節(jié)令食品在玩梗中完成年輕化轉身。
今年天貓618不只是大促,更像是一場“電影首映”。他們把好萊塢片場搬進魔都,開設“奇境制片廠”,從線上廣告大片到線下沉浸片場,每一步都在高能輸出“人人都是主角”的體驗感。
先是楊天真親自下場,拍了一支穿越30年中國廣告史的短片《廣告之后更精彩》,讓80/90后熱淚盈眶,直接拿捏集體情懷。再到上海線下落地,14個品牌片場直接整成拍電影現場。汾酒把香氣做成噴泉,立白直接搬來南法街頭,華為搞出金色沙丘自拍大片,全友家居把材料漂浮在宇宙里……每個片場都美到出片,互動道具也是直接沖著朋友圈曝光去的。
明星和KOL組團打卡,直播間沖到500萬人次觀看,這波天貓用電影思維做大促的操作,不只是吸睛,而是真正打通了用戶的情緒價值和品牌故事。
誰說六一只能小孩過?天貓和迪士尼的史迪奇聯手上線了一支「奇喵定制」短片,用滿屏萌趣和溫柔畫風,精準擊中成年人的童年DNA。
在被會議、KPI和生活瑣事追著跑的日子里,我們早就習慣了做一個“很能扛”的成年人,卻忘了小時候那個敢哭敢笑、任性又天真的自己。這支短片就像一扇溫柔的時光門,偷偷提醒我們:你可以長大,但也別忘了開心。
史迪奇在片中繼續(xù)發(fā)揮“外星搞怪王”本色,配合天貓一起解鎖童趣新日常,從“定制快樂”到“自由做自己”,每一幀都充滿“童心不分大小”的治愈能量。短片沒有說教式雞湯,只有一句暖心叮嚀:成年人的快樂也值得認真對待。
今年草莓音樂節(jié),最會“蹦”的不只是樂隊,還有暢輕。作為北京、成都雙城草莓音樂節(jié)的總冠名商,暢輕用爆珠酸奶把自己打造成了舞臺C位。在低溫酸奶內卷成山的市場里,暢輕沒去卷口味名詞,而是從“咀嚼感”出發(fā),用爆珠+谷物的獨特口感打破傳統(tǒng),直接引發(fā)“酸奶界的小高潮”。
音樂節(jié)現場,暢輕搭了個能打卡、DIY、遇到“185cm高顏值男團”的“爆有料站”,和藝人舉杯暢輕的互動比廣告更帶感。線上,#暢輕草莓音樂節(jié)#、#爆珠爆有料#話題刷屏,小紅書和抖音上網友爭著曬合影、DIY酸奶照,一套“體驗-打卡-傳播”的閉環(huán)就這么完成了。
音樂節(jié)不是終點,暢輕還把這股熱勁帶進了校園和日常商超,千場活動+限定包裝+掃碼抽獎,把年輕人的熱愛變成持續(xù)互動的長期關系。這波從味覺到場景的“爆有料”策略,暢輕不僅抓住了胃口,更抓住了心。
回顧本周的案例,你會發(fā)現,營銷的終極答案從來不是套路,而是“懂你”——懂你的抽象,懂你的童真,更懂你藏在日常里的小情緒。下次刷到這樣的“神仙操作”,別猶豫,直接轉發(fā)——畢竟,能讓我們會心一笑的品牌,活該被流量偏愛呀~
期待接下來的創(chuàng)意案例,我們下周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