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4日,日本厚生省公布了一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新生嬰兒的數量約68.6萬人,整體生育率為1.15,創歷史新低。
這消息引發了不小的震動。畢竟此前,日本政府預估,“出生人口跌破70萬大關”的預估時間大約是在2039年。
沒想到,提前了15年就“達標”了。
日本生育率降低
一個國家正在自愿地、平靜地走向消失。不是因為戰爭或瘟疫,而是因為,他們不生孩子了。這說的就是日本。
2024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為68.6061萬人,總和生育率為1.15,兩項數據均創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
這是日本全年的新生兒數量,首次跌破70萬大關。要知道,在政府最悲觀的預測里,這一天本該在15年后才會到來。現在,它提前了整整15年。
維持人口代際更替的生育率,公認的警戒線是2.1。而日本,已經摔到了1.15。
這意味著,平均每個女性終其一生,只生育1.15個孩子。一個蘿卜一個坑都填不滿,人口的塌縮幾乎是數學上的必然。
這還不是最慘的,放眼東亞,韓國的生育率在0.7的深淵里掙扎,中國也早已跌破警戒線。這片曾經創造經濟奇跡的土地,如今成了一片“生育洼地”。
外面的人看著數據心驚肉跳,高喊“大和民族要絕后了”。可身處其中的日本人,卻平靜得像在看鄰居家的新聞。
早在2005年,日本就進入了“死亡交叉”——每年死去的人,比出生的還多。這場漫長的人口告別,其實已經持續了近二十年。
日本政府的作為
別以為日本政府什么都沒做。恰恰相反,他們做的太多了。
三十年前,一個聽起來很溫暖的“天使計劃”就已啟動,發錢、建托兒所,想讓大家覺得生孩子是件快樂的事。
后來,政策更是五花八門。鼓勵男人休育兒假,要求公司縮短工時,甚至專門設了個“少子化擔當大臣”的職位。
據說,日本政府花在“催生”上的預算,比研發芯片和戰斗機的錢還多。然而,這套打了三十年的組合拳,效果約等于零。生育率的曲線就像個自由落體,拉都拉不住。
魔幻的是,政策越是賣力,民眾越是冷感。當馬斯克預言“日本終將不復存在”時,日本網友的反應堪稱一絕。
要么是“你行你來生啊,給錢嗎?”,要么干脆就是“哦,與我何干”。這種徹底的無所謂,才是對催生政策最無情的嘲諷。它說明,問題根本不在于有沒有托兒所,而在于人們從根上就不想結婚,不想生了。
超過三成的日本人選擇終身不婚,近半數的已婚夫婦過著無性生活。當整個社會的欲望都在退潮時,你拿什么去催生?
當所有招數都用盡,所有力氣都耗光,日本人似乎終于想通了。打不過,那就加入吧。
幾年前,日本官方的經濟報告里,悄悄出現了一句劃時代的話:我們要為生育率的進一步下滑,做好準備。
不再是扭轉,不再是抗爭,而是準備。到了2024年,這種“躺平”哲學正式成為國策。一份提交給首相的報告,標題就叫《邁向穩定且具有成長力的8000萬人口國家》。
看明白了嗎?曾經那個要讓“一億國民總活躍”的日本,已經悄悄調低了對自己的期望。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健康地縮減到8000萬。如果不行,未來縮到5000萬,做一個富裕而幸福的“老人國”,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這是一種驚人的轉變。它意味著,日本正在放棄用“人口增長”來定義國家成功,轉而探索一種全新的可能。
接受現實之后,日本的思路變得異常清晰。老齡化最直接的挑戰,是養老。誰來照顧數量龐大的老年人?答案很科幻:機器人。
日本正把賭注押在護理機器人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上。
那勞動力短缺呢?誰來擰螺絲,誰來端盤子?答案很現實:外國人。
盡管日本社會骨子里對移民相當保守,但在“用工荒”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如今在日本的工廠、便利店和建筑工地上,你能看到越來越多來自菲律賓、印度、尼泊爾的面孔。
為了吸引這些“外援”,日本甚至放寬了政策,允許他們攜帶家屬入境。這扇曾經緊閉的大門,正在為藍領勞工悄悄打開一條縫。
用技術彌補護理缺口,用移民填補勞動缺口。這就是日本為“后人口紅利時代”設計的生存方案。
當國家在為人口萎縮而焦慮時,生活在其中的普通日本人,卻意外地嘗到了一些甜頭。最明顯的是,就業市場“內卷”消失了。
大學生畢業就業率高達98.1%,幾乎是個人就能找到工作。企業為了搶人,打破了終身雇傭制的枷鎖,加薪、給福利、鼓勵跳槽,生怕員工跑了。
曾經被調侃為“社畜天堂”的加班文化,也開始松動。一些地方甚至開始試行“周休三日”,讓人們有更多時間去生活,去消費,去感受“小確幸”。
低生育率還催生了龐大的“一人經濟”,一人食餐廳、一人住公寓、單人卡拉OK……整個社會都在重新配置資源,服務于日益壯大的單身群體。
從宏大的國家敘事來看,這或許是衰落的征兆。但對每一個具體的個體而言,這卻意味著更多的自由、更少的壓力和更舒適的生活。
結語
這種矛盾的景象,或許正是日本給世界提供的最寶貴的一面鏡子。
當一個民族決定不再為虛無縹緲的未來,去犧牲觸手可及的現在時,世界也只能在一旁,靜靜地看著。
信息源:日本2024年新生兒數量與總和生育率均創新低,新華網,2025.6.4。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