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挖掘機巨臂揮舞,土方運輸卡車往來穿梭,一片繁忙景象。日前,由浙江金義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導的金義產投30MW/60MWh用戶側電儲能與水蓄冷項目開工儀式在江東鎮舉行。作為浙江省首個深度融合“電儲能調頻+水蓄冷調峰”雙系統的智慧能源示范工程,該項目將通過創新技術集成與智能調控,構建起“削峰填谷+應急保障+綠電交易”三位一體的能源解決方案,標志著新區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綠色低碳轉型中邁出關鍵一步。
雙核驅動,構建智慧能源新范式。金義產投30MW/60MWh用戶側電儲能與水蓄冷項目總投資3.5億元,占地17.7畝,涵蓋電化學儲能項目與水蓄冷項目兩大核心模塊。電儲能部分采用德賽電池研發的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配置12套5MWh電池艙及對應變流升壓艙,每套變流艙包含12×208kWPCS裝置、1臺2500kVA升壓變壓器、1套能量管理系統、輔助配電以及視頻監控系統等,并以10kV電壓等級6個并網點接入潤馬光能科技(金華)有限公司110kV變電所10kV電力系統,儲能電站10kV側采取單母線接線形式,采用“并網不上網”的電量消納方式。水蓄冷系統則依托北京英灃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專利技術,建設一套水蓄冷空調系統,共計約10000冷噸,搭建空中管廊,鏈接潤馬廠房動力站,并建設地下一層,地上10層的兩棟中試車間。
項目效果圖
技術創新,七重防護+智能調控。項目集成多項行業領先技術,電儲能系統采用智能組串式架構,實現電池簇獨立控制與精準溫控,系統創新融合七重安全防護體系,并通過AI算法動態優化充放電策略,保障全生命周期高效運行。水蓄冷系統通過創新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維流等截面動態平衡+分布式梯度均流緩流”的組合式布水專利技術,突破傳統蓄能設備效率瓶頸,使全周期設備利用率穩定保持在95%以上,并首創“雙模式四季響應”調控機制,冬季運行時同步提取蓄能熱能供暖,夏季采用動態蓄冷策略,結合負荷預測優化儲冷量分配,通過全年能源需求智能調節、削峰填谷,實現用戶用能成本降幅超25%。
金義產投30MW/60MWh用戶側電儲能與水蓄冷項目作為用戶側儲能領域的標桿工程,不僅是 “新能源+新冷源”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樣板,更將在企業用能、城市應急以及產業鏈協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具有區域示范作用的綠色能源項目,該項目建成投用后,可幫助企業節省能源成本,同時助力新區能源結構調整,打造新區先進儲能樣板工程。”金義產投集團董事長舒曉慧表示。
在“雙碳”戰略驅動下,新區正加速布局綠色能源新基建,目前該項目正處于基礎建設階段,其中電化學儲能部分預計今年7月底完工,整體項目計劃于2026年全面建成。(作者丨魯珂帆/文 王郅睿/攝 來源丨金東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