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時,俄羅斯就迎來了兩座橋梁被炸、五大軍事基地遇襲、俄軍列車被炸毀的噩耗。橋梁坍塌、列車脫軌,讓俄羅斯付出了至少7死70傷的代價。
烏克蘭針對俄羅斯后方的無人機襲擊,更是讓俄羅斯損失慘重。
苦心布局了18個月的烏克蘭,在“有把握”一擊得手的前提下,在俄羅斯本土出動了117架無人機,對俄羅斯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且取得了成功。
按照烏克蘭的表態,俄羅斯損失了41架戰略飛機,包括圖-95、圖-22M3轟炸機還有A-50預警機。
烏克蘭稱,這一次,烏克蘭摧毀了俄羅斯大約三分之一的戰略轟炸機,俄羅斯損失了70億美元。
要知道,烏克蘭此次用于襲擊俄羅斯的無人機,單價才幾百美元。只是因為戰略得當、部署周密,烏克蘭就深入俄羅斯腹地、打了俄羅斯一個措手不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卻沒有任何察覺,普京怎可能不憤怒?
烏克蘭議會諷刺俄羅斯稱,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實施的這次行動,沉重打擊了俄羅斯的核潛力,這是一起“確保俄羅斯無核化地位”的行動。
如果烏克蘭說的是真的,便意味著俄羅斯的戰略底牌被徹底掀翻了,一夜之間,俄羅斯變成了“二流國家”。原因很簡單:失去三分之一的戰略轟炸機后,俄羅斯對烏克蘭與北約構成的威脅,就會大幅度下滑。
有消息稱,怒不可遏的普京,在6月1日晚上召開了緊急會議。
對普京而言,現在有三個問題不得不問清楚。
第一,烏克蘭無人機是如何進入俄羅斯邊境的?俄羅斯情報機構為什么沒有發現?
根據烏克蘭的表態,抵達俄羅斯后,通過貨車,這些無人機被送到了目標的附近,然后放在了倉庫等地。在準備打擊俄軍基地時,無人機被放在了卡車裝載的木質結構頂棚下。最后,烏克蘭遠程操控無人機,從俄羅斯本土發起了打擊俄軍基地的行動。
為了證實“沒有說謊”,烏克蘭還公布了隱匿無人機的倉庫的畫面。
隨后,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找到了該倉庫,但倉庫里已經什么都沒有了。
照片顯示,該倉庫就是烏克蘭說的倉庫。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無人機是在俄羅斯本土完成組裝的。但在運往俄羅斯之前,無人機是被拆解的狀態。
這意味著,俄羅斯內部有大量內鬼與間諜。
第二,過去長達18個月的時間,烏克蘭到底做了些什么?基輔是如何知道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的動向,以及怎樣確認俄羅斯沒有發現基輔的計劃的?
澤連斯基在6月1日證實,烏克蘭對俄羅斯發起無人機襲擊的地點,就在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總部的旁邊。在發起行動之前,基輔就通過情報獲知了一件事:俄羅斯正在準備發起大規模襲擊。完成打擊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的任務后,所有參與行動的人員,都安全離開了俄羅斯。
換句話說,在俄羅斯還沒有轟炸烏克蘭本土的情況下,烏克蘭率先出手,讓俄羅斯吃了一個大虧。基輔在1日突然報復俄羅斯,不只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還有不得不出手的原因。
那么問題來了:烏克蘭為什么能得到這些情報?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為烏克蘭提供機密情報的是誰,能如此了解俄羅斯接下來要做什么的人,只能來自于俄羅斯內部。
當然,根據俄羅斯的表態,所謂的襲擊人員全部返回烏克蘭,是烏克蘭的謊言,俄羅斯逮捕了多名襲擊者。
俄烏各執一詞,誰說的是真的,暫時還是未知數。
第三,這件事是否與美國主導的北約有關?俄羅斯獲得的情報顯示,在烏克蘭攻入庫爾斯克州之前,北約就謀劃了半年的時間,基輔為此準備了幾個月。在烏軍悄悄抵達俄羅斯邊境,且克里姆林宮、俄羅斯國防部與聯邦安全局都“粗心大意”的情況下,烏克蘭才決定發起行動。
從這個角度看,北約與美國支持烏克蘭襲擊俄軍基地、打擊俄羅斯戰略轟炸力量,不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烏克蘭卻表示,事先沒有向美國匯報計劃,這是烏克蘭單獨謀劃的行動。湊巧的是,美國也立即釋放信號,稱沒有為烏克蘭提供情報,且美國未曾提前獲知烏克蘭要襲擊俄羅斯后方。
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美國與烏克蘭劃清界限,基輔也沒有要說此事與美國有關的意思。
當然,這些都是美國與烏克蘭的單方面說辭,事實未必如此,普京不一定會相信兩國的表態。
打了三年多的時間,普京終于明白了一件事,對俄羅斯而言,最可怕與最危險的敵人,就是內鬼與間諜。
危難之際,這些“自己人”出賣了俄羅斯,最終讓俄羅斯損失慘重,烏克蘭、美國與北約卻在一旁看俄羅斯的笑話。
接下來何去何從,怎樣揪出這些內鬼與間諜,普京是該三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