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世界杯,不是歐冠賽,更不是亞洲杯,但每場比賽都能讓數百萬人心潮澎湃。
剛剛結束的第二輪聯賽,場均觀賽人數就接近 1萬人次,這一數字已遠超中甲,直逼中超。
在這里“沒有假球,沒有黑哨,只有恩怨,全是德比”,“沒有人情世故,全是對勝利的渴望”。
而這,正是最近火爆出圈的“蘇超”聯賽的日常圖景。
所謂“蘇超”聯賽,其實是網友的戲稱。
這個“蘇”,指的是江蘇,全稱是首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即號稱“十三太保”的江蘇 13個設區市各派一隊參加的聯賽。
其實這件事源自去年 11月24日,首屆江蘇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對抗賽次回合在南京奧體中心開賽,吉翔等江蘇隊舊將登場,吸引三萬多名球迷觀賽,讓人意猶未盡。
于是,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在今年應運而生, 13座城市各自組建了一支球隊代表當地出征綠茵場。
國內雖有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等全國性聯賽,各球隊代表省或市征戰也是常有的事。可像江蘇城市足球聯賽這樣以城市為單位參賽的省級業余聯賽,且彼此有著如此深厚的“江湖恩怨”卻不多見。
眾所周知,江蘇人常調侃自己是“散裝江蘇”,嘴上說著“一家人”,心里卻各自藏著“小九九”,互不服氣,暗自較勁。
南通與常州在萬億城市競爭中暗自較勁;蘇州又與南京一直爭奪著區域“話事人”的地位;而南通與南京的“南哥”之爭更是火藥味十足。
此外,蘇州與無錫從未停息的太湖之爭;常州與鎮江圍繞茅山的歸屬始終爭執不下;淮安與揚州則在美食文化上各不相讓;宿遷與徐州碰撞后,更是重演了歷史上的“楚漢之爭”。
徐州VS宿遷的楚漢之爭
江蘇城市之間的競爭,過去只是“口水戰”,如今終于有機會在球場上化作真刀真槍地較量,每一場對決自然成為“既比高低,也決生死”的“惡斗”。
因此,本次“蘇超”聯賽的 slogan “城市榮耀,綠茵爭鋒”, 不僅穩穩拿捏住13市命脈,也讓大量省外網民 好奇 圍觀“散裝江蘇”的“內戰”。
自 5月10日揭幕以來,“蘇超”迅速成為江蘇全省乃至全國關注的焦點 ,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破億。
賽事前兩輪戰罷, 12場比賽場均觀眾達8798人,超過同期全國性的職業聯賽中甲聯賽場均6467人的上座率。
場均觀賽已超越中甲,直逼中超
其中,揭幕戰鎮江V S 揚州,現場涌入 1.8萬人,而鹽城 V S泰州的比賽更是吸引1.5萬名觀眾。
虎撲 APP為此緊急新增“江蘇聯”頻道,上線首日訪問量破百萬;抖音話題#播放量破2億,普通球迷拍攝的內容占比超過70%。
到第三輪比賽前夕,門票已經一票難求。
“蘇超”聯賽盛況
有球迷甚至在二手物品交易平臺表示,愿意出價 100元求購一張原價10元的門票。
5月31日,宿遷對陣徐州時,體育場的電子屏亮起“項羽故里VS劉邦故都”對陣標語時,現場頓時掀起會意的大笑聲。
整場比賽 由于太過激烈, 多人因跑 太 猛 導致 抽筋下場, 連 替補 都 快用光, 現場觀眾 調侃 “再踢下去教練都得上場了”。
