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治威 劉安源 任長雪)
在六一兒童節與端午節雙節同慶之際,撫遠市前鋒學校為進一步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親近大自然,熱愛家鄉、厚植愛國情懷、發揚“東北抗聯”精神,精心組織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研學之旅。5月31日,百余名師生以“童心系國防 愛國愛家鄉”為主題,走進撫遠的歷史、生態與紅色文化課堂,在行走中感悟家國情懷,在體驗中筑牢信仰之基,讓思政教育煥發時代光彩。
一、尋根歷史印記,點燃家鄉自豪清晨,沐浴著朝陽,同學們滿懷期待地踏上研學之旅。研學首站走進撫遠印象館。在展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學生們透過一件件珍貴的赫哲族魚皮衣、一幅幅記錄中俄邊貿發展的老照片、一段段展現“華夏東極”現代化進程的影像,觸摸家鄉從邊陲漁村到開放口岸的滄桑巨變。同學們感慨道:“原來撫遠不僅是祖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還曾是東北抗聯的重要活動區域”從“烏蘇里船歌”的悠遠到“一帶一路”樞紐的繁榮,家鄉的歷史底蘊與時代使命深深烙印在少年心中。
二、沉浸紅色課堂,賡續抗聯薪火帶著對歷史的追問,師生們走進中共撫遠市委黨校的“烽火抗聯”主題教室。沉浸式情景劇《雪原忠魂》再現了楊靖宇將軍率部在林海雪原中與敵人殊死搏斗的場景;泛黃的抗戰家書、生銹的步槍零件,無聲訴說著“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赤子之心。在“抗聯精神”專題課上,黨校教師以“五個精神”為脈絡,帶領學生誦讀趙一曼烈士的絕筆信。同學們屏息凝神,認真聆聽,被抗聯英雄們的事跡深深打動,內心的愛國之情澎湃不已。
三、行走自然課堂,錘煉時代擔當午后,黑瞎子島成為生態與人文交融的第二課堂。在濕地公園,學生們聆聽專家講解“地球之腎”的生態價值;在俄羅斯兵營舊址前,斑駁的墻垣訴說著黑瞎子島滄桑回歸史,對比今日島上飄揚的五星紅旗,少年們更深刻讀懂“國土神圣”的含義。東極寶塔下,飛檐斗拱與太極廣場相映生輝,傳統文化講師以塔為媒,講述“天、地、人”和諧共生的東方智慧;探秘野熊園時,憨態可掬的黑熊幼崽引發陣陣歡笑,生態保護員適時科普:“守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守護人類未來的選擇權。”從歷史反思到生態責任,思政課的維度在天地間悄然延展。歷史、奮發圖強,培養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四、融合知行合一,點亮青春信仰 “這趟研學讓我讀懂了三重‘中國紅’:家鄉歷史的紅、抗聯熱血的紅,還有五星紅旗永遠飄揚的紅!”學生代表李繼安同學分享收獲。
夕陽西下,當黑瞎子島的江風拂過少年們胸前的紅領巾時,思政教育的種子已隨著撫遠的風,扎根于青春的土壤。 撫遠市前鋒學校政教處主任孫秀平表示:“我們把思政課堂搬到抗聯戰士戰斗過的地方,搬到祖國領土的最東端,就是要讓愛國主義教育可感、可觸、可傳承”。
這場融紅色教育、生態實踐與文化傳承于一體的研學之旅,將思政課堂從書本延伸到山河大地,讓同學們在行走中學習、在實踐中感悟。本次研學活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知識儲備,更厚植了他們的家國情懷,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懷揣著愛國熱情與理想信念的學子們,必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為家鄉的發展、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