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陳光,現在知道的人不多。其實在紅軍時期,他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無論是戰功、還是資歷,與建國時期哪個大將相比都毫不遜色,在中共黨史上他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為什么后來很少聽說到他?因為1954年他就已去世(他死亡的原因下篇再進行分析)。
他是林彪多年的嫡系,是長征時林彪倚重的三桿槍中最厲害的一桿槍(另外兩桿槍為周昆和王良壯)。曾在戰場上冒死救過林彪的命,兩度代替林彪的職務指揮部隊。在紅軍和抗日戰爭時期,幾乎所有重大作戰他都擔當主攻,立下不世戰功,是開國功勛和猛將。但后來卻與林彪交惡,行如路人;他們因什么事徹底鬧掰呢?
01、
1905年,陳光出生于湖南宜章縣的農民家庭,由于家庭貧寒只上過4年私塾。19歲那年,參加了農會,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陳光加入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時,林彪已在這支隊伍里任連長。
井岡山朱毛會師后,陳光任合編后工農紅軍的連長,是老資格的井岡山人。
1930年2月,第一次反圍剿,第4軍第一縱隊林彪的指揮所被敵軍包圍面臨絕境,當時擔任林彪麾下一支隊副隊長的陳光不顧危險,率部沖入敵陣救出林彪;為此陳光右腿中槍負傷,林彪專門到醫院探望他。應該講,陳光是林彪的救命恩人!
陳光與夫人
陳光性格剛烈,有勇有謀,他的軍事頭腦和性格好像專為戰爭而生,越是硬仗、惡仗越敢打,在戰爭中如魚得水。因此很快得到提拔重用,相繼出任支隊長、團長、師長。
1933年,陳光調任紅1軍團第2師任師長,而此時林彪為紅1軍團的軍團長,聶榮臻為政委。
紅軍開始長征時,陳光帶領的紅2師擔任紅軍的開路先鋒,成為紅1軍團的鐵拳,打了許多惡仗、關鍵仗(甚至決定紅軍生死生亡),為紅軍沖出重圍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4年,在界首、覺山一線阻敵斷后,成功掩護主力部隊渡過湘江。1934年底搶占了烏江天險,讓大部隊順利過江,直取遵義,確保遵義會議順利召開。1935年5月29日,陳光指揮紅2師4團一天急行軍120公里,飛奪瀘定橋,打開紅軍北上的生死通道,砸碎了國民黨妄想讓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白日夢。1935年8月,又指揮部隊智取天險臘子口,確保了北出甘肅的唯一通道暢通。這期間陳光獲得很多戰功,但也負傷十多次,可以說每個戰功都是他拿命換來的。
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在友軍的配合下,陳光率領4師一舉攻克直羅鎮,將敵師長牛元峰及以下5000余人全殲,為黨中央和紅軍在陜北扎穩腳跟奠定了基礎。1936年12月,林彪調任紅軍大學校長后,陳光被任命為紅1軍團代軍團長。這是陳光第一次代替林彪職務。
抗日戰爭爆發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林彪任115師師長,陳光任第115師343旅旅長。1937年9月25日,第115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343旅擔任主攻,殲滅日軍1000余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這是全國抗戰以來取得第一個大勝仗。
平型關戰斗結束5天后,陳光發現廣陽是伏擊日軍的好地方,于是向林彪匯報。因平型關戰斗中犧牲了很多長征過來的老紅軍,中央很心疼,林彪有些猶豫。后來被說動,授權陳光全權負責這次戰斗;陳光在廣陽指揮第343旅又殲滅日軍近千人,從己方傷亡比等方面看,比平型關戰斗指揮得還干凈利落。
1938年3月1日,林彪被閻錫山部隊誤傷送回后方治療。當日24時,軍委主席毛澤東與軍委參謀長滕代遠聯名致電115師政治部主任羅榮桓,令其代理師長。但在毛澤東、滕代遠致電前數小時,位于太行山抗日前線的八路軍總部在緊急情況下已作出決定:由陳光代理第115師師長。毛澤東知情后,表示尊重八路軍總部安排。這是陳光第二次代替林彪職務指揮部隊。就這樣,陳光開始了長達5年的115師代師長任職。
林彪與陳光兩個人性格截然不同。林彪內向、冷靜、沉穩,愛思考,但自尊心也強;陳光外露、急躁、脾氣火爆、膽大不服輸,但也喜歡我行我素。性格迥異的兩人在這一時期配合默契,打了很多勝仗,有的成為戰爭史上經典戰例。
02、
抗日戰爭結束,中央制定“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策略,東北成為國共兩黨爭奪的戰略焦點,林彪出任東北聯軍總司令。
林彪