最終,宿遷與徐州 1:1握手言和。
宿遷球迷忍不住感慨,“還好,咱宿遷要是輸了,項王酒業股價得跌三個點。”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城市之間的“恩仇”,自然也得由自己的市民來“解決”。
所以,這次“蘇超”聯賽來自各行各業的業余球員有 337名,占了半數以上。球員中既有職業隊員,也有上班族和大學生,主打一個“誰行誰上”原則。
球員踢得很是拼命
正是有了這樣的“草根血統”,才使得“蘇超”聯賽如此接地氣。
甚至,僅從賽事玩梗來說,可能比江蘇文旅文縐縐的“水韻江蘇”品牌要出圈的多。
說到玩梗,在“蘇超”這片充滿魔力的綠茵場上,足球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勝負,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城市玩梗共創大賽”。
先是靠吐槽“散裝江蘇”而出圈的抖音博主“叨叨傅”,自制的《十三太保出征圖》吐槽短視頻,獲得 46.7萬點贊。
而擁有豐富人文歷史背景的江蘇網民,更是將城市文化與特產融入賽事周邊。
當南京遇上連云港,南京隊放話要“大圣爆烤鹽水鴨”,連云港隊則豪言“踏平花果山”;南通爭奪“南哥”時,也霸氣撂下一句“我以為在座的只是成績不行”;常州接連告負,觀眾不由調侃“常州變巾州”;宿遷對陣徐州時,淮安也不甘寂寞跳出來刷存在感:“沒有韓信幫忙,劉邦未必能打過項羽”……
因此,當南京五臺山體育場霓虹燈牌打出了 “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 的口號時,這句帶著江蘇式幽默的宣言,便成為“蘇超”聯賽最傳神的注腳。
這股由“蘇超”聯賽掀起的熱潮,也吸引了江蘇之外眾多網民紛紛加入“斗梗”:“沒有假球,全是世仇”“踢的是比分,比的是面子”“江蘇城市足球聯賽,果然精彩,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南京VS南通:誰是真南哥”“中超從來不看,蘇超逐幀分析”……
反正江蘇人都知道,即便贏了比賽也沒啥具體好處,可就是 “不管能不能爭第一,總之不能最后第一!”
面對網絡熱梗的發酵,各地文旅也展現出快速響應能力。
聯賽期間,常州賽區推出的“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套餐,帶動本地蘿卜干品牌線上銷量翻倍;連云港在球員通道設置海鮮市集,持票球迷享受梭子蟹八折優惠,單場銷售1.5噸;徐州燒烤店推出“宿遷贏球八折”活動,同時向兩地球迷提供專屬優惠;鎮江西津渡景區夜游人數較平日增長3倍;鹽城推出的“觀鳥+觀賽”套餐,預訂量超2萬單……
常州推出“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套餐
甚至,輸給揚州后的常州還十分大度表示: “歡迎揚州市民來恐龍園免費體驗。”
揚州人有些擔心,“想讓我們吃人嘴短、踢球腿軟嗎?”
話是這么說,可還是有上萬名揚州市民喜滋滋涌入常州恐龍園。
難怪有網友評論, “‘江蘇十三太保’場上撕得越狠,場下土特產賣得越瘋;網上吵得越兇,城市旅游搜索量越炸”“‘蘇超’球員都是‘斜杠青年’,踢球只是副業,宣傳家鄉其實才是主業!”
