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中國留學生蔣雨融,陷入了 “走后門” 入學的爭議漩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事件緣由:畢業代表身份引關注,綠發會推文成導火索
蔣雨融作為哈佛校史第一位中國女生畢業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本是一件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有網友發現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 “綠發會”)曾發布推文稱,時任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的周晉峰推薦了長期志愿者蔣雨融進入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蔣雨融的父親蔣志明對此表示感謝,這使得她的入學資格受到了質疑。
雙方回應:各執一詞,真相撲朔迷離
蔣雨融方面 :6 月 2 日,蔣雨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聲明,否認 “走后門” 入學。她表示自己從小父母分居離婚,父親未過多參與她的成長,申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研究生時提交的三封推薦信分別來自杜克大學的兩位指導老師和瑞士信貸工作的小組長。她承認曾在綠發會做無薪實習生,綠發會也開具了推薦信,但因申請系統限制未提交。
綠發會方面 :綠發會理事長表示綠發會有一個人給蔣雨融寫過推薦信,但沒用上。6 月 2 日晚,認證為綠發會秘書長的微博賬號轉發聲明稱,綠會志愿者基本都能得到工作人員推薦信,與公益捐贈無關,該志愿者父親在綠發會任職是志愿者性質,無工資級別等。
質疑與猜測:未解之謎引發公眾遐想
綠發會動機存疑:綠發會此前公開發布推薦蔣雨融的推文,卻在事后刪除,這一行為讓人質疑其是否存在為蔣雨融 “走后門” 美化或夸大事實的意圖,試圖借助蔣雨融的哈佛光環提升自身影響力,而后因事情發酵而刪除推文以避風頭。
推薦信未用之謎:綠發會稱有人給蔣雨融寫推薦信但未用上,可為何要為其寫推薦信?僅因她是普通志愿者? 若真如此,為何其他志愿者未享同等待遇? 這其中是否存在特殊關系或利益交換,引人深思。
父親任職之嫌:蔣雨融父親在綠發會任職,即使如綠發會所說其是志愿者性質無工資級別,但這種身份關系在客觀上可能為蔣雨融的入學申請帶來潛在便利與資源傾斜,難以完全排除其與事件的關聯。
目前,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雙方各執一詞,真相仍需進一步調查核實。我們期待相關部門或權威機構深入調查,還原事情全貌,給公眾一個明確的交代。同時,這一事件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追求教育機會與個人發展時,要堅守誠信原則,維護教育公平,讓真正有實力的人憑借自身努力獲得應有的機會與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