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藝術的探索,始終是一場關于“境”的追尋與超越。從具象到意象,不僅是形式上的轉(zhuǎn)變,更是藝術家心靈深處對世界認知與表達的升華。本次“境非境——從具象到意象的藝術跨越”展覽,旨在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作品,展現(xiàn)藝術家們在這一過程中的思考與實踐,揭示藝術在具象與意象之間構(gòu)建的獨特“境域”。
具象藝術以對現(xiàn)實世界的直觀描繪為基礎,通過精確的線條、色彩和光影,捕捉自然與生活的具體形態(tài)。它如同一面鏡子,反映出藝術家眼中的世界,讓觀眾在熟悉的場景中感受到藝術的真實與生動。然而,藝術的追求遠不止于此。當藝術家們開始探尋更深層次的表達時,意象便悄然浮現(xiàn)。意象藝術不再局限于對現(xiàn)實的簡單再現(xiàn),而是通過抽象、變形、象征等手法,將內(nèi)心的情感與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創(chuàng)造出超越現(xiàn)實的精神空間。
從具象到意象的跨越,是一場關于“境”的轉(zhuǎn)變。具象藝術所營造的是一個“可見”的世界,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作品所呈現(xiàn)的具體場景;而意象藝術則引領觀眾進入一個“不可見”的精神領域,這里的“境”更為深遠和廣闊。藝術家們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打破傳統(tǒng)形式的束縛,探索新的表現(xiàn)手法,試圖在具象與意象之間找到一種平衡與融合。這種跨越不僅是藝術風格的轉(zhuǎn)變,更是藝術家對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與感悟。
本次展覽匯聚了多位藝術家的作品,他們以不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展現(xiàn)了從具象到意象的多樣化探索。這些作品如同一個個獨特的“境域”,等待著觀眾的深入體驗與感悟。在這里,觀眾將看到藝術家們?nèi)绾卧诰呦蟮目蚣苤凶⑷胍庀蟮撵`性,又如何在意象的抽象中保留具象的真實。這是一場關于藝術“境”的對話,也是一次心靈與靈魂的碰撞。
“境非境”,既是對藝術跨越的描述,也是對藝術本質(zhì)的追問。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藝術的邊界不斷被打破與重構(gòu),而“境”的探索將永遠是藝術家們不懈追求的目標。希望通過本次展覽,觀眾能夠感受到藝術在具象與意象之間的無限可能,體會到藝術跨越所帶來的精神震撼與心靈啟迪。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
宦棟槐安徽蕪湖人,九陽精舍槐下客。師從著名畫家朱修立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簽約藝術家。
參展履歷:
1990年 安徽畫廊舉辦個人畫展
1993年 作品《清音》入選全國首屆山水畫展并選為展覽廣告招貼畫
1994年 北京畫院為其在北京云峰畫苑舉辦個人畫展
2002年 中國科技大學現(xiàn)代藝術中心舉辦《木鬼現(xiàn)代水墨糾纏系列展》
2004年 《新經(jīng)典-重提學院派——全國高等美術院校中國畫名師作品展》
2005年 應邀赴歐洲藝術訪問并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貝里尼博物館舉辦展》
2008年 北京中國水墨年度匯展
2009年 應德國孔子學院邀請赴德訪問
舉辦《熟悉·陌生:中國安徽現(xiàn)代中國畫國德國巡展》
2013年 第一屆中韓文化節(jié)和中韓水墨藝術交流展
2014年 北京文化發(fā)展基金會舉辦《禪.境象》——宦棟槐個人畫展
2018年《藝術寧夏一一宦棟槐藝術展》
2020年 《大美公益情—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特約藝術家作品展》
2021年《當代中國畫名家小品邀請展》《同構(gòu)一一當代藝術作品邀請展》
