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對錢一定要有概念,不要被網絡上人均豪車、人均年入百萬的噱頭給迷惑了。
事實上,普通人工作一輩子的積蓄,能超過200萬的,都已經算得上是鳳毛麟角、人中龍鳳了。
簡單算一筆賬,就知道,200萬并不是什么小錢。
就算是體制內夫妻兩個人上班,月入各1萬,家庭綜合月收入2萬元,年入24萬,這在貴陽已經算是比較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了。
就算這對夫妻平時日常生活消費和開支比較節省,滿打滿算花一半、存一半,也就是每個月能存下1萬元,也要存夠200個月。
也就是說,至少也要16.7年才能攢下200萬,16.7年,已經是很多人職業生涯30年工齡的一半,半輩子的積蓄了。
而現實卻是,很多體制內雙職工家庭,每個月也根本存不下1萬元,算上房貸、車貸、孩子教育、老人醫療、車輛保養、物業水電等開支,每月能剩下有5000元用于儲蓄,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更多的家庭還是月光族,甚至還需要父母老一輩的退休金資助,一定程度上還可能需要偶爾啃老,才能基本維持中等水平的生活。
在不缺錢的金融機構銀行的眼中,普通人擁有50萬的存款,就已經算是優質客戶了。
很多銀行的高端客戶,比如招行的金葵花客戶,也只需要活期存款達到50萬就能進入“高端”門檻了。
而且大多數銀行存款的保險,也就只是保50萬,因為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50萬存款的。
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畢竟貴陽大街上,五六十萬甚至七八十萬、百來萬的豪車那么多,三五百萬的豪宅別墅、大別墅那么多,上萬塊的奢侈品也大有人買有人戴,50萬、200萬都不能讓一個家庭大富大貴,都算不上是什么大錢。
但是,現實情況是,人在城市里生活,不可能不開支,而且現在很多物價都已經上漲了,很多家庭的支出不斷增加,收入變化卻不大。
而且有的家庭雖然開豪車、住豪宅,但那只是表面的光鮮,背后卻很可能是負債累累,負債狀況不容樂觀,甚至有的家庭資不抵債的,為了還債,拆東墻補西墻,早些年的積累也消耗得所剩無幾。
甚至,還有的家庭的經濟支柱、主要收入來源,35歲之后遇到職場危機,或者干脆被優化失業了的,或者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或者發生其他意外,導致家庭收入大幅下降,收入不再穩定的。
200萬,看上去不多,但算起來卻不少。
假設,一個大學生,畢業后月薪1萬,22歲畢業,都不考慮找不到工作的情況,直接入職,一直干到60歲退休,一輩子不吃不喝的總收入,也就是12萬x38年=456萬。
至于現實中,月薪過萬的、能夠持續38年不降薪不失業的年輕人人數有多少,在當前這個經濟大環境下,恐怕各自心里都有點數。
而且,人總得的吃喝應酬總得消費,比如旅旅游、生生病、成家立業、結婚生孩子付彩禮買奶粉等,樣樣都得花錢,處處都是支出,再加上電話費寬帶費物業水電費等各類長期開支,就算按照最節省的一個月3000塊的日子,一年也要3.6萬開支,38年下來就是136.8萬。
如果不打算一輩子都租房付租金,考慮買一套房100萬,首付20萬,貸款本金80萬,30年等額本息,總利息40萬,這里就又去了140萬。
如果再買一輛車30萬,一輩子不換車,加上油錢養車費用等,38年下來也要50萬左右的成本。
另外買衣服鞋包、社保醫保、同學聚會、請客送禮人情往來等,一個月也得五六百甚至上千,三十年下來總的七八萬要有。
每5年再換一個3000塊的手機,三十多年下來也是兩三萬塊的支出。
總的算出來,這38年的開支,也要達到330萬上下,而總的收入就是456萬,總積蓄也就不過是100來萬,和200萬相差100%。
而且,這些都是保底計算,畢竟一套好點的房產100萬哪里夠?而且現在很多手機都是四五千甚至有一萬的,而且找工作很多人還有空窗期、失業被裁、月入1萬能維持多久等問題。
所以,看了這些真實的數據,你還覺得200萬只是小錢嗎?有200萬存款的人很容易就讓你碰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