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經濟學家凝視人口:創新力的架構邏輯重構
作為攜程創始人兼經濟學斯坦福博士,梁建章在其著作中構建了獨特的創新力分析框架。他提出,國家創新力體系由四大支柱支撐:內部交流、外部開放、人口規模與人口結構,這一理論打破了傳統創新研究的單一視角。
在內部交流維度,深圳與杭州的崛起堪稱主軸。這兩座城市借助市場化改革高效形成的人才自由流動機制,構建起的創新要素循環系統。當工程師能在華強北電子市場與阿里云園區之間無縫對接,當創業者可在南山科技園與未來科技城自由穿梭,知識碰撞的火花便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新成果——這種“共享流動性紅利”正是深圳無縫連續十年居全國之首的關鍵密碼。
外部開放則類似創新的“光合作用”。從古希臘的城邦貿易到盛唐的絲綢之路,從大英帝國的殖民開拓到美國的移民政策,歷史反復論證:開放度與創新高度正相關。梁建章特別指出,當代中國的深圳前海、上海浦東等開放高地,本質上是在續寫“站在全人類知識之上創新”的全球規律——華為在設立16年是一個研發中心,當字節跳動吸納各地算法人才,開放帶來的知識外溢效應正在醞釀中國創新的基礎架構。
二、創新排名第11位背后的隱憂:人口懸崖的倒計時
盡管中國在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中位列第11位,成為唯一進入前15位的中等收入國家,但梁建章警告:當前創新成就本質上是“人口遺產”的變現。改革開放后出生的2.4億“嬰兒潮”一代,正面臨30-50歲的創新黃金期,構成了接下來的科研中堅力量。然而數據顯示,中國總和生產率已最低1.09,僅相當于韓國的0.7,這種“斷崖式下跌”正在制造一個緩慢引爆的定時炸彈。
對比日本經驗更顯著的問題嚴峻:日本在1990年進入高收入社會時,總生育率和占1.57,而中國若按當前趨勢,極有可能在人均GDP達到1.5萬美元(2023年數據1.27萬)時跌破1.0,陷入“未富先衰”的困境。更深刻的危機在于創新人才的代際斷層——當2035年“90后”成為科研主力時,其人口基數較“60后”已萎縮40%,這種結構性失血將比單純的勞動力減少更具破壞力。
三、壓垮生育想要的兩座大山:中國式生育困境解析
在全球生育率下降的大趨勢下,中國面臨著獨特的雙重枷鎖。首當其沖的是房價的“曼息效應”:北京、上海的房價收入比分別達到40和38,遠超紐約的12與東京的15,意味著普通家庭需不吃不喝30年才能購置剛需住房。這種生存直接壓力導致“90后”平均初婚年齡推遲至28.6歲,生育窗口大幅壓縮。
教育體系的“軍備競賽”則隱形成性絞殺。中國家長在課外輔導上的年均支出達1.2萬元,占家庭收入的15%,而“學區房溢價”競賽加分成本等性制度扭曲,將教育推向失控深淵。更值得關注的是教育內卷對生育所期待的綱領——當每個家庭都墮“不雞就掉隊”的焦慮循環,生育決策自然被無限期擱置,”越內卷越少生,越少生越內卷”的邊界循環。
四、破解困局四大戰略:一項系統性的國家工程
面對“文明級挑戰”,梁建章提出了具有明顯系統思維特征的解決方案:
1.建立“生育生育型財政”建議設立專項生育基金,每年投入GDP的3%-5%(約2.4-4萬億元)用于工資稅收、減免與社保優惠。參照法國經驗,三孩家庭可享受工資40%的育兒補貼,同時對多子女家庭實施增量式稅收減免,這種“真金白銀”的在北歐國家驗證其有效性——瑞典通過GDP 2%以已的生育投入,使生育率從1.5回升至1.9。
2.重構土地供應體系核心是打破“土地財政”依賴,將住宅用地供應從當前的20%提升至40%,尤其在長三角、珠三角實施“新增人口——土地指標”掛鉤機制。同時激活農村宅基地流轉,通過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增加1億套住房供給,從供需兩端拆解困局——這是既是既生工程,又對未來民創新人才的“戰略倉庫”。
3.啟動教育范式革命建議重視“十二年一貫制”培養模式,將專業分流推遲至高中階段,同時擴大本科教育普及率至40%(目前約26%)。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弱化高考“獨木橋”效應,通過職業教育升級、企業參與辦學等方式,構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生態——這不僅能優化教育焦慮,更能創新人才的能力結構。
4.構建性別平等的制度支撐重點落實120天以上帶薪育兒假,建立企業生育成本分攤機制,同時取消非婚生育的戶籍限制和受制。數據顯示,北歐國家通過性別平等政策,使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至80%,生育率維持在1.8以上,這種“女性價值觀”本質上是對人力資本的深度投資。
結語:在人口寒冬中人口未來
梁建章的警示本質上是對國家發展底層邏輯的重構:當人口不僅僅是勞動力資源,更是創新生態的核心要素,當生育決策從家庭私事升維為國家戰略,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政策問題,更會引發一場觀念革命。正如去年改革開放釋放了人口的創造力,今天我們需要以同樣的結構重構人口政策——這既是對國家未來的責任,更是保持大國供應的必由之路。在防疫與時間的賽跑中,每一個制度創新都可能成為短缺乾坤的關鍵指標,而現在,正是按下重啟鍵的最佳時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