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拍攝,黃楊鈿甜戴過的廉價“天價耳環”)
“天價耳環”的最新通報發出,簡單匯總一下信息:1、耳環是假的,黃楊鈿甜母親的朋友贈送,送檢后證明只值幾百塊;2、她父親沒有經手過災后重建項目、資金和慈善捐款,也沒有從中牟利;3、她父親確實曾經違規經商,即公職人員開辦公司,4人獲得利潤12萬元,楊某3萬元的不當得利被沒收,由于其已辭聘,不再給予政務處分;4、確實隱瞞了二孩,但他已經辭職,無法解聘,而且違法生育相關處罰規定已經清理和廢止。
同時《封面新聞》也做了詳細的調查和訪談,比如找到所謂“億元別墅”只是黃楊鈿甜在路邊指著房子拍了張照片。黃父“連夜退股1000萬元”,只是把一家沒經營的公司轉手。結合公告和新聞的信息來看,我選擇相信黃楊鈿甜。
細節的確詳實,不僅出具了珠寶檢測的證書,甚至還查了黃父母有沒有購買該品牌珠寶的記錄。公開了黃父違規開辦公司的具體信息,在深圳轉讓公司的聊天截圖,實地考察了照片中的“億元別墅”,還解釋了她的姓氏問題,她的祖父是倒插門,本姓黃,祖母姓楊,隔代后還祖。甚至把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職業也全部進行說明。
我覺得已經夠了。與其他幾個X小姐的熱點事件相比,黃楊鈿甜一家受到足夠多的審視和曝光。而且,這次網絡斷案的“線索”也是最滑稽的,僅僅因為她戴了一副疑似天價耳環。網友便展開聯想和偵查,再混雜著惡意和謠言,讓這件事變得扭曲起來。
最初照片曝光時,我討論了信任問題,一位做珠寶的讀者已經提到看上去,耳環應該是假的。再結合她父親的信誓旦旦,我便存疑,黃楊鈿甜或許少不更事,她父親如果有問題,只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嘗試去跟輿論對抗和澄清。雅安第一輪通告發出,很多網友選擇不相信,繼而“扒”出所謂億元別墅、公司轉讓等種種猜測。于是,調查組不得不進行新一輪證實。
目前曝光的細節非常多,我們知道,如果說假話時細節越多、越容易出紕漏,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有的是網絡偵探。查一查別墅位置、公司信息和股權結構都不難,官方通告和嚴肅媒體沒必要編造這么多細節來“洗白”誰。真正在實施庇護的,言語措辭往往充滿空洞或傲慢。讓你抓不住線頭,不管你信不信。
這次的通告和新聞,感覺生怕你不信,恨不得把黃楊鈿甜一家的軌跡梳理出來。
我不是陰謀論者,無論站在哪邊的立場,都堅定反對陰謀論。因此,當這樣一份報告和媒體調查出現,我選擇相信黃楊鈿甜。
她父親違規辦企業、違反計劃生育之類的錯誤,遠不到罪無可赦。咱也別揪著雞毛蒜皮的事不放,計劃生育的處罰都已經作古,在鼓勵生育的當下,拿古早規定來約束早已辭職的公職人員,未免有些刻舟求劍。
網絡偵查可以,網絡斷案則不可取。
我們當然有權利通過一張照片來懷疑她的家庭財產,也有權利追問她父親的職務和當年是否存在違規。但我們不是裁決者,信或不信,都應該講證據和邏輯。如果僅僅因為與我的推測不符,就選擇不信,那就陷入了自己挖的陷阱。我們究竟是在追求真相,還是站在某種想象的階層立場上、對一切可以斗爭的敵人進行審定和批判?
拋棄一切立場論,我不代表某個族群或者階層,既不要高高在上,也別以草根代言人自居。事實和邏輯才是我遵循的準則,我不認為某種立場或論調有天然的正義性,無論左右雙方、上下階層,我們可以懷疑,可以求證,但不是捂起耳朵說我不聽,某某就是壞人。我們當然可以懷疑,但懷疑是基于信息和邏輯的偏差和漏洞,而不是情緒和立場。至少我現在沒看出有什么明確漏洞,諸如資產轉移、億元別墅、雅安貪污的指正,被證明是子虛烏有后,查找到一些制造謠言的網友。
我選擇相信黃楊鈿甜,是因為我覺得兩輪通告和媒體報道足夠解答我的疑問,目前沒有找出新的證據和漏洞。那我不妨坦然選擇信任,信任的重建太難,毀掉卻很容易,一次謊言即可。在沒有明確證據之前,沒必要急著憤怒和扣帽子。倘若選擇懷疑一切,對一切都不信任,聽不進一切與自己不同立場的觀點,但又沒有能力去實證,那豈不是把自己陷入尷尬的痛苦境地,從一種立場先行走向另一種立場先行,永遠區分敵友,永遠相信有陰謀,那得多累啊。因此,我選擇在目前的信息狀況下相信。也許會“打臉”,但此時我基于自身認知水平的信任,和未來有新信息后(假如有)的糾正,并不矛盾,我又不必維護什么永遠正確的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