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電摩們找個精神圖騰,那我相信一定是獵豹。這些告別內燃機的機械造物,是敏捷與美的完美結合。它們能載著上班族穿越早高峰,也能在壯游路上劃出閃電尾跡。當電摩騎士們悄然游走于街頭時,被油箱封印多時的自由野性,也將正式由鋰電池接管。
Maeving RM1S Blackout限量版電動摩托
是不是覺得RM1S很有凱旋機車的神韻?那是因為電摩品牌Maeving的背后,是一群凱旋原工程師。當英式復古邂逅電力狂想,最終成果就是這臺全球僅300席的珍藏級高定產品。RM1S Blackout的機械配置相當硬核,K-Tech Razor 減震支持精密調節,鄧祿普金標輪胎在干濕地面都有卓越抓地力。145公里續航夠你執行遠郊出行,2.5小時快充和可拆卸電池設計,則讓補能體驗變得更加自由無拘。實時定位+防盜提醒+USB-C充電,年輕人鐘情的升級它都有。
Droog x Land District聯名電動摩托車
來自克利夫蘭的高人氣電摩LAND District,被魔改成了標準的“Droog風格”迷你載具。僅重104公斤的它,是不折不扣的小個子選手。刀削斧鑿般的凌厲線條佐以超大輪胎,辨識度之高令人嘆服。而鍛造碳纖維裝飾和完全可調的后懸架,也明示了它絕對不好惹。官方為其特調了四種駕駛模式,最高時速從43公里/小時橫跨到113公里/小時,續航里程上限更是高達177公里。把手機扣在智能支架上,你就可以即時讀取到動態地圖信息了。
Trevor DTRE Vince越野電摩
在被市場拷打一番之后,原本定位輕奢大玩具的DTRE Vince終于明白:“沒有不好的車,只有不好的價格”。研發團隊給KYB懸掛和Brembo剎車找來了更實惠的平替硬件,成功將新款起售價壓低到了1000美元左右。鋼制搖臂能在爛路上帶來足夠的信心支撐,22千瓦最大功率作用于僅110公斤的車身,DTRE Vince動態質感也十分靈動。但極致減重的代價是續航只有100公里,開去撒野時你該擔心的不是顛簸失控,而是它能不能撐到順利回家。
Ultraviolette Shockwave雙運動摩托車
它是電摩領域中相當少見的雙運動機車,兼顧了公路奔馳和越野探索。19英寸前輪與長行程懸架專為戶外而生,可選雙座椅又完美適配都市通勤。120公斤輕量化車身內蟄伏著高性能永磁同步電機,0-6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2.9秒。4千瓦時電池組夯實了165公里的自由半徑,僅需半小時就能充至80%,每一次出發冒險都不必久候。當紅色主題上顯示出“彈道”模式時,Shockwave極速可達120公里/小時。而你的飛馳少年夢,也會伴隨著電子脈沖再次蘇醒。
Ichiban GODZILLA電動機車
日漫迷看到它肯定不會覺得陌生,其原型正是《阿基拉》里的主角座駕。盡管靈感源誕生于37年前,但Ichiban GODZILLA的造型完全不會顯得過時。紅白配色以及直線條處理,走在街上就是移動的目光收割機。它搭載了最大輸出45千瓦的電動機,單次續航輕松突破250公里。開啟最為狂暴的“哥斯拉模式”(Godzilla Mode)之后,僅需3.5秒就能完成零百加速。當前大燈那一束冷冽藍光刺破夜空時,它像不像一頭正在釋放原子吐息的紅蓮哥斯拉?
Avvenire Combat三合一越野機車
7999美元買一臺摩托你可能會思慮再三,那如果是三臺呢?Avvenire Combat的初始形態,是一輛畫風張揚的越野摩托車,大型Stego越野輪胎就是它的全地形跑鞋。在換上滑雪板與履帶之后,它又會化身雪地游俠,助力你掌控整片雪場。除此之外,這臺百變摩托還有一個街車形態。60公里/小時的速度以及70公里續航,足夠應對絕大多數都市通勤場景。輪轂裝置支持快拆,小白也能在1小時內完成它的變身組裝,主打一個自由隨心。
哈雷·戴維森LiveWire S2 Alpinista運動電摩
沒有了標志性的馬蹄音聲浪,哈雷還純粹嗎?這臺全新的LiveWire S2 Alpinista,或許會給你想要的答案。可自定義座椅與行李系統,兼顧公路基因與旅行野心。它模糊了不同車種的邊界感,讓多樣化騎行快樂合于一處。從新手的溫柔巡航到老炮的激進暴走,四種預設模式都能新鮮奉上。62千瓦最大輸出為它賦予了撕裂空氣的加速性能,3秒即可破百。193公里的通勤距離,則能讓城市漫游者們愛上每一次面朝落日的出發。
Dust Moto Hightail越野電摩
盡管KTM有自己的Freeride E,但越野電摩玩家還是更愿意把票投給Dust Moto。新作Hightail把總重壓低到100公斤的同時,用永磁同步電機轟出了31千瓦的最大輸出。鋁合金輕量化車架遇上精準調校的懸掛,它能輕松滿足你對硬派騎乘的全部想象。低座高和短軸距組成新手友好型的黃金騎行三角,再加上沒有離合器和變速箱,Hightail的確是“上手就能野”的低門檻大玩具。56公里的續航看似難盡興,但也夠你在山路上狂歡倆小時了。
Stark Varg EX林道越野機車
繼場地賽賽車Varg EX之后,Stark Future又推出了林道越野車——Varg EX。它的改變,可不僅僅是“能上牌”這么簡單。官方將其打造成了EX標準和Alpha高階雙版本,兩者最大區別在于峰值輸出分別為44千瓦和59千瓦。考慮到山野道路錯綜復雜,Varg EX共細分出了五種輸出頻率,下限可低至7千瓦。強調扛造屬性的鋼管式車架之下,是KYB前后懸以及Brembo前后制動卡鉗。前21英寸+后18英寸的車輪標定,專為非鋪裝路面而生。
Tips:日系大牌的瘋狂2025
本田EV Fun Concept電動跑車
它是極具科幻風的現代咖啡騎士,短尾、單后搖臂、倒置前叉,每個細節都極具工業美感。超大電池組赤裸裸地固定在車架下方,兩側的翅膀形定風翼更是酷到沒朋友。
川崎CORLEO四足式概念車
CORLEO可能是今年最放浪形骸的戶外載具了。摩托搖臂變成了機械四肢,在氫能發動機的驅動下可以沖上45°斜坡。你沒看錯,川崎造了一臺可以騎的機器大狗。
雅馬哈TRICERA電動倒三輪
雅馬哈TRICERA在吸納了大量黑科技后,搖身一變成了畫風超前的銀黑跑車。獨樹一幟的三輪轉向系統,讓轉彎便利性和高速穩定性大為精進——誰說倒三輪只能是菜農之友?
策劃/天擇 文、圖/肖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