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去泰國旅游”,竟是詐騙集團的誘餌!
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中國臺灣中部的離譜事件。誰能想到,一場看似“天上掉餡餅”的免費泰國游,竟成了8人的噩夢開端?
原本說好是免費旅行,結果去年10月落地后就一去不復返!
直到今年3月以后,3名女子才在親屬繳交贖金后成功返臺,其余5名年輕人至今仍生死未卜。
據成功脫困的3名女性介紹,這群人原本滿心歡喜地踏上旅程,卻在抵達曼谷機場后瞬間淪為“商品”。
到達泰國后,她們被武裝分子強行控制并帶往緬甸。
她們3人因年紀較大(30-50歲)、不擅長使用電子產品的婦女,因對詐騙團伙“價值”不大,在交付每人3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萬元)贖金后才逃出。
受害人之一接受采訪
另外5名年輕人因對電子產品和網絡應用相對熟悉,被認定具有“高利用價值”,被轉賣至更深層次的詐騙園區,被迫參與電信詐騙或其他犯罪行為,至今生死未卜。
其中一名男性受害者曾偷用手機向女友求救,但被詐騙集團識破,被關到小黑屋毒打。
這起拐賣事件通過了精細分工形成“臺灣招募—泰國中轉—緬甸販賣”的跨國鏈條。
詐騙團伙先是用“免費旅游”“賭場高薪打工”的幌子在臺灣招人,再利用泰國免簽政策把人騙到曼谷中轉,最后用現金交易避開追查,把人運到緬甸妙瓦底。
受害者一到緬甸就被分類“處理”:年紀大的榨不出油水就勒索贖金,年輕人則被逼著學詐騙話術,稍有不從就遭電擊毒打,甚至被關進小黑屋。
最扎心的是,有獲釋者哭訴:“上飛機前明明有機會跑!”
原來詐騙團伙在桃園機場就要求他們發朋友圈“報平安”,實則是向買家確認“貨物到位”。
而那幾個至今杳無音訊的年輕人,家屬每天以淚洗面,只能對著手機里最后一條動態干著急。
雖然臺灣警方火速抓了5個中間人,查獲了上百萬元現金。
但主謀早就躲在緬甸逍遙,跨國追捕難如登天。
跨境詐騙這么猖獗,利用了人們的貪念和對世界的美好信任,用免費旅行、高薪工作為誘餌,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的確,這年頭,“免費旅游”、“高薪打工”這些聽起來太誘人的機會,很可能背后藏著陷阱。
特別是去那些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定要多一點警覺、少一點貪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