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7月1日開始,國家有個新規定和企業息息相關——社保費正式算進納稅信用評價里。簡單來說,以后企業社保交得好不好,將直接影響納稅信用分,而信用分高低又關系到企業在市場上好不好辦事,這對企業來說可不是件小事。
現在的社保和非稅收入規模越來越大。2024年,全國社?;鹗樟瞬畈欢?1.89萬億元,非稅收入也有4.47萬億元,加起來都快趕上全年稅收收入了。以前稅收和社保分開管,企業可能覺得少交點社保、或者晚交點都沒事,反正也不影響納稅信用。但現在稅務部門把兩個事兒放一塊兒管,利用手里的大數據和征管系統,一對比就能發現企業有沒有違規。
這個變化對企業的影響是很大的。以前有些企業通過少報員工工資基數,或者拖著不交社保來節省成本。而員工明知利益受損還不敢說。現在就不一樣了,社保交得不好,納稅信用就會被扣分。要是信用等級掉到D級,企業麻煩就大了,領發票會受到限制,銀行貸款不好批,參與政府招標的資格也會受限。所以企業必須老老實實給員工交社保,不然以后可能會寸步難行。
不過政策也沒“一棍子打死”,還是給企業留了不少余地的。比如企業信用分起評就很有講究,資料齊全的從100分開始算,資料不全的最少也能從90分起步,相比以前寬松不少。扣分規則也做了相應調整,以前沒按時申報按次扣分,現在按月算,避免企業因為一次疏忽就被重罰。
要是有企業不小心出現漏交、少交的情況,只要能及時改正,信用分還能補回來。新規鼓勵企業知錯就改,3天內改正錯誤,扣分能全部補回來。超過3天但在規定時間內改正,也能按比例補回一定分數。對于確實資金緊張的企業,分期補繳社保費也能逐步恢復信用,不會一下子就把企業“逼上絕路”。
從長遠來看,這個政策就是要讓企業明白,誠信經營才是長久之道。以后信用好的企業,銀行愿意貸款,政府項目優先考慮,合作伙伴也能更放心。信用差的企業,可能處處受限,將很難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所以說企業得趕緊適應新變化,把社保和納稅都管好了,才能在市場上走得穩、走得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