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臨海有港、土地富足等比較優勢,近年來,唐山市豐南區緊緊圍繞打造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重要增長極,按照“關停散小亂、培育高精尖、深度治污染、全面抓整合”和“項目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高端化”的思路,傾力打造精品鋼鐵及深加工、精品陶瓷、裝備制造、精細化工四大產業集群,力促產業邁向中高端,推動工業大區向工業強區強勢轉型。
位于豐南臨港經濟園的縱橫鋼鐵,籌建伊始就提出“工藝先進、裝備一流、綠色環保、高端高效”的企業建設思路,整個項目建設全面采用新技術、新裝備和新工藝,用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實現全產業鏈全面達到環保超低排放標準。
為積極打造精品鋼鐵及深加工集群,豐南區按照“1341”(1個大型鋼鐵企業集團、3個生產基地、4家生產企業、1個鋼鐵深加工基地)轉型思路,通過產能壓減、整合重組、退城搬遷、延鏈強鏈,將原有10家鋼鐵企業減少到4家,生產基地由5個減少到3個,綜合產能由2600萬噸減少到1900萬噸,并在臨港經濟園打造了占地5平方公里的精品鋼鐵深加工產業園。通過縱橫、瑞豐、東華、經安四大鋼鐵企業龍頭帶動,形成帶鋼、卷板、冷軋鍍鋅、螺紋鋼、高強度汽車鋼、集裝箱用鋼、耐候鋼、雙相鋼等優勢產品,中高端產品比重達40%以上。
豐南區陶瓷產業有著良好基礎。區內陶瓷企業惠達衛浴為主板上市企業,產能居世界第五位;夢牌瓷業為國內市場占有率第四衛生陶瓷生產企業。近年來,以打造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陶瓷名城、創意瓷都”為目標,豐南區堅持“內激外引”、整合搬遷,推動陶瓷產業規模壯大、質量提升,現有惠達衛浴、夢牌瓷業、北方瓷都等8家龍頭企業,拳頭產品衛生瓷年產量2250萬件,并形成衛浴全產業鏈格局。日前,豐南沿海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示范園區項目在豐南經濟開發區臨港經濟園開工。作為加快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重點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6.9億元,年設計總產能衛生瓷570萬件、日用瓷6500萬件,將承接唐山市中心區退城搬遷的衛生瓷、日用瓷企業和國內外知名陶瓷企業入駐,通過整合搬遷,使唐山陶瓷實現“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端到高端、由無序到有序”的轉變。目前,已有50余家市區及周邊陶瓷企業達成退城入園協議,并整合成24個新項目入駐。
下一步,豐南區將在支持惠達、夢牌、豐華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標準建設、統一原料服務、統一燃氣供應、統一固廢處理、統一物流配送總體思路,將豐南沿海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示范園區打造成產業轉型升級的樣板、物聯網時代的引領樣板、平臺化企業的樣板。唐山市陶瓷協會會長夏劍石表示,陶瓷企業將以搬遷入園為契機,實現綠色清潔生產,引領唐山陶瓷向規模化、個性化、藝術化、品牌化、網絡化邁進,衛生瓷、日用瓷、藝術瓷、工業瓷四箭齊發,努力實現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以打造環渤海地區特色制造業中心為目標,豐南區著力發展煤炭機械、陶瓷成套裝備、汽車裝備、特種線纜、電子信息產業,打造裝備制造集群,已培育包括年產大型選煤設備300臺套的華北最大選煤設備生產基地中煤科工,包括賀祥機電陶瓷設備在內的規上企業76家。
本著“依托鋼、消耗鋼”理念,豐南區在臨港經濟園規劃了2平方公里的高端裝備制造園區,一方面推進小型制造企業整合升級、搬遷入園,加快淘汰散小亂制造企業;另一方面重點依托豐富的鋼鐵資源,著力發展整機制造、海工裝備、鋼結構、汽車零部件、家電板、五金制品等產業,實現鋼鐵由初級產品向終端制品邁進。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新業態,培育新的產業增長極。
以打造北方新型材料生產基地為目標,豐南區大力發展煤化工和高檔防水涂料,力促精細化工集群形成。目前,該區在臨港經濟園打造了4.8平方公里的精細化工產業園,著力發展高檔涂料產業,打造全國最大的高檔涂料研發、生產、銷售基地。
來源:河北新聞網
編輯:丁潔
責編:白俊寶
監制:殷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