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蒼穹,探索從未止步
你是否好奇
頭頂那片“低空”將如何被科技點亮
重塑我們的連接與生活
6月6日
“科普中國說”廣東專場活動
特邀四位不同領域專家
帶你從多個角度了解低空經濟的發展
活動主題
從地面到太空,科技正重新定義人類的出行與連接方式。本次活動將對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進行探討,探索大灣區如何成為這場變革的核心舞臺。本期科普中國說以“低空啟航 太空互聯”為主題,邀請了四位來自低空經濟、低空運動、互聯網衛星及低空安全的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多個角度講述低空經濟的發展。
組織單位
指導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協辦單位:
廣東省航空航天學會
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
廣東科技報社
支持單位:
廣東省航空航天特色學校
演講嘉賓
1
低空經濟與低空飛行器
盧鎮波,中山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
盧鎮波,長期從事低空經濟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并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多年科研工作。現任《航空學報》和《空天技術》等期刊青年編委,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技術顧問,中國空氣動力學學會低跨超聲速專業委員會委員及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2025年入選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會士(RAeS Fellow),并獲得2024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
低空經濟之低空運動篇
王強,西北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無人系統實驗室主任
王強,中國航空學會航空科普教育專家,深圳市國防教育促進會國防科普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長期致力于航空飛行器設計研發工作,在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工作10年,參與若干型號戰斗機研發工作,現就職于西北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任無人系統技術實驗室主任,牽頭完成全球首款用于低空運動的牽引無人機開發。
3
互聯網從地面走向低空和太空
袁俊剛,互聯網衛星總設計師
袁俊剛,畢業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在航天五院等總體單位,一直從事航天器總體設計、整星研制等工作,先后承擔北斗三號導航衛星、多類高軌通信衛星、低軌互聯網衛星等的研制工作。曾擔任衛星總體研究室主任、衛星產保經理、衛星副總師、衛星總師。主編衛星專著2部,參編衛星專著4部。
4
低空安全保障低空經濟
申進科,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
申進科,是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國防教育專家、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大國重器殲-20、運-20、殲-10C和轟-6K戰機航跡首席發布人。履職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10年間,在殲-20、運-20戰機列裝和解放軍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礪兵臺海、演兵公海等新聞發布中,探索創立“戰位發布、事實發布、主動發布、關聯發布”軍事新聞發布機制。
“廣東科技報”視頻號聯合直播
快速預約通道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6月6日18點
我們直播見
編輯:譚子璇、董敏煒
審閱:莫文藝、馮海波、劉肖勇
來源: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