2023年 《學院精神——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師優(yōu)秀作品研究展》
2024年《仰止——首屆當代名家作品邀請展》
藝術畫集及相關出版物:
北京新華出版社 主編《中國現(xiàn)代水墨藝術傳呼》畫集
中國作家出版社 個人文集《有多少北漂可以重來》
榮寶齋出版社《當代著名畫家經(jīng)典叢書——木鬼畫集》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當代中國畫名家·木鬼專輯》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實力派精英·木鬼專集》
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當代中國畫名家系列《水墨精神·木鬼》專集
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名家書系·木鬼卷》、《名家教你畫荷花》和《中國當代名家木鬼畫集》
媒體報道:
《光明日報》、 《北京青年報》、《中國青年報》、《瞭望》、《中華英才》、《藝術市場》、《美術觀察》、《中國畫》、《中國收藏》、《藝術界》、《中國水墨》、《藏天下》、《今日中國美術》等
安徽衛(wèi)視曾拍攝和播出《宦棟槐和他的畫》、《安徽人》個人專題電視記錄片。法制頻道拍攝專題片《一個畫家的遭遇》《對飲圖》作品被侵權(quán)官司勝訴
2017年,作品《品畫圖》和《賢樂圖》在北京保利及北京榮寶秋季現(xiàn)當代書畫專場拍賣中,分別以18.4萬和17.25萬元成交。
2012年應國家圖書館之邀 舉辦《藝術與生活》人文講座
2015年中央電視臺CCTV證券資訊頻道《藝術投資》欄目個人電視專題片
2017年參加中國教育電視臺《潑墨中華情·2O18書畫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2020年北京《祈福中華CCTV迎春聯(lián)歡會》作畫嘉賓
2020年北京電視臺冬奧紀實頻道播出《為奧運喝采——心靈的寫實主義者:宦棟槐》電視專題片
2024年12月23日《北京青年周刋》專訪報道并登該期刋封面人物
《雁無遺蹤之意》68x68cm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藥能醫(yī)假病,酒不解真愁》 70x70cm
《 望鳥囈語》70x70cm
《 經(jīng)書難背更難修 得道成仙非我求 水墨輕調(diào)還酒債 凡心一點伴幽蘭》68x68cm
《殘荷獨后時,搖落見風姿。無力爭先發(fā),非因后出奇》 70x70cm
《家書抵萬金》70x70cm
《近來漸喜無人聽 琴格高低心自知》70x70cm
《 蓮荷自古本無念,清靜悠然自在仙》70x70cm
《看破浮生過半 心情半佛半仙》70x70cm
《荷風送爽》70x70cm
《 流水下灘非有意 白云出岫本無心 當時若不登高望 難信東流海樣深》68x68cm
《 隱隱起何處 迢迢送落暉 蒼茫隨思遠 蕭散入煙微》68x68cm
《遠山無墨千秋畫 近水有痕萬古琴》136x70cm
《百金買駿馬 千金買美人 萬金買高爵 無處買青春》136x70Cm
《遠山無墨千秋畫 近水有痕萬古琴》136x67cm
《人生忽如遠行客 能得春風幾度看 一味禪茶相娛樂 聊厚輕娛不為薄》136x67cm
《 棲語》 1990年作 宣紙 墨、丙稀、顏料 66x66cm
《老夫少妻》1998年作 44x48cm 材料;宣紙、丙稀、墨、蠟棒
《今夜無眠》1998年作 44x48cm 宣紙、墨、丙稀、顏料
《 籠》66x66cm
《歲月無痕》1990年作 宣紙 墨、丙稀、顏料 66x66cm
《糾纏系列-1》2021年作 158x75cm 宣紙、顏料、丙稀、蠟棒、酸奶 銀粉
《糾纏系列-2》2021年作 159x80cm 宣紙、顏料、丙稀、蠟棒、酸奶 銀粉
《糾纏系列-3》2021年作 159x80cm 宣紙、顏料、丙稀、蠟棒、酸奶 銀粉
《心之山》173x96cm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yè)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y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