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家翻建房子,本是改善生活的大喜事,可要是沒搞清楚政策,很可能錢花了卻建不下去!今天全國鄉村振興調研中心結合《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給大家盤點 4 類不批準情形,想建房的鄉親務必提前對照!
一、已有新房用地?舊房翻建難獲批!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 62 條“一戶一宅”原則,如果你家已經申請了新的宅基地蓋房,舊宅就不能再翻建了。
例外情況:舊宅屬于唯一住房,且符合“拆舊建新”條件(如面積不超標、四至清晰),可申請原址翻建。
提醒:別想著“偷偷先建”,未批先建可能被認定為違建,面臨罰款或拆除!
二、建房踩規劃紅線?想批等于難上天!
村里的每塊地怎么用,早就畫好了“格子”——《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條例》規定,翻建房屋必須符合村莊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常見“踩線”行為:
原是耕地,想翻建成住宅;
超出宅基地范圍,擴建院墻或加層;
在“生態保護紅線”內建房。
操作建議:翻建前先找村委會拿《村莊規劃圖》,標清房屋位置、層高,確保不越界。
三、老宅是“文物”?保護優先別亂動!
如果你家老房子掛著“文物保護單位”牌子,或是省級以上認定的歷史建筑,千萬別擅自翻建!
法律依據:《文物保護法》第26條規定,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且需經文物部門批準。
四、房子在“危險區”?安全第一別冒險!
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如滑坡、泥石流易發區)建房,不僅自身危險,還可能連累鄰居。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這類區域禁止新建、擴建住宅。
如何自查:向鄉鎮自然資源所申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拿到《評估報告》后再決定是否翻建。
翻建審批“避坑指南”:
提前申請:向村委會提交《翻建申請表》,附身份證、宅基地證、設計圖紙,經村民會議表決通過后報鄉鎮審批;
把握時間:審批有效期通常為2年,拿到批文后盡快開工,超期需重新申請;
保留證據:審批過程中遇到刁難,可向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或自然資源部門投訴,撥打12345熱線記錄反饋。
鄉村建房政策嚴,摸清規則再動手!你家老宅屬于哪種情況?評論區聊聊,咱們一起參謀參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