網友玩梗之外,人民日報、新華社、央廣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學習強國”等官媒也紛紛下場,對“蘇超”現象進行了多維度、深層次地報道和討論,讓比賽變為“移動的城市廣告”。
可有意思的是, 江蘇本省媒體《新華日報》 居然也在“蘇超”面前分裂為 13個分社,各自聲援所在城市 。
《新華日報》各自做海報聲援自己所在的城市
當 連云港分社 打出 美猴王站在徐州云龍山上的海報 時 ,徐州分社 立即發布了 云龍山壓住大圣的海報。
不難看出,“蘇超”背后的“造梗大賽”表面上是全省各地球迷們之間的“玩梗”與調侃,實際卻是江蘇 13座城市之間的一種相互展示與營銷。
而在“十三太保” 互相毫不留情面地“撕扯”與自嘲中, 各地 網友不僅見識到江蘇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美食文化,更 發現了 一個極具活力與歷史底蘊的多元化江蘇。
“散是滿天星,聚是蘇大強”。
最重要的是,“江蘇十三太保”彼此調侃歸調侃,卻攜手創造了 GDP位居全國第二的佳績,還一個不落跑進中國城市GDP百強榜, 而且 有事了他們 也從不 推托,而是爭著上。
拋開 各類 “ 玩梗 ”段子,江蘇 或許是 國內最適合辦全民地域聯賽并固定下來的省份。
畢竟, 江蘇各市經濟實力強, 不僅有資金和場地支持,還有著豐富的人才梯隊。
而且,這里還擁有 全國密度最高 的 高鐵 與高速網絡,才讓 球員周五踢客場、球迷周末 去異地 看球成為可能。
這樣的“高級玩家”實在令人羨慕,又很難學得會。
事實上,“蘇超”聯賽的誕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種社會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
2021年江蘇蘇寧解散后,本地球迷對高水平本土賽事的渴望長期被壓抑。比如早年江蘇舜天、江蘇蘇寧時期,江蘇就積累了大量的球迷,從而讓本屆賽事擁有了非常雄厚的球迷基礎。
而作為全國唯一所有地級市 GDP均超4000億元的省份,江蘇南北存在著明顯的經濟梯度差異和文化差異,這使得江蘇內部呈現出極為豐富的多元化特征。簡單來說,就是 “誰 都強,誰 也不服誰”。
因此,當江蘇省體育局聯合省內 13個市,通過“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的模式開賽,“散裝蘇大強”民間文化經自媒體的“推波助瀾”,瞬間 就 引爆各市爭強好勝的傳統,營造出一種 “ 既要決出高下,也要拼個生死 ” 的熱潮。
正如網友對此次“蘇超”的總結:“ 天時地利,人不和 ” 。
也是在網絡熱梗的推動下,許多原本對足球不太感興趣的觀眾也被吸引進了賽場,這或許正是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所期望達到的效果。
不得不說,策劃這次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幕后團隊功不可沒。
通過精準激活地域文化基因,將“散裝”劣勢轉化為“德比”優勢,江蘇為全國提供了一個“通過情緒價值釋放,將體育文化與城市文旅共同推動產業升級”的最佳范本。
一方面,中國足球長期被詬病,關鍵就在于業余足球推廣不足,而全民足球水平的提高,只能在不斷提高普及程度與群眾參與程度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這次的“蘇超”聯賽就讓人看到了希望。
另一方面,這種將體育精神融入到文旅體驗中的賽事,不僅是城市之間的足球實力比拼,更是一次凝聚城市力量、推動經濟繁榮、傳承文化根脈的生動實踐,也為許多省市打開了全新的文旅探索思路。
不過,火熱的“蘇超”聯賽或許還有放大聲量的空間。
比如開放“外卡”,邀請長三角鄰近友好城市組隊參賽,強化區域聯動與文化交融……就像網友建議的:
“滁州、馬鞍山、蕪湖都可以組織一下,搞個‘長三角杯’!”“下次把‘海大富’也喊上,看看他如今的足球實力到底如何?”
回到比賽性質上,城市研究室也在此建議:
作為區別于職業聯賽的城市間的足球賽事,有沒有可能未來全部由非職業球員組成,真正實現城市“素人球隊”的公平競爭?
蘇超參賽球員
更重要的是,目前僅靠政府補貼和企業贊助的單向“輸血”,或許只能是暫時性考慮。未來是否可以在高人氣背景下,探索開發文旅聯名產品、賽事 IP衍生品、以及招商等多元化收益路徑,實現商業上的“自我造血”?
此外,借鑒中超、中甲等成功經驗,不斷調整和完善聯賽組織架構、明確聯賽定位、優化球隊管理與球員選拔標準,建立保障聯賽的人才輸送通道,或許也是“蘇超”聯賽后續希望持久進行必須考慮的問題。
不管怎么說,綠茵場確實是“散裝江蘇”最適合的粘合劑。
當歷史恩怨化作 90分鐘的酣戰,這場沒有劇本的“十三太保爭霸賽”,用最純粹的草根熱血,為中國足球和城市文化 帶來 新的概念:
原來,足球可以這么好玩,城市也能這么有戲!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注來意,否則不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