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市場對新品牌來說是并不友好的,可能在便攜領域里不那么容易體現(xiàn)出來,但是在臺式音響設備里,這些年能夠從0開始躋身為主流一線品牌的新秀真的少之又少,他們往往需要面臨更多的苛責與質疑才能短暫站穩(wěn)一畝三分地,而且從硬件層面的技術門檻來講,臺式設備這些年也鮮有一些本質層面的革新,所以這些年雖然很多產品有更新、但是能夠走入大眾視野的新“品牌”并不多。DIGI AESTH這個牌子冒出來的時候,最先吸引我的是極具辨識度的外觀設計,而后得知是圈內一位同領域的老朋友用新的思路與理念打造的新品,并且首款產品便是一個主打全能向的解碼耳放前級一體機,也就是本文的Alpha Pro。它所處的準5K檔價位以及試圖想打造的聲音風格確實相當之廣,目前玩下來,感覺它是一個可以推薦給挺多不同需求類型用戶的選擇。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在音樂設備這種承載情緒價值的產品上,我認為好的設計已經成功了一半,而且完美詮釋了官方想要表達的“未來感”。Alpha機身上存在一些復雜的幾何線條處理、但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視覺效果卻是清爽且簡潔的,我認為正面板的透明面板要立大功,遵循了設計中的“同色系不同材質”的原則,而且面板上的燈效在亮度與色彩方面是比較自然的,不會有那種低顯色指數帶來的土嗨感,機身中間的燈條是固定顏色,而部分小的指示燈會在不同的狀態(tài)下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比如在USB模式下聽DSD音源的時候,USB的指示燈會變?yōu)槌壬C身正面按鈕的手感阻尼適中、聲音不算清脆,但按下去的反饋很直給,電位器部分的手感非常絲滑,而且低音量區(qū)所帶來的步進會偏小一些,非常方便一些低阻高敏的耳機用戶做音量微調、包括對耳塞也非常友好。值得一提的是Alpha Pro搭載了NJU72315 數字控制模擬衰減電路芯片,不僅可以保障小音量下的動態(tài)表現(xiàn),也還可以起到衰減外部噪聲的作用。
Alpha Pro所承載這種“未來感”,不僅僅體現(xiàn)在設計上,也包括一些接口配置、功能表現(xiàn)、以及聲音風格的表達,它不僅符合一個現(xiàn)代設備所需要具備的、面向年輕用戶的功能特性,也具備“戰(zhàn)未來”的特質,聲音的表現(xiàn)處在一個老派與現(xiàn)代的結合點上,下文我們慢慢嘮。
在緊湊的機身上,Alpha Pro還是搭載了雙XLR輸出,并且有一組RCA的輸入/輸出,意味著它可以作為一臺純解碼、純耳放/前級來工作,并且可以在正面板上實現(xiàn)一鍵切換LO/PRE/PO模式,前后可以接駁的設備類型非常多,包括但不限于接解碼或者黑膠機來做純模擬放大,自身也是一臺高性能的解碼器。這些接口均搭載了鍍金端子,可以降低接觸阻抗。
正面的接口涵蓋了傳統(tǒng)臺機的6.35、卡農四芯平衡以及時興的4.4,背面的數字輸入還包括USB、同軸、光纖、以及隱藏式的藍牙天線,USB部分使用的是USB-C接口,而非傳統(tǒng)臺機上更常見的打印機同款B口,雖然這導致了我手里很多的大廠發(fā)燒USB線不能用,但作為便攜玩家的我也依然手持ddHiFi、乾龍盛等品牌的USB-C口線,對于從便攜轉臺機的用戶來說是更為友好的。如果要說可惜的點的話,我當然希望它可以額外給我一個AES口,但大家也能看到這個體積幾乎是用到極限了,多容納一個AES/EBU已經是不可能的事兒,甚至因為過于緊湊的空間,如果你想要更換第三方的美標電源線,可能會有點擋著背面的開關,但好在正面板也是有獨立開關機鍵的,所以我平時一般不關機。
藍牙的部分采用了高通的QCC5125藍牙5.1方案,可以支持到LDAC與aptX-HD,USB芯片為XMOS XU-316,而光纖/同軸部分做了獨立的兩階PLL時鐘電路,所以可以得到和USB部分一樣的低Jitter,我實測了它USB和COAX下的聲音表現(xiàn),不論是素質、還是音色風格都非常接近,可以說數字輸入這部分沒有哪塊是瘸腿的,而近些年廠家也在愈發(fā)重視USB界面的質量,算是大勢所趨,畢竟PCHIFI、乃至手機流媒體HIFI才是現(xiàn)在的絕對主流、以及未來的大方向。
在硬件部分,Alpha Pro的詳情頁是比較翔實的,尤其是它的內部排列應該能讓強迫癥看個爽,這里我就不做詳情頁的復制粘貼搬運工了,講一些我覺得比較重點的部分。
內置了自國際大廠明緯的雙路線性電源,并且有雙重輸入電源濾波器,去除絕大部分的市電干擾,并且在模擬電路部分遵循高效和低噪原則,采用分立元件線性穩(wěn)壓電源方案。
“信號完整性優(yōu)先”分區(qū)策略,采用四層盲埋孔設計縮短FPGA至DAC信號路徑,結合±5ps延遲控制技術實現(xiàn)四路差分信號相位一致性優(yōu)化,關于“信號速度”這個問題我曾經在HIBIKI的技術文檔里也見過,這是很多普通用戶并不在意的一個點,那就是信號輸送的路徑也非常講究效率,對聲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顆飛秒級的晶振,兩顆為本地USB提供時鐘,一顆飛秒級VCXO為2階PLL提供時鐘輸出,2階PLL可以極大的降低光纖同軸輸入時被引入的JITTER,這里前文也提到了,Alpha Pro光纖同軸輸入可以達到和USB輸入時一樣低的JITTER,典型JITTER值低至15ps。
