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指導意見》和《“十四五” 時期豐臺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方案》的相關要求,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于5月29日在西羅園小學(東校區)舉辦了豐臺區校本研修課程化建設展示暨 “春暉計劃” 特級教師工作室項目(第四期)開放日活動。此次活動依托洪彥特級教師工作室的研修成果,旨在促進區域項目與校本研修的深度融合,推動集群、集團間的優質資源共享,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加強教師梯隊建設,彰顯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引領作用,助力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校本研修的高質量提升,為豐臺區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
出席此次活動的領導和專家包括: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鐘靈院長,豐臺分院教師發展中心王冬梅主任,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韓衛娟副教授,全國名師孫貴合老師,原豐臺分院音樂教研員楊俐嘉老師,豐臺分院小學教研室數學教研員、特級教師呂志新老師,豐臺分院小學教研室英語教研員孔燕君老師、語文教研員于松建老師,以及北京市豐臺區西羅園小學洪彥校長。此外,“春暉計劃” 第四期工作室成員代表,豐臺區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音樂四個學科的教師,豐臺鎮、南站集群校和西大學區校本研修負責人、教研組長,中國教師研修網項目團隊成員,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近2000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由豐臺分院教師發展中心 “春暉計劃” 項目負責人李曉菊主持。
一、校本研修新路徑:AI賦能教師成長
活動伊始,特級教師工作室主持人、豐臺區西羅園小學校長洪彥發表歡迎辭。她介紹了學校 “明理融通,探微篤行” 的辦學理念,通過 “AI賦能下的教學創新與教師發展”校本研修項目,構建“明理融通學習共同體”,推動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學校依據教師發展需求,打造“三階、四環、五能力”校本研修模式,助力教師隊伍整體提升。針對不同發展階段教師設計進階課程:新手教師通過《“大先生” 成長營》夯實基礎;成熟教師參與《眾行致遠 教師專業進階研習營》探索創新教學;骨干教師在《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訓練營》中深化課題研究。學校構建的“篤行課程”體系,涵蓋多領域,實現了教學質量與社會聲譽的同步提升。
二、課堂展示新樣態:AI 融入學科教學
在語文課堂教學展示中,唐依彤老師執教的《在天晴了的時候》,巧妙地借助 AI 工具并結合詩歌創作背景資料,將古韻詩韻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助力學生走向深度閱讀,有效提升了他們的詩歌鑒賞能力;劉苗子老師講授的《小英雄雨來(節選)》則以單元語文要素為指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對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引導和評價,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傳授思維方法。
數學課堂教學展示同樣精彩紛呈。任萌萌老師在《折線統計圖》教學中,借助 AI 技術引導學生親身體驗數據收集、整理與分析的全過程,使學生深入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并學會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圖表來呈現數據;梁雪老師在《圖形的旋轉》一課中,采用層層遞進的教學方式,借助人工智能畫板直觀地展示了圖形旋轉的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英語和音樂課堂教學展示也亮點十足。劉祎老師在《Get ready for a trip.》英語課上,創設了 AI Robot 發起挑戰的情境,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并帶領學生學習如何規范書寫旅行計劃;黃莎老師在民樂合奏《阿細跳月》的欣賞課上,巧妙地運用 AI 技術導入,幫助學生領略彝族阿細人民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韓衛娟副教授、豐臺分院小學語文教研員于松建老師走進四年級語文課堂;全國名師孫貴合老師、特級教師小學數學教研員呂志新老師深入五年級數學課堂;豐臺分院小學英語教研員孔燕君老師走進五年級英語課堂;原豐臺分院音樂教研員楊俐嘉老師走進五年級音樂課堂,開展教學觀摩與點評活動,對教師們在教學中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巧妙融合 AI 技術,實現知識學習與思維培養有機結合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課堂展示與專家點評的交流碰撞,為參與活動的教育同仁們提供了教育教學實踐的新思路與新思考。
三、專題研討新成果:AI 賦能詩歌教學
在語文教研組專題研討環節,葉欣主任介紹了在學校 “AI賦能下的教學創新” 整體研究背景下,語文教研組本學期聚焦 “AI賦能詩歌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所開展的 7 次研究活動。唐依彤老師分享了《在天晴了的時候》一課的設計初衷,通過問卷星詞云圖收集專家教師的評價以及AI對教學設計的評價,全面展現了課堂的亮點以及今后的調整方向。語文教研組長李瑩老師帶領團隊教師進行了評課交流,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圍繞多個方面進行了精彩點評,充分展示了團隊在教學研究方面的深度探索和實踐成果。
四、點評反饋新思路:AI 助力教師研修
展示活動結束后,豐臺分院教師發展中心王冬梅主任對學校此次的活動給與了充分的肯定與認可。她希望豐臺區每所學校能在辦學理念的引領下,以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為基礎,以研修主題為主線,以研修課程為路徑,以研修成果為最終目標,并以組織管理機制為保障,整體架構校本研修工作體系,系統實施校本研修工作,同時,要借助 AI 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校本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研修經驗。并以此活動為契機,不斷探索研修新樣態,推動區域教師專業成長與校本研修均衡發展。
五、總結展望新方向:AI 助力區域發展
最后,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院長鐘靈對學校在 AI 賦能教學創新與校本研修領域的探索成效給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教育改革進入深水期,傳統教研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需激活學校與教師活力,構建支撐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與團隊。面對 AI 時代變革,教師團隊積極應變的開放心態與認真負責的態度值得點贊。鐘靈院長強調,需緊密圍繞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發展戰略,實施人才連續性貫通培養,將 “點狀突破” 與 “整體構架” 有機結合,完善從頂層育人目標到評價體系的協同育人體系,促進教育各環節的聯動發力。他希望學校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深化創新實踐,讓每位教師都能在教育土壤中綻放生命力。同時,學校應構建完整育人體系,重視組織體系變革與文化引領,打造有活力、有親情的教師團隊,在特級教師的帶領下,在 AI 賦能下,不斷創新發展,辦出特色,為豐臺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作出更大貢獻。
此次豐臺區校本研修課程化建設展示暨特級教師工作室開放日活動,是 “春暉計劃” 第四期成果與校本研修深度融合的精彩呈現,更是 AI 技術賦能教育創新的鮮活范本。未來,豐臺分院將繼續以特級教師工作室為引擎,放大特級教師團隊的輻射效應,構建更具活力的教師成長共同體。通過深耕 AI 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多元融合,讓智慧課堂成為學生思維生長的沃土,助力區域教師隊伍向 “研究型、專業化” 迭代升級,為豐臺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續寫 “科技+教育”的創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