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2025“數商興農”進廣西暨桂品網上行活動在梧州市舉行,廣西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雁玲發布《2024年廣西電商數據及2025年數商興農計劃》。
2024年,自治區商務廳大力推動電子商務連通線上線下、生產消費、供需兩端,“數商興農”行動成效顯著。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促進上行,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廣西“電商四季造節”帶動廣西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6.9%,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4.1%。
二是扶持產業,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廣西水果、水產品、肉禽蛋、茶葉網絡零售額增速分別達54.0%、51.0%、35.17%、18.0%。
三是溯源直播,農產品單品網上熱銷。沃柑、螺螄粉、海鴨蛋、水奶、百香果、六堡茶等產品通過直播渠道熱銷,直播實現網絡零售額超64億元。
四是惠企惠民,壯大縣域電商市場主體。全區新增2048個農產品銷售網店,新增513個縣域電商企業。
五是培育典型,引領全區比學趕超。憑祥市入選2024全國農村電商“領跑縣”典型案例,20個縣網絡零售額增速超過50%,其中8個縣網絡零售額增速超過90%。
2025年,自治區商務廳在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的指導和支持下,持續實施“數商興農”行動,聯合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開展2025年“數商興農·桂品網上行”線上促銷活動。我們將重點圍繞廣西農特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產品、地理標識產品,聯動平臺、達人、物流、金融等多方,助推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
一是構建全渠道產銷對接體系,打通農產品上行鏈路。對接國內主流電商平臺、大型流通企業、連鎖商超等,推動產地直采;邀約區內外達人,常態化開展直播帶貨。對接電商物流企業,為生鮮農產品提供物流扶持,對接合作商采購;對接金融機構,推動產品進入金融機構內部平臺采購、銷售;對接團購平臺,對不適合長途運輸的產品進行本地團購銷售。
二是深化跨區域電商合作,構建產銷對接長效機制。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舉辦10場以上電商產銷對接會,推動一批區外電商平臺與各市、縣企業洽談,引進發達地區電商資源與特色產業的龍頭企業有效對接,形成長期合作關系。
三是打造區域特色產品矩陣,強化直播電商供應鏈支撐。聚焦廣西時令佳品、北部灣水產及東盟進口精品水果,建立生鮮水果、農特產品、東盟水果直播產品庫,通過平臺“小時達”專線冷鏈配送體系保障食品生鮮品質,聯合平臺官方直播賬號,深入廣西農業產業帶,開展100場以上農產品直播帶貨活動。
四是搭建線上平臺對接橋梁,激活電商主體發展動能。培育壯大農村、農產品電商市場主體,開展平臺政策對接服務,梳理淘寶、京東、抖音、快手、拼多多、美團、一鍵游廣西、郵樂等多個區內外電商平臺2025年新商家入駐及相關扶持政策,推動平臺資源、政策落地各市縣。
五是優化智慧物流網絡,打造區域農產品集散樞紐。聚焦百色芒果、靈山荔枝、南寧沃柑、北海珍珠、生鮮乳品等廣西特色優勢產業帶,依托京東平臺直采基地、南寧智能云倉及直達專線,推動農產品物流時效提升30%,廣西區內24小時極速達。設立源頭直發專區,推動廣西農產品源頭直發,推動百萬級農產品電商采購。六是推廣即時零售新業態,構建農商互聯新生態。聯動平臺開展50場以上“零售新速度·小時達&次日達”活動,推出入駐扶持、技能培訓、流量補貼等措施,開展小時達直播,推動農特產品進商超、進飯店,推動批零住餐行業企業擴大農特產品采購。
朱雁玲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數商興農”工作意義重大,自治區商務廳將在商務部的指導下,持續發展電商新模式新業態,助力農村產業發展壯大,助力鄉村振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