ES9039MSPRO旗艦DAC+自研分立元件4通道全平衡分立式放大電路,實現(xiàn)0.0001%的超低失真,不僅能夠得到6W的輸出功率,還宣稱可以適配16-600歐阻抗的耳機。注意,這里的9039MSPRO是滿血版本、而非什么閹割版和低功耗版,你可以理解為9039MSPRO是搭載了硬件及MQA功能的9039Pro,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區(qū)別。
一些發(fā)燒級的IC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大量的低溫漂電阻與調音相關的電容元件。
對臺機的素質指標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推力是一部分,其他素質是另一部分,畢竟推不動的話就別談能不能推好,我認為Alpha Pro的驅動力在同價位妥妥的是屬于第一梯隊、而且有一定越級能力的,可以驅動好一些平板型號,并且以一種聲音上比較從容的方式給推好,以Audeze LCD5為例,基本上中增益就可以推出很飽滿的聲底、把它熱情的人聲給發(fā)揮出來,兩端延展完整、密度優(yōu)秀,但從風格的匹配上來說,Alpha Pro的高頻亮度會比較“現(xiàn)代”一些,把LCD5推的稍精致了一些,但是在聲音的規(guī)模和動靜上是沒有什么頹勢的。不過如果是類似Dianna TC這種潛力怪的話,倒不是說聲音疲軟,而是像Dianna或者Sus之類的耳機,他們不僅吃推力、還吃前端的厚度與安定感,Alpha Pro并不算是一個典型的厚聲框架、高頻也偏活潑一些,推出來的Dianna TC會有一些發(fā)飄、不夠沉穩(wěn),但是在我聽過的同價位、以及小型臺機設備里,算是還不錯的聽感,可以勝任一些女聲、ACG類的曲目,而且高頻并不會炸掉。
而如果換上動圈耳機,則來到了Alpha Pro的“舒適區(qū)”,不論是和聲力的巴洛克、還是我近期新寵鐵三角R70XA,Alpha Pro基本上低增益就可以獲得完全撐開的聲場與兩端延展,而且非常匹配那種“典型動圈韻味”的低頻,低頻的部分蓬松、有彈性,密度和肉感是適中的、不會帶來什么壓迫感,樂感表達相當自然。人聲部分稍稍有一些年輕化的痕跡、聽張學友或者蔡琴會有一些發(fā)亮,但并不會把他們的聲線過分拉薄,是比較健康型的現(xiàn)代聲、也符合我常說的“褒義數碼味”,干凈但潤澤、清透但不刺激。不過說到聲場,Alpha Pro的縱深對電源很敏感,用國標電源+國產便宜濾波排插的時候會顯得縱深不夠、聽感扁平,換到iFi的Power Station或者歐亞德MTS-6上就能夠打開,所以這里可能存在變量,但也同時意味著Alpha Pro對電源線有著比較好的揭示力,值得在電源方面做一些小投資。
Focal的旗艦動圈大烏二代和HIFIMAN的ISVARNA平板動圈混合單元頭戴,也是屬于比較典型的吃音色、吃控制力,但沒有那么吃推力的類型,很多時候在便攜設備上都能出好聲,在實際的搭配中,我會比較傾向于直接用低增益來拉音量,能夠獲得更好的低頻樂感、聲音的純凈度,密度和高頻能量感也更自然一些,像ISVARNA本身透明度有些不夠的低頻在Alpha Pro上是能夠得到很好改善的、同時還有足夠好的極低頻深度,但大烏二代在Alpha Pro上則會稍偏干凈一些,不建議拉高增益、否則會有一些偏生硬,而且單端下的聽感更佳。但如果你不得不去驅動一些本身偏硬的頭戴、而且是以聽人聲為主的話,我個人覺得可以善用它的藍牙輸入功能,Alpha Pro在藍牙模式下、用手機作為音源,人聲部分的氣息會更有彌散感、結像的凝聚力有一些化開的痕跡,但對于聽抒情類歌曲來說我倒覺得是正面的提升,而且對動態(tài)的損失不算多,但是損失了一定的低頻透明度。很多機器在藍牙模式下會過于的HUFI、或者高頻的安定感會失控,但Alpha Pro的藍牙模式是高素質的、且平和細膩的,我覺得是一個優(yōu)化的極好的狀態(tài)。
我并不認為Alpha Pro的一些硬素質是最值得期待的地方,尤其是在解析力、密度、聲場規(guī)模等方面,我覺得它只能說算是同價位的中上水平,但比較讓我意外的是它的驅動力所帶來的動態(tài)、飽滿度、以及聲場的完整性,包括在驅動耳塞時所呈現(xiàn)的純凈度、細膩感都是非常加分的,同價位鮮有機器能夠兼顧。此外,我測試了一下它作為純解碼、純耳放的功能,聲音素質都比較的平衡、沒有哪一項過于突出或者有劣勢,而聲音風格上,乍一聽那干凈清透的中高頻底子之下又有著頗具樂感的低頻感染力,所以整體而言我覺得它是一臺比較可以廣泛推薦、不太容易出錯和搭配翻車的機器。雖為新品牌的首款產品,但Alpha Pro有著不符合新手的那種成熟設計語言與老辣的調音功底,不論外觀的“未來風”、還是內在的軟實力所呈現(xiàn)的“在未來也不容易過時”的音色風格與搭配適應性,我覺得都是一個非常值得種草的桌面全能型選手。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fā)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