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的有外星人開著飛船監視我們?
戰斗機都能讓UFO撞了,咋啥稀罕事都讓美國碰見了!
去年一月,一架價值近七千萬美元的F-16戰斗機,在美國軍事禁區上空“撞”上了一個不明飛行物。
可是,對于戰機受損情況,官方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個小小的矛盾讓事件變得撲朔迷離。
更讓人警惕的是,曾經的“UFO”如今已被“不明空中現象”(UAP)取代,并且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美國國防部收到的UAP報告數量飆升了數十倍。
這些在空中做出詭異動作的“不明物體”,它們的真相已不再指向遙遠的星系,而是指向地球上那些富可敵國的犯罪集團。
最初傳出的消息充滿了科幻色彩:它在訓練時,迎面撞上了一個不明飛行物,消息一出,輿論炸了鍋。
是外星訪客不小心闖了紅燈?還是某個國家的秘密武器在搞測試?
對于撞擊的后果,冒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邊說戰機只是和“不速之客”打了個照面,落地檢查后“毫發無損”。
這讓專家們直接排除了飛鳥,畢竟高速對撞,鳥再小也得留下點血肉印記,但另一邊,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文件卻講了另一個故事:戰機的座艙蓋明明壞了,飛機還因此停飛了一段時間。
同一件事,兩種口徑,是信息傳遞出了偏差,還是有人想刻意模糊什么?
隨著調查深入一個更“接地氣”的答案浮出水面:撞上F-16的八成是一架無人機,這一下問題非但沒解決,反而更扎心了:誰的無人機?
這些問題,遠比“外星人來了嗎”更能戳中我們現實世界的安全痛點,如今美國官方已經很少提“UFO”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嚴謹的詞——“UAP”,不明空中現象,這不只是換個說法那么簡單,它代表著一種態度的轉變。
從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甚至有點娛樂性質的“飛碟”,到一個中性的、需要嚴肅分析的“現象”,這背后,是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再也無法忽視的焦慮。
因為不管那玩意兒是什么,只要它未經授權、來路不明,就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數據最有說服力,從2013年到2019年,六年間美國空軍收到的UAP報告總共才25份。
可到了2023年5月到2024年6月,短短一年多美國防部新成立的“全域異常解決辦公室”(AARO),收到的報告數量飆升到了757起!
這個增幅太嚇人了。就算把信息渠道更暢通、報告更透明的因素都算進去,也足以證明,我們的天空中,確實擠滿了越來越多“不該出現”的東西。
而這757起報告里,只有區區49起被“結案”,剩下九成多至今還是個問號,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這種軍事基地扎堆的地方,飛行員們撞見UAP簡直成了家常便飯,
他們描述的那些東西,性能一個比一個詭異,有的能在挑戰物理常識的高度飛行,有的不發出任何可被探測到的熱信號,有的甚至能在狂風中像釘子一樣懸停不動。
如果這些都是無人機,那它們究竟是哪家工廠的產品?設計它們的人,到底想干什么?
對此一些美國官員給出了一個大膽又合理的推測:這些東西很可能不是來自遙遠的星系,而是源于地球上的“黑暗勢力”——比如那些富可敵國的跨國犯罪集團,特別是販毒組織。
你得佩服那些亡命之徒的“商業頭腦”,為了躲避邊境巡邏和傳統緝查,全球的販毒集團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可能遠超你的想象。
無人機,特別是那些具備高度隱蔽性、超長續航和不錯載重能力的新型無人機,簡直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完美工具。
它們既能當“偵察兵”,提前摸清巡邏隊的路線和部署,又能當“運輸隊”,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毒品直接運過邊境線,讓地面和低空的攔截網絡形同虛設。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一位高級顧問就說得很直白:永遠不要低估犯罪集團的財力,他們有足夠的錢去研發或購買我們聞所未聞的無人機技術。
這種投入對他們來說不是開銷,而是確保“生意”能做下去的必要成本,如果這個推測站得住腳,那么亞利桑那州靠近墨西哥邊境地區,UAP報告為何激增。
答案就清晰了——那里本就是一條繁忙的走私通道,而天上那些“不明飛行物”,就是毒梟們對抗執法部門的“空中艦隊”。
參考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