各根據地抽調部隊和干部日夜趕赴東北,陳云、彭真、高崗、李富春等中央領導干部也趕赴東北開展工作,陳光、羅榮桓帶領部隊也從山東奔赴東北。
7年之后,林彪與陳光再度成為上下級。此時林彪已名滿天下,手握10多萬大軍,許多中央委員甚至政治局委員都來配合他開展工作。而陳光也今非昔比,戰功赫赫,豪氣沖天;不經意間兩個人的心態都有了微妙的變化,在當時連他們自己未必意識到。
第一次發生不快是因為一部大功率的電臺。林彪得知陳光處有部大功率電臺后,致電要求調電臺和機要人員至總部。陳光不情愿,林彪兩度去電催調后,陳光才命令機要干部,盡快帶電臺到總部報到。偏有這種巧事,因敵情突變,陳光率部倉促撤退,機要人員只得隨部隊撤退,電臺無法上交。后林彪多次在不同場合指責陳光“無理霸占電臺,抗命不交”。
此事件陳光沒能考慮到大局所需;事后又缺乏有效及時溝通,雖說與客觀環境限制有關,實則與他們性格有關,陳光也沒有把它太當回事。此事令林彪心中十分不快,兩人嫌隙已經產生。
第二次因為陳光兩度違背林彪指令,更加令林彪不滿。1946年4月,時任東滿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陳光違背林彪的指令,于4月14日率部隊攻打長春,四天后拿下長春。毛澤東主席知道后非常高興,專門發電報祝賀;陳光也很高興,專程把很多戰利品送到了林彪處。但陳光打長春是未經林彪批準的擅自行動,大大咧咧的陳光根本沒發現林彪此時并不高興。
隨后6月6日,國共雙方經過談判,達成停戰15天的協議。但在停戰協議生效前,國民黨搶占吉林市以東的新站、拉法。陳光越權調動了他在山東時的老部下,指揮山東第一師和第二師拿下新站、拉法,其間總部曾發電讓立即停止進攻,“以免國民黨控告我們”,但這時候仗已經差不多打完。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林彪考慮的是全局,還有政治因素;而陳光考慮的是局部的軍事和機會,要說陳光故意與林彪對著干也不存在。但他顯然忽視了大兵團作戰特別講究紀律和協作。陳光兩次違抗命令擅自行動,從整體部署、組織程序和戰場紀律都犯了大忌。這時林彪心里已經很惱火,但陳光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1947年9月,東北民主聯軍進行整編,雖然陳光的驕縱令林彪不快,但林彪還是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出任第六縱隊司令員。第六縱隊的師團干部大都是陳光以前在紅1軍團或115師時的老部下,陳光很高興。從此事安排看,林彪還是把陳光看成自己的體系里人。這是他們關系轉圜的一次機會,只要陳光按命令行事,一切都過去了,但陳光哪里意識到這一點?
12月,陳光的六縱隱蔽開至松花江北線待命,準備南下作戰。林彪電令六縱回撤防敵進攻。陳光回電建議按原計劃行動。此時林彪預感到陳光會再次不聽命令,便越過縱隊司令部直接給六縱各師下達命令回撤,電報中甚至還有“不要等待縱隊命令”的字樣,無疑是架空了縱隊司令部。果然林彪出手就見狠招,很像他一貫打仗的風格。
這讓陳光非常氣憤,大病一場;隨后被調離第六縱隊,由洪學智接任六縱司令。
不知陳光想過沒有,其他縱隊司令、還有師團長過去大多獨立作戰,并且個個都桀驁不馴難于駕馭。如果林彪自己的老部下都不配合,以后林彪如何號令全軍?
從此,這位長征時林彪最倚重的一桿槍,林彪果決棄而不用;從此陳光也只能擔任副職,或者負責后方工作。
陳光將軍
1949年2月,擔任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的陳光隨部隊進駐北平。他經常帶警衛員去看戲而且不買票,有人把此事報告給林彪,林彪臉上掛不住。
在3月的四野高級干部會議上,當講到“居功自傲”問題時,點名批評了陳光。不管林彪當時有沒有個人偏見,陳光的行為確實與七大特別強調的精神相悖。但當著眾人點他的名,對把榮譽和面子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陳光,猶如澆了一盆涼水;先是發楞,后憤怒地摔門而去,從此徹底與林彪交惡。在這里,作為高級干部的陳光,任由其剛烈的個性支配行為,授人以柄。
03、
同樣兩個人,為什么早期配合默契,而后期卻齷齪不斷?早期兩人心態都放得比較低,經常碰面,有問題可隨時消化掉;加之整天為活下去奔命,哪里有時間和心思鬧別扭?
而后期情勢大不一樣,大兵團作戰特別強調紀律和協作;加之相隔很遠,有問題無法及時溝通;最主要的是,還是性格原因,一個悶,另外一個倔,都不善主動溝通;兩個的心態也變了,林彪更注重尊嚴感了;陳光心也大了,有些我行我素。
性格決定命運不幸在這里再次得到驗證。本來兩個人是多年的老戰友,又是上下級,加之還有過命的交情,應該關系非常鐵磁才對。
縱使有18年血與火的交情,也擋不住誤解、隔閡和糾葛,兩個人漸行漸遠,直至交惡,令人不勝感慨